孤獨的城裡人……

2019-12-29     愚伯的自留地

文:宋圭武

圖:來自網絡


城市是一個幾百萬人一起孤獨地生活的地方。-----梭羅

城裡人要比鄉里人孤獨許多。

鄉里人有親戚,而城裡人沒有親戚,到處是陌生人。

鄉里人雖然各家各戶的住房距離比較遠,但相互阻隔少。城裡人雖然都擠在一個樓上,但互相之間只有冰冷和堅硬無比的水泥牆。

鄉里人鄰居經常串門,串門聊天是一種感情的交流和宣洩,是精神的一種張揚,平凡的鄉村生活才因此而富有情趣,富有生機;串門聊天是一生活習慣,民俗和文化,是促進鄰里關係和睦相處的發動機,是親和力的粘合劑。



而城裡人經常串門的不是鄰居,而是商場,那裡熙熙攘攘,不論看見誰,都是一臉「城市明星」的感覺,面孔十分的大義凜然,根本無溝通可言。


城裡人天天與「假」的東西為伍,很多「進口」的東西大多不太安全,有時,連喝水也成了城裡人的「心病」。鄉里人自己院裡養著雞鴨鵝,家前院後種滿著蔬菜,做飯了,隨便到菜園拔幾顆,都是綠色食品。

鄉里人家裡有祖宗,地頭有祖先的墳,這是一種無形的牽掛和約束,也有一種慰籍的因素。而城裡人家裡的祖宗卻在鄉里,祖先的墳也四處漂泊,這讓城裡人的靈魂也隨著漂泊而孤獨。

沒有宗教,讓鄉里人孤獨,也讓城裡人孤獨。

鄉里人是自然的,城裡人是社會的。在一個無序的社會裡,社會的城裡人就更孤獨。互相之間,為了蠅頭小利,除了欺詐,就是欺詐。而人類天生是自然的,靠近自然,自然就不容易孤獨。


鄉里人的心靈是開放的,陌生人可以到鄉里人的家裡隨便坐。城裡人的心靈是封閉的,陌生人是不能隨便進入城裡人的家裡的。封閉的心靈更容易孤獨,而開放的心靈更不容易孤獨。

鄉里是靜的,城裡是喧囂的。喧囂,其實往往更容易導致孤獨。而靜,往往更不容易導致孤獨。人類在靜中,往往才更容易體會到生命的本質性和深刻性。

鄉里人簡單,城裡人複雜。複雜自然就容易導致人的逃避性,也就容易導致人傾向孤獨。

孤獨的城裡人,路在何處?

回歸鄉里,是一種現實的選擇。淳樸、自然、安靜、簡單,這是解救城市文明的唯一路徑。

從鄉村文明到城市文明,這是文明的一個台階;從城市文明再到高一級的鄉村文明,這是文明的又一個台階。


人類文明的下一個去向,應是一種新的鄉村文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XyK-U28BMH2_cNUgdCS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