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偷襲珍珠港後又乾了一件事,被邱吉爾稱為英國史上最沉痛浩劫

2020-05-06     說歷史的女人

(第2期)

某種意義上,曾經的日本戰爭狂魔山本五十六辦了一件大好事,就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策劃並指揮了日軍偷襲珍珠港。當然就這件事本身來說,是罪大惡極的,它不僅違背了自古以來的戰爭規則,即作戰的雙方要事先打招呼,不可不宣而戰搞突然襲擊,這是一種無恥行為。

最主要的是,此戰導致美日雙方數千生靈喪生。要說,戰爭,哪有不死人的,關鍵是,那些死去的美國士兵大多都是糊裡糊塗就死去了。因為當時是星期天,一大早還有不少人都在珍珠港里睡覺,在夢中就被炸死了,就是說他們死得不明不白,是地地道道的冤魂。

不過這數千人也死得值了,第二天美國就正式對日宣戰。於是不到四年,二戰便結束了(當然這數千冤魂也算得到了報仇雪恨)。當時珍珠港之戰一結束,便引起了世界震動,其中英國首相邱吉爾大笑道,我們終於贏了。他意思是這是日本人自取死路,只要美國一參戰,世界大戰就要結束了。然而,令他想不到的是,兩天之後,日本人就讓他「哭」了一回。卻是為何?因為日本人大大地狡猾,就在偷襲珍珠港的同時,他們就開始了另一次軍事行動,在之後的兩天裡,他們乾了一件大事,讓邱吉爾大痛。欲知詳情,本期解讀。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新加坡海戰。

(一)戰爭背景

自珍珠港之戰開始,二戰除了歐洲戰場外,在東方主要進行的就是太平洋戰爭。當時的情況是,誰擁有了制海權,誰就占了先機。日本人向來對制海權十分重視。在甲午戰爭時,日本對中國的勝利,其實就是對制海權的勝利。

當時日軍的實際戰略目標是盛產石油的荷(荷蘭)屬東印度群島(現印尼),襲擊珍珠港也只是戰略支援任務。為取得荷屬東印度,必需要經過英屬的馬來半島,所以他們對馬來半島也是覬覦良久。

而英國是傳統的海軍強國,二戰之前,它便擁有龐大的制海權,曾經號稱日不落英帝國,除了大西洋,它在太平洋也有很大勢力。

比如英國在新加坡的「經營」。曾有「金色半島」之稱的馬來半島是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分界線,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而處在馬來半島和印度尼西亞之間的馬六甲海峽更是重要的海上交通樞紐,被稱為「海上生命線」;而新加坡則是扼守著馬六甲海峽的出入口,可謂這條生命線的咽喉所在。英國為控制新加坡建造了規模龐大的章宜海軍基地。但第二次世界大戰開戰後,由於德國對英國本土的打擊,使英國已無餘力顧及這塊屬地,在新加坡的部署已降到了很低的程度。

1941年下半年,德軍改變戰略,開始圖謀蘇聯。1941年9月底,Adolf Hitler幾乎傾全國之力突然向蘇聯不宣而戰,但受到了蘇聯的猛烈反擊,使德國元氣大傷。這也是使英國本土在二戰中所受的壓力大大減小;同時日本南下太平洋的意圖卻日趨明顯。為了維護英國在遠東殖民地的利益,當年8月,在大西洋憲章會議上,英國首相邱吉爾決定重新振作遠東,並向美國總統羅斯福保證將派出一支令人生畏的、快速的、高級的戰列艦和航空母艦特混艦隊前往新加坡,以瓦解日本海軍的意圖。

不過他的意見當時是受到英國海軍部的反對,因為這樣付出的代價太大了。但我意已決,向來強硬的邱吉爾一意孤行,派遣由「無敵」號航母、「威爾斯親王」號戰列艦、「反擊」號戰列巡洋艦和護航艦組成的「Z艦隊」,浩浩蕩蕩直奔太平洋。

英國海軍「威爾斯親王」號戰列艦是「喬治五世國王」級戰列艦的二號艦,也是太平洋開戰前英國最先進的戰列艦。它始建於1937年初,這一級別的戰列艦共5艘,分別為「喬治五世」號、「威爾斯親王」號、「約克公爵」號、「安森」號以及「豪」號等,幾乎是英國海軍的全部家當。

(二)戰爭過程

12月4日,英國Z艦隊達到新加坡,Z艦隊也是防守新加坡的海軍全部主力。此時馬來半島和新加坡陸軍部隊共有約8.8萬,由英國、澳大利亞、印度和馬來軍組成,帕西瓦爾中將負責指揮陸軍。空軍有約150架老式飛機,如美國淘汰的F2水牛式戰鬥機等。

