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山東棗莊梁辛莊村,女孩哲哲和鄰居小雨一起在家中自製爆米花。
當她們用酒精加熱易拉罐想要做出爆米花時,高濃度酒精發生了爆炸。兩位女孩均被燒傷,哲哲傷情嚴重,特重度燒傷面積高達96%。
9月5日,年僅14歲的哲哲,因感染過重不幸離世,12歲的小雨仍在接受治療。
CCTV13報道了這樁慘劇,在新聞視頻里,哲哲的姐姐和父親也接受了採訪,二人簡單還原了女孩被燒傷的過程。
其中提到了幾個細節,我來給大家劃一下重點。
1.哲哲和小雨第一次嘗試時,並沒有成功。兩人再次倒入酒精時,第一次點著的火還沒有熄滅,因此引發了爆炸。
2.女孩們在模仿網絡上的短視頻,但視頻里並沒有安全提示和措施,他們認為短視頻平台應當為此負責。
3.視頻里用的是相對安全的酒精燈,而哲哲用的是鄰居家濃度高達90%,重達一公斤的桶裝高濃度工業酒精。
評論基本可以分為三種:
有可惜憐憫小女孩的
有提醒大家危險動作請勿模仿的
有聲討平台應該杜絕這類視頻的
而在聲討省中,辦公室小野被cue最多。很多聲音直指,兩個女孩就是因為看了辦公室小野的視頻才導致悲劇發生。
哲哲去世後,聲討的聲音更多。有說她「吃人血饅頭,為了流量不擇手段」的、有說她簡直是「殺人犯」的。
甚至有人直接P了遺照,詛咒她將來的孩子也有同樣遭遇的。
9月10日,身處風口浪尖的辦公室小野,終於發聲。
主要聲明了三點:
1.主動自發永久下架全平台上存在安全隱患的視頻,對小野帳號進行全面整改,無限期停更。
2.竭盡所能為哲哲的家庭和小雨的後續治療提供幫助。
辦公室小野出來承擔了責任。但我卻一直在想,小孩子模仿短視頻慘遭燒傷,到底應該由誰來負責?
現在的小孩子,兩三歲就拿起手機,接觸網絡;中小學生們接觸網絡的時間更多。
網絡遊戲、網貸、各種小視頻都被呈現在孩子眼前。短視頻行業整體有6.9%的用戶是18歲之下的未成年人。
兩大平台抖音和快手,這部分用戶分別占到了6.7%和9.5%。
雖然很多視頻博主會提醒「危險動作,請勿模仿」,但依然擋不住小孩子的好奇心。
因模仿視頻導致的悲劇不僅僅這一例。
2013年,因模仿《喜羊羊與灰太狼》情節,江蘇一位男孩將7歲與4歲的兩兄弟綁在樹上點火燒成重傷。
2018年,一小學女生在某短視頻平台上直播時,不慎將母親正在洗澡的畫面涉入其中,引髮網友熱議。
2018年5月,陝西西安一位8歲男童模仿「膠帶粘門」,結果造成造成6歲的弟弟絆倒摔傷。
單純下架一些視頻,處罰一個博主,並不能解決問題。防患於未然,才是根本。
網信辦也一直在做出努力,制定更規範的規則。
今年 6 月,國家網信辦在全國主要的短視頻平台全面推廣上線青少年防沉迷系統。
在產品層面,也賦予家長更多管理權限,當用戶開啟升級之後的全新青少年模式,規定使用時間。
各大平台都有專門的內容審核部門,但審核並不能保證百分之百沒有漏洞。
小孩子沒有辨別能力,更需要家長起到監督作用。
在14歲女孩自製爆米花身亡這起事件中,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
這樣大量、高濃度的工業酒精,為什麼會在家庭里出現?為什麼會被孩子拿到?
從準備原料,到二次實驗,整個過程中,監護人去了哪裡?
整個事件中,家長監督不到位+小孩子安全意識不足+網絡視頻的誤導,共同導致了悲劇的發生。
但網絡本來就是一個開放的生態環境,樹立孩子的安全意識,讓孩子有基本的是非觀和辨別能力,不盲目模仿,才能保障孩子安全。
很多家長為了躲清靜,會把手機直接丟給孩子,對孩子所看的內容完全不加以篩選,只要他看得開心就好。
但這樣做的後果,很可能是孩子會在不知不覺中,接收到很多危險、不良的信息,留下安全隱患。
視頻平台再怎麼監管,也會有疏忽;網信部門規則再嚴,也會有鑽空子的視頻出現。
家長就是擋在孩子和危險視頻之間的最後一道牆,如果家長的監管缺席,孩子的安全如何能得到保障?
不要再讓手機幫你承擔監護人的責任,不要再把孩子完全交給手機自己圖個清靜。
孩子一般會在某個時間段,尤其痴迷於某個動畫或者博主,只要家長留心,通過平時的觀察和聊天就可以注意得到。
不妨花點時間,關注一下該作品,幫孩子提早發現隱患,講清楚道理,或予以制止。
這樣的做法,比一味指責監管不到位、博主無良靠譜的多。
育兒路上,你多偷的懶,可能就會成為孩子成長路上最大的絆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