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山又有大變化!做好被靚爆的準備吧

2019-07-30     珠江經濟台

你有發現白雲山周邊越來越靚了嗎?

「還綠於民」持續高效推進中!

一方面是對違建

「零容忍」「重拳出擊」:

3月15日,白雲山「還綠於民」集中拆違大行動正式打響:永泰地鐵站周邊等8宗2萬多平方米違建轟然倒下;

3月29日,廣州市再度拔「硬釘子」:第二次集中拆除白雲山南門附近等處違建25宗5萬平方米;

緊接著第三次、第四次拆違大行動相繼展開……

截至7月1日第五次集中拆違大行動,不足半年時間,白雲山及周邊累計清拆違建26萬平方米,基本完成七大重點門崗及進山路徑違建清拆整治。

另一方面白雲山復綠工作

也在同步進行中:

麓湖公園聚芳園一處餐館違建被改造成綠地向市民開放,另一處山坡地停車場違建也恢復成綠草和樹木景觀,成為市民休閒納涼的好去處。

目前白雲山「還綠於民」綜合整治仍在高效推進中,廣州市各部門和各區始終將「完成時」和「進行時」兩手一起抓,要求拆違與復綠都要實實在在出實效;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在現有成績的基礎上,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推動還綠於民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天河區已拆除白雲山風景區保護範圍內違建72處。

白雲山「還綠於民」

白雲山16個門崗

將進行「一門一策」的提升改造

以「繡花」功夫

將單純的「門崗」

變成市民喜愛的「城市客廳」!

據悉,白雲山標識系統

將塑造各個門崗的風貌特色

白雲山還綠於民工程是市委十一屆六次全會、市政府工作報告部署的重要任務。廣州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人帶隊到白雲山風景名勝區實地調研,主持召開市領導小組全體會議,市政府常務會議研究審議行動計劃,正式啟動白雲山、麓湖、越秀山及周邊還綠於民工程。

「還綠於民」都在哪?

整治重點範圍約22.54平方公里。

其中白雲山風景名勝區範圍21.80平方公里、越秀公園範圍0.74平方公里。

緩衝區範圍約10.89平方公里,主要是白雲山、越秀公園周邊地區。

「還綠於民」啥目標?

六大任務

一是制定白雲山環境整治規劃、16個門崗「一門一方案」,以及白雲山、麓湖、越秀山連通方案。

二是對白雲山紅線內違法建設實施拆除、復綠。

三是對緩衝區範圍實施城中村改造和違法建設治理。

四是重點建設廣州花園。

五是建設南門等7個主要門崗及進山通道。

六是開展越秀公園環境整治復綠。

八大工程

包括拆違復綠工程、綠化品質提升工程、慢行系統建設工程、進山路徑貫通工程、出入口品質提升工程、區域景觀提升工程、廣州花園建設工程、麓湖公園品質提升工程。

「還綠於民」乾了啥?

3月15日

拆除永泰地鐵站周邊等8宗2萬多平方米違建,白雲山「還綠於民」集中拆違大行動正式打響。

3月29日

第二次集中拆除白雲山南門附近等處違建25宗,涉及面積5萬平方米。

……

7月1日

第五次集中拆違大行動,白雲山及周邊累計清拆違建26萬平方米,基本完成七大重點門崗及進山路徑違建清拆。

五次集中拆違完成七大整治

3月15日上午,伴隨著一聲哐當巨響,位於白雲山北側山邊的永泰地鐵站周邊,違建商鋪招牌鐵皮轟然倒下,白雲山「還綠於民」集中拆違大行動正式打響。

廣州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聯合白雲、越秀城管部門集中拆除了永泰地鐵站周邊、同和握山西街一巷14號旁、金泰路181號連體房、白雲山上桃花澗側門經營部、麓湖公園簪香館、白雲山南門金貴停車場側邊違建等8宗影響白雲山景觀品質的典型違建點。

當天的行動,共出動執法人員300多人、安排20台鉤機、十多個工程隊,拆除8處建築物,涉及面積3萬平方米。其中,拆除的最大兩宗建築,一宗是同和握山西街一巷14號旁的兩棟建築物,總建築面積18329.42平方米;一宗是金泰路181號一棟9層框架結構連體房,建築面積3526.19平方米。

接下來的幾日,各區「還綠於民」專項拆違行動陸續開展。

天河區拆除濂泉路42號好鄰居超市周邊歷史違建、白雲山周邊廣州大道北雞頸坑18號北側違法建設等。越秀區拆除白雲山周邊違建、登峰足球場地塊、橫枝崗地塊、雲泉路163號地塊、百秀路5號旁等19宗違建,總面積5526平方米。白雲區同和街、京溪街、永平街、景泰街等街道也迅速行動,對白雲山周邊的多處違建進行拆除,總面積超過12000平方米。

