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哥華首例重症病患,生命垂危,人已送進ICU

2020-03-05     加拿大樂活網

據最新消息,BC省再確診一例,這名新病人是一位80多歲的婦女,現病情危急,被送院治療。目前,加拿大已有34例確診,其中,BC省13例,安省20例,魁北克省1例。

據省衛生官Bonnie Henry稱,這名婦女最近曾到訪香港和印度,現正在溫哥華總醫院(Vancouver General Hospital)的重症監護病房就診。她還說,省衛生廳正在調查病患的行蹤,根據病人的發病時間推斷,或許與香港有關,但省衛生廳也在跟蹤調查該病患去印度旅行參加的旅行團。

在48小時內,BC增加了5名新冠患者。今天新增的這名80多歲病患是第一例重症患者。

此前,BC省的12例患者都是居家隔離,其中4位已經完全康復,另有3位已無明顯病症,正在等待最後的檢查結果。

今天(3月4日),加拿大總理特魯多緊急成立新內閣委員會,專門處理新冠疫情,並任命副總理方慧蘭(Chrystia Freeland)擔任主席。

Chrystia Freeland

該內閣委員會還包括以下成員:

聯邦衛生部長(Patty Hajdu);

財政委員會主席杜克洛斯(Jean-Yves Duclos);

創新、科學和工業部長貝恩斯(Navdeep Bains);


公共安全部長布萊爾(Bill Blair);


經濟發展和官方語言部長喬利(Melanie Joly);

財政部長莫爾諾(Bill Morneau);


就業、勞動力發展和殘疾人包容性部長科爾特堡(Carla Qualtrough)


這個委員會專門盯著新冠疫情對加拿大國民健康,及全國經濟的影響,並確保政府能及時反應,採取相應的行動,防止和限制病毒在加拿大擴散。

與此同時,加拿大軍方宣布進入「大流行預備狀態」,為可能出現的新冠病毒大流行做準備。

疫情終將結束,但我們需要付出怎樣的代價?

多倫多約克大學全球戰略實驗室主任,全球健康、法律和政治科學教授史蒂芬·霍夫曼說,非常不幸,讓這個病毒從世界完全消失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霍夫曼也表示,疫情終究是會消退的。

問題是,這種疫情以什麼形式從全球關注的舞台上退場?

霍夫曼給出了兩種預測:

1. 病毒因為人們的自覺,最終停止傳播;

他認為,通過有效的公共衛生干預措施,例如隔離,有效地洗手,以及染病後停止上班,最終新冠病毒在這種環境下無法傳播,疫情停止。

2.新冠病毒成了另一場流感,成了無處不在的病原體;

流感病毒每年在加拿大造成12000人入院,3500人死亡,這已經是在流感疫苗全國普及的情況下的數據。霍夫曼稱,隨著事態的發展,如果新冠病毒不能如第一種預測般結束,那很有可能成為大家熟悉的病毒,同時隨著對病毒的研究深入,更多的數據支持,以及疫苗的面世,它就會像流感病毒一樣,雖然造成死亡,但是處於一個可以接受的範圍內,大家就不再對它產生恐慌。

霍夫曼擔心的是,現在民眾高估了病毒帶來的風險,已經形成了不良影響:搶購囤積醫療產品,謠言四起,股市暴跌等等。種種跡象表明,公眾因為新冠病毒過度反應,內心因為過度高度病毒的風險性而產生恐慌情緒。這些都是不利於實際的防疫工作。

霍夫曼強調:「毫無疑問,我們需要強有力公共衛生應對措施。但值得慶幸的是,從全球現狀來看,加拿大現在的反應是非常出色的。」

世界的反應

周三,世界銀行表示,將提供120億美元,向落後國家提供及時的經濟支持應對新冠狀病毒。

周二,G7(美國,日本,德國,英國,法國,義大利和加拿大)出了一份聯合聲明:將酌情採取財政措施,提供援助,應對病毒並支持經濟發展。

加拿大的變化

衛生部長帕蒂·哈伊杜(Patty Hajdu)表示,目前正在採取強有力的措施來延緩新的冠狀病毒在世界範圍內的傳播,但加拿大人應該為國內COVID-19爆發的「最終可能性」做好準備。

Hajdu在關於政府對健康危機的應對措施的簡報中說,當前的緊迫目標是遏制並延遲疫情爆發,以便衛生保健系統有時間渡過「重要的」流感季節。

「如果我們可以將社區傳播推遲到正常的典型流感季節之後,那麼我們可以在衛生保健系統中提供一些餘地,以解決諸如床位短缺和常常使流感季節倍增的衛生保健系統負擔之類的問題。」她說。

她說:「這是一種無國界的病毒,而且還在不斷增長。每天都有一些新病例,新疫情和新情況的國家出現。」

首席公共衛生官譚詠詩(Theresa Tam)說,政府各級政府一直在調整加拿大的「大流行性流感防範計劃」,以應對COVID-19的挑戰。當局正在盤點可能需要哪些資源以及可能需要執行哪些應急計劃,例如推遲擇期手術以騰出病床。

譚詠詩表示,無論是洗手、咳嗽時用肘部覆蓋住這種預防措施,或是在您可能患有COVID-19的情況下,不要直接出現在急診室的行動,都可以在這場戰役中發揮作用。她還說:「如需急診,請提前打電話,並告知情況,確保您不會對那些醫療機構造成負面影響。」

譚詠詩說,絕大多數感染這種病毒的人表現出非常輕微的症狀,可以在社區得到照顧,為真正需要它們的人保留了稀缺的醫院資源。

簡單說,加拿大已經為這種病毒的全球蔓延做好了準備,但是需要民眾的配合,將疫情壓制到流感季後,這樣就有足夠的醫療資源迎接可能出現的「大流行」。所以,一句話,少聚眾,別恐慌,等待春暖花開!

美國:

確診:155人

治癒:8人

死亡:11人


中國:

確診:80425人

治癒:49945人

死亡:2984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X_y9qHAB3uTiws8Ks-G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