日軍對馬來半島的進攻兵分兩路:一是陸路,準備先從陸上進入泰國,占領曼谷後,然後沿馬來半島南下;另一路是海路,由山下奉文中將率領的第5和第18師團,分批從海上登陸。為了支援登陸行動,日本海軍以小澤治三郎海軍中將指揮的南遣馬來艦隊負責掩護,轄有重巡洋艦5艘、輕巡洋艦4艘以及一些護衛艦。

在英國Z艦隊到達新加坡的同一天,即12月4日,日本浩浩蕩蕩的登陸艦隊從中國的海南三亞啟航,向馬來半島進發。12月6日登陸艦隊轉向西北,聲稱要切斷印度與中國之間的運輸線,佯裝開往曼谷。

12月7日上午,英軍偵察機發現日軍艦船,英軍判斷日軍將先在泰國登陸。其實,這支登陸輸送隊於7日12時已突然轉向,分兵數路,駛往哥打巴魯(馬來亞)和泰國的北大年和宋卡。

1941年12月8日凌晨1時45分,入侵艦隊的南路5千多名日軍,在4艘驅逐艦交叉火力的掩護下在哥打巴魯登陸。這時4500海里以外的珍珠港以北,日軍的突襲機群正在準備起飛。

兩個小時後,日本登陸部隊擊退了馬來半島哥打巴魯的守軍,控制了日本新帝國的第一個灘頭堡。此時珍珠港的突襲機群也飛臨美太平洋艦隊上空。隨後,泰國宋卡和北大年的登陸部隊也成功地守住了陣地。並且各地的登陸兵上岸後,迅速搶占附近的機場。

12月8日天明後,日軍航空兵對馬來半島尚未被其地面部隊占領的機場和新加坡航空基地進行多次空襲,大英帝國的空軍基地被炸得一片狼藉,260架飛機盡皆毀滅。

英國遠東艦隊司令菲利普斯中將決定由「威爾親王」號、「反擊」號和4艘驅逐艦組成Z艦隊截擊日本登陸部隊。此時的Z艦隊沒有空中掩護和支援,但卻處於日本海軍陸基航空兵的攻擊範圍內,這是比較危險的。但菲利普斯將軍對自己這支艦隊信心滿滿,還從來沒有像「威爾斯親王」號這樣強大的戰列艦被飛機打敗過的先例。

但日軍對Z艦隊的到來早有準備,駐西貢機場的第22岸基航空部隊(有140多架「97式」攻擊機和36架「零」式戰鬥機)已作好戰鬥準備。

12月8日下午,英軍菲利普斯中將在沒有空中掩護、敵情不明的情況下率領Z艦隊冒險出航。12月10日,Z艦隊被日軍發現,由於失去了戰鬥機掩護,英艦完全處於被動挨打的境地。日軍22航空隊的88架飛機一齊啟動,用2個小時便將英軍艦隊炸得落花流水、一敗塗地,並將「威爾斯親王」號和「反擊」號戰列艦擊沉,英軍850名將士葬身魚腹。

(三)戰爭結果及影響

當日,戰鬥剛剛結束,英國首相邱吉爾床邊便響起了急促的電話鈴聲,聽筒里傳來第一海務大臣達德利·龐德的聲音,他說話有點語無倫次,而且語調低沉而悲慘:「首相,我不得不向您報、報告,威爾斯親王號和、反擊號都被日本飛機炸沉了。」

「什麼?」邱吉爾聞言大驚失色。他沉痛地說,「這簡直是英國史上最沉痛的浩劫!」並又說這是對他「一生中最沉重和最痛苦的打擊」!但後悔已經來不及了。

​此戰導致的直接結果是,一個多月後,即1942年2月15日,帕西瓦爾向日軍簽訂了無條件投降書,新加坡這座「東方第一堅城」落入日軍之手。

英國Z艦隊的覆滅的嚴重後果是,自此英國海軍對日軍在馬來半島作戰行動不再構成威脅;也使日軍奪得了馬來海域的制海權和制空權,為日軍海上輸送任務的順利完成提供了保障;更為日軍全面占領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等國提供了有利條件。而它對英國在遠東的軍事地位則產生了災難性的影響,使英美兩國在一段時間內失去了在太平洋遠東地區的制海權。

另外,新加坡海戰也顯示了航空兵在海戰中的巨大威力,表明戰列艦稱霸海洋的時代行將結束,水面艦艇編隊在沒有空中掩護的情況下,已難以在海戰中奪取勝利。(文/戈盾)

參考資料:《新加坡陷落》《二戰戰史》《解放軍報》等。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Xt_b63EBnkjnB-0zoBl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