截至7月1日第五次集中拆違大行動,不足半年時間,白雲山及周邊累計清拆違建26萬平方米,基本完成七大重點門崗及進山路徑違建清拆整治。

白雲山西南門附近一幢樓宇正在搭建腳手架清理屋頂違建。

想不到這麼難拆的違建也被拆了

位於白雲山南門東北側的「大缽盂」18棟巨型違建臨山而建,這些建築物均未查到規劃許可和產權登記信息,屬於歷史違法建設。緊挨著山體的房屋既有礙景觀,又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每年雨季當地政府都要安排居民遷出。

市城管部門分三個階段開展工作:

第一階段是數據摸查階段,完善證據信息,摸清18棟建築物相關信息,擬定執法程序和文書送達方式,並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分類處理和督促當事人同意拆除方案;

第二階段是宣傳教育階段,派出黨員領導幹部深入到每家每戶,了解居民搬出的具體困難,深入細緻做居民思想工作。6月15日,「大缽盂」18棟建築住戶全部同意拆除並全部搬離。

整治工作在四天後正式進入第三階段,即全面清拆階段,整整比原定計劃提前了三個月。

此外,為保證拆除工作的安全,拆除採用遞進式方式,即圍蔽一棟、拆除一棟、清理一棟、覆蓋鞏固一棟,防止因大雨天氣引發地質災害。

拆除完畢之後,相關部門儘快進行復綠工作,補齊白雲山的一點「綠」。

不少市民看到「大缽盂」被順利拆除也感到很意外,有人更是豎起大拇指連連稱讚說:「想不到這麼難拆的違建也被拆除了,真是為民做了一件大好事!

拆簪香館:

聚芳園右側「多」了塊綠地

拆違工作穩步推進,成效顯著,拆違的最終目的還是「還綠於民」。

麓湖公園簪香館被拆除後,白雲山風景區管理局迅速開展復綠工程,在違建原址改建成草坪和綠樹景觀帶,一些常來晨練散步的市民,也驚喜地發現在聚芳園門口右側「多」了這片種有綠樹的草地。

簪香館變綠地,僅僅是白雲山「還綠於民」工程的其中一個小小縮影。同樣在麓湖公園,一塊近白雲仙館的山坡地,之前是一片停車場,但如今取而代之的則是綠草和樹木,山坡地恢復了原有的景觀。

除了拆違復綠惠及市民,拆違後一些重要的通道也被打通,為設施升級和環境改造帶來好處。

在市城管部門牽頭白雲、越秀城管部門對白雲山北門、雲祥門門崗及進山路徑違法建設實施拆除後,位於規劃中的雲祥門廣場正門的一處建成多年的辦公樓也被拆除。今後,該處進行還綠工作後,將直接打通為上山的重要路徑,市民可在廣場休憩遊玩,頗為便利。在蒲谷和山灣兩處的飯店被拆除後,今後該處將進行升級改造,預計將成為白雲山景區一個新景點。

廣州市城管部門負責人表示,白雲山「還綠於民」工作將拆違和復綠同步推進,將實施綜合整治,提升白雲山周邊環境面貌。

在開展緩衝區範圍內的違法建設治理的同時,白雲山周邊清拆地帶將實施復綠工作,爭取對拆除後地塊做到拆除一處復綠一處,或打造成惠民景觀帶。

合力開展「還綠於民」工作

白雲區:

反覆上門幾十次 挨家挨戶做動員

7月25日下午,記者跟隨社區工作人員在景泰街長安社區走訪發現,屬於白雲山柯子嶺門崗周邊的大部分城中村居民住宅樓頂亂搭建已經完成清拆。

景泰街黨工委委員、辦事處副主任龍日維介紹,長安社區位於白雲山柯子嶺門崗對面,264棟住宅樓頂亂搭建物需要整治,占了該社區居民樓的九成。

「起初一聽到是核查樓頂違建情況,大家壓根都不開門,我們只好到周圍高點拍照摸查。」回憶起春節假期後參加街道組織的摸查行動,不願具名的社區工作人員很是感慨:「違建性質確定後執法隊的整改通知也發不到事主手上,只好貼在各家各戶門口作送達見證。最後拆違整治能全面推開,街道組織的12個入戶宣傳組起了決定性作用。」

景泰街黨工委書記唐文貴告訴記者,街道分管領導帶領12個科室科長、社區工作人員,組成12個工作組,逐家入戶宣傳動員。「電話反覆打不通,就打給業主在村裡的親戚做工作;反覆上門十幾二十次的情況也十分常見。」社區工作人員說。

唐文貴透露,聯社黨支部有一位黨員,其居住的住宅產權是家中老人的,他反覆解釋,最終做通了老人及兄弟的工作,完成清拆。截至7月24日,景泰街已完成緩衝區內5.2萬平方米的違建拆除,餘下的建築物正在清拆。

白雲區城市管理局查違執法科科長白石峰介紹,自白雲區啟動白雲山「還綠於民」專項拆違行動以來,7條街道對白雲山周邊的多處違建進行了拆除,目前拆除總面積17.24萬平方米。

