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婺源500年古廊橋,橋身架在一艘船上,船頭還立了根如來佛柱

2021-04-08     小漁的行旅日記

原標題:江西婺源500年古廊橋,橋身架在一艘船上,船頭還立了根如來佛柱

這是小漁的行旅日記,走走停停,和我一起看江西。

江西婺源山環水繞,古橋遍布。要說婺源最有名的一座橋,那必然是位於清華鎮的彩虹橋。這座橋號稱」中國廊橋史上的絕版「,歷史悠久、造型別致,甚至一座橋就成了一個單獨的景點,吸引了很多遊客專程前往。

我們三月底去婺源時,彩虹橋因為去年洪水被沖毀了橋基正在維修中,並沒有對外開放,於是只能遺憾錯過。不過後來又在一個古村中,見到了另一座「奇特」的廊橋,同樣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座橋名叫通濟橋,橫亘在婺源思溪村的一灣碧水中。思溪村位於婺源縣城以北13公里,同樣是婺源北線旅遊中的一個景點。不過相比東線,來這裡的遊客則少了很多。

這座村子環境很優美,背山面水,清溪碧河。村子明清時期出過不少徽商富戶,也留下了許多明清古建築,87版電視劇《聊齋》也曾在這座古村中取過景。粉牆黛瓦馬頭牆的村落與青山綠水的自然風光融為一體,有種寧靜質樸的田園之美。

走進思溪村便是一處觀景平台,站在高台之上遠遠就能看到一座風雨廊橋橫亘在村中碧水之中。想要真正走進村內,則必須穿過這座廊橋。500多年間,這座廊橋同樣也是思溪村民進村出村的主要通道。

通濟橋建築明代景泰年間(公元1450~1456),距今已有500多年歷史。我們遠遠看著,並沒有看出它有什麼特別之處。直到走到近處,才發現這座廊橋的橋身仿佛架在一艘船上——通濟橋的橋墩位於橋身的中央部位,橋墩的頭部砌成了一個船頭形狀,俗稱「燕嘴」。據說這樣的結構有利於緩解水流衝擊帶來的壓力,保護橋身。

想想也是,距離思溪村不遠的彩虹橋都被去年的洪水沖毀了,通濟橋則依然安然無恙,不知道是不是和船型的橋墩有關呢?

更奇特的是,在船型燕嘴橋墩上,還豎著一根石質佛教經幢,俗稱「如來佛柱」。其柱身呈八面形,每面都刻有佛像及佛號,據說是用來鎮水用的。

而和如來佛柱相對的橋墩另一側,則建了一座「河神廟」,裡面供奉著大禹。

一座小小的古村廊橋,竟然集合了這麼多奇巧構思,很難不讓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啊。

五百多年間,通濟橋早已成為思溪村的標誌。這裡是村民們聊天、嘮嗑的地方,也是開會、商議大事兒的場所。我也在橋上坐著好大一會兒,想靜靜感受一下南方小橋流水的鄉村景致。橋頭小吃店裡的小傢伙向我走來,手舞足蹈地咿呀說話,大概,也想和我這個外鄉人聊聊天吧!

想了解更多冷門、好玩的旅遊地,歡迎大家關注「小漁的行旅日記」。和小漁一起發現世界更多美景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XXnksXgB9EJ7ZLmJJNx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