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倫唱「愛像一陣風,吹完它就走」,這樣的愛情似乎十分荒謬冷漠,但卻是現代社會上的正常現象。「快餐式」愛情成為了許多人所經歷著的一種愛情狀態,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他們嚮往的又是「一生只夠愛一個人」的這種生活。電影《只有芸知道》為我們描述了這樣一種愛情,男孩兒與女孩兒之間,只有彼此,無所欲無所求,只想與你一起,無論做任何事情。然而,這樣子文藝化,但也有點兒平淡的愛情,卻被許多人看作是「矯情」。在這個像風一樣的愛情盛行的現代社會,這樣的感情著實與眾不同,但絕不是「矯情」,而是一份難得的「純粹」。
《只有芸知道》是一部很簡單的文藝片,但由於導演是一個總愛拍攝老北京生活的馮小剛,不免讓人對這部戲有了一絲懷疑。很多人都覺得這個故事與《芳華》很像,從平凡人物的情感出發,建構出一個回憶的世界。在這個冷颼颼的寒冬,溫熱了觀眾們的心。而這個有點與現代愛情不符的電影其實是改編自一個真實的故事,馮小剛文工團的戰友,曾在1980年留學紐西蘭,在那裡結婚開餐廳,最後妻子生病去世。電影完全採用了這個架構,也正是如此,熒幕上呈現出來的這個故事少了些許偽裝,更多了一點溫暖,可能這就是「真實的力量」。
愛一個人不難,但是只愛一個人似乎不簡單,當遇見這樣深情之人時,總免不了讓人感動。若不是電影中的男主角原型出現,總歸是有人不會相信會有這樣的人的存在。在這個物慾橫流,感情泛濫的時代,平凡是人們所想要擺脫的,但卻又是時而渴望的。誰都想要安安穩穩有個家,簡簡單單的愛情。但又不甘於簡單平淡,不斷製造波瀾,「作」多了平凡也就沒有了。
這部片子從開頭到結尾,都沒有太多的起伏,如果用兩個字來概括的話,那便是最簡單的「平淡」。羅芸和隋東風兩個普普通通的學生,偶然在奧克蘭相遇。他們照常上學,打工賺錢,非常普通的大學情侶的模樣。直到他們在賭場大大地賺了一筆,後面的故事開始精彩起來。他們在紐西蘭相依相偎,一起開了一家中餐廳。從結婚之後,隋東風與羅芸的生活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一如既往地簡單。不管在任何地方他們總是喜歡安安靜靜陪在對方旁邊,平平淡淡的日子,每一個動作裡面都透露出他們愛情的美好。身為觀眾,我們能夠感受到他們對對方的那份愛意,在簡單的生活中也不能隱藏起來。
看完電影毫無疑問的是,隋東風很愛很愛羅芸。自從遇見羅芸,他對生活的追求便開始全部圍繞著她轉圈圈,但這又不是失去自我的模樣,只是他的自我全部為「愛」騰出空間。最初,他渴望給她一個家,即便他知道羅芸沒有生育能力,但這完全不能成為阻礙他渴望娶她的念頭的絆腳石。在結婚之後,隋東風又更加希望未來帶著她過更好的生活。他帶著羅芸,待在偏僻的小地方,十幾年如一日,沒有浪漫的旅行,也沒有意外的驚喜,也不曾帶她去看過一次鯨魚。在他忙著為他們的未來奮鬥時,卻完全不知道羅芸到底在想什麼。
羅芸對隋東風的愛沒有隋東風的那樣明顯,在她的心裡一直藏著一個大秘密。羅芸有著堅強的性子與追求美好,尋求新生的冒險精神,但殘忍的是,她缺乏追求這些東西的一顆有力的心臟。她對自己的身體十分清楚,但她也選擇在生命的最後時光嫁給隋東風,與他共同度過接下來的每一天。但是她想要在自己還能夠操控的日子裡,和隋東風一起去看一次鯨魚,一起去這個世界的其他地方看看。為了這個目的,她不惜在極光之下許願,丈夫苦心經營的餐廳可以被毀掉,而這個小想法她又不能直接與他直接說出來。
隋東風是一個活潑開朗的年輕人,但是在這種外向性格背後,卻隱藏著深深的「自卑」。他有才華,考上了音樂學院,但非常窘迫的是,他沒有錢,沒有了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他缺少了一份底氣。但是對羅芸,他卻擁有最真摯最有底氣的態度,只因他對她的感情,純粹真實。吃過苦的他,面對愛人,就只想要她免受這些苦難。他拚命賺錢,想要在物質上儘可能地滿足羅芸。而羅芸除了交付自己,什麼都給不了他。
雖然知道自己的時間不久,可面對一個如此愛自己,自己又無法割捨的人,她還是選擇了用自己生命的最後一些日子陪著他。林太說:「半路留下來的那個人最苦。」她不想讓丈夫知道自己的病情,而活在隨時要失去她的日子裡。她選擇自己默默知道這件事情。曾經的她最愛在世界各地翻山跨海,可現在有了家庭的她卻不能說走就走。況且,隋東風從沒想過離開,即使她再想要去看鯨魚,她也一直隱忍著,陪著丈夫。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隋東風陪著她走完人生後半輩子,羅芸犧牲自己最渴望去看的鯨魚,壓抑著自己內心的不甘。在「愛」面前,他們都在為了對方努力,為了對方做讓步。這樣的愛情,簡單卻刻骨,這才是它最原始的純樸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