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華為事件的熱度慢慢消退了,但新城控股董事長的醜聞再次引爆外界熱議。這事一發生,很多人都坐不住了,紛紛抨擊新城控股,哪怕王振華已經被帶走,新城控股為求自保推出了王曉松。哪怕是這樣的情況,新城控股的股價還是處於不斷下跌中,市值暴跌的局面還是無法挽回。
截至7月23號,新城控股股價已經跌停,港股新城和新城悅服務的股價都下跌了10%。但這也是常見的事情,自從「黑天鵝」事件發生後,新城控股的股價就一直處于波動中,不僅股價下跌嚴重,內部員工也出現了較大的變動,可謂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有消息表示,7月22號新城就已經開始出售資產,近乎70個項目都處於待售中,雖然新城控股對此做出了回應,表示一切都是謠言罷了,公司只是在和一些合作方談判罷了,出售的項目也只是40個,這並不會影響到新城控股的發展,如今新城控股發展還是十分順利,狀態也很理想。
事情發展至今,新城控股截至8號,市值已經蒸發了快261.48億元。連續爆出的幾大事情,對新城控股的發展來說,可謂雪上加霜。雖說身正不怕影子斜,新城控股被爆的消息已成事實,近乎23.83%的股份都是散戶持有,這些事情對散戶造成了極大的影響,現在很多機構都預測新城股票會持續下跌。
這幾年,新城控股的發展可以說是非常好,近乎每年都會有新突破。2016年還是18年的新城,到了2018年就已經上漲至第8名,股價也從最初的10元上漲到2019年的45元。這樣的好成績可謂是中型地產公司上位成功的典範。如今新城控股下跌嚴重,和其自身業務撐不起4倍股價的漲幅也有著一定的關係,很早就透支了業績的預期目標,離安全邊際相較遠一些。
有消息表示,如今新城控股轉讓的資產幾乎都是以住宅項目為主,且大多以2019年上半年拿到的新項目為主體,如果項目不是新城控股操盤的項目或利潤率不高的項目似乎都有可能轉讓。除了住宅項目之外, 商業綜合體可謂是新城控股的核心資產,且運營方面也沒有出現任何問題,每年光收租都可凈賺21億。
作為一家上市公司,新城控股並非屬於任何個人資產,我們不應愛以一個人錯誤而否定整個集團,其背後也是幾萬員工和股東撐起來的。一直發展狀態良好的新城控股,雖然現在股價下跌嚴重,但其主體經營問題不大,只是受到負面新聞影響不斷。其自身實力和土地儲備量在地產界可謂是硬貨。如果新城這次能夠渡過難關的話,未來按照之前的發展規劃繼續發展,相信發展前景還是挺大的。
如今事情已經發生,新城控股轉讓項目也成事實,能否渡過此難關,還需要看未來企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