白石峰表示,該區堅持邊排查邊整治、邊拆除邊復原,提升白雲山周邊環境面貌。今年9月底前,將圍繞機場高速、白雲大道、華快三期、105國道、106國道等主幹道及白雲山還綠於民工作,打造一批品質化、精細化城市道路及綠化景觀。

天河區:

航拍圖斑齊上陣 新增違建無遁形

7月26日,白雲山腳,天河區興華街雞頸坑大街,三座房屋的拆違行動正在進行。三座房屋之後便是白雲山,在果林之間,一台鉤機正在進行拆除作業。

「街道巡查發現雞頸坑大街三棟房屋均有部分建築在白雲山控制區內(紅線範圍),經摸查,該三處房屋均無產權證明。」興華街執法隊負責人告訴記者,經多次上門做通當事人思想工作,當事人同意拆除後,於今年7月1日開始對該三處房屋進行拆除,因大型機械無法進場,只能採取人工拆除的方法。

作為當地人的曾祥洲對白雲山還綠於民工程表示認可。「雖然有些建築是歷史遺留問題,但村民也主動搬離了違建的房屋,我們非常支持還綠於民,也希望搬離家園的同時,能得到政府部門更多支持。」他說。

在白雲山還綠於民工作中,興華街根據摸查情況,抓住班子成員及黨員幹部「關鍵少數」群體,充分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帶頭拆除違建。並以班子成員分片包乾的形式,宣傳及動員當事人配合拆除違建。截至目前,興華街已拆除白雲山周邊違建46處,拆除面積4930平方米。

在整治過程中,根據屬地管理的工作原則,天河區嚴格落實街道、村(居)的主體責任,抓好轄區內白雲山核心區和緩衝區的巡查工作,完善和落實網格化巡查制度,做到實時有巡查、每天有上報、及時拆新增,並將新增違建發現在苗頭、遏制在萌芽。

同時,充分利用信訪、舉報、交辦、曝光、航拍、圖斑等多種方式多種渠道發現新增違建,及時制止拆除。

截至7月25日,天河區共拆除白雲山風景區保護範圍內違建72處,面積7421.65平方米。

越秀區:

逐戶上門發傳單 引導群眾算大帳

「轟隆隆……」伴隨著挖掘機的響聲,位於廣州市白雲山風景名勝區南門(雲台花園)旁的越秀區登峰街金貴停車場內面積為1690平方米的歷史違法建築,接二連三被推倒,房頂的鐵皮棚頃刻掀翻在地。被依法拆除的違建是1998到1999年期間,由該場地的承租人將原有的頂棚和房屋改建而成,曾作為飯店使用。經查,相關建(構)築物均無規劃報建或產權證明,總違建面積1690平方米。

由於該違建已形成多年,登峰街充分結合街情實際,採取逐戶上門發放宣傳單張、張貼通告、微信等有效的宣傳形式,向村(居)民、部隊和企事業單位進行宣傳發動。同時,針對「還綠於民」專項工作中村民最關注的征拆問題加強宣傳解釋,引導群眾知曉政策、算清大帳,最大限度地爭取理解和支持,最終成功「拔釘」。

今年3月起,越秀區陸續拆除了雲山境界、金貴停車場、麓湖足球場等多個白雲山周邊的大型違建,拆除違法建(構)築物總面積約6.3萬平方米。

據越秀區城管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越秀區成立了區委主要領導擔任第一組長、區政府主要領導擔任區總組長的白雲山還綠於民越秀區工作領導小組,區領導多次帶隊,組織城管、規劃等部門以及屬地街道到白雲山、麓湖公園等地段進行實地調研,對拆違工作進行了重點分析及研究部署,直擊重點難點,以點帶面鋪開違建整治工作。

此外,越秀區還總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包括運用無人機航拍技術,結合「四標四實」和手續不完備建(構)築物摸查,建立區、街、社(村)三級嚴查嚴控工作機制,核實白雲山周邊違建底數、建立台帳,整合街道城管執法隊和社區居委力量,組建「兩違」巡查隊伍,實現違建「一張網、一本帳」。

基層聲音

登峰街黨工委辦事處副調研員劉軍宏

主要領導帶頭 反覆上門宣傳

全面拆除越秀區轄內白雲山及周邊違法建設、做好還綠於民工作,是推動廣州實現老城市新活力的重點工程,也是造福市民群眾的民心工程。轄內很多違建已形成多年,每當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主要領導帶頭反覆上門向當事人宣傳形勢和政策法規,取得當事人理解和支持。以社區和村級組織為依託,採取逐戶上門發放宣傳單張、張貼通告、微信等有效的宣傳形式,向村(居)民、部隊和企事業單位進行宣傳,引導群眾知曉政策、算清大帳,最大限度地爭取理解和支持。

市民潘昊

復綠後清新空氣 帶來的幸福感更強了

我們支持政府為我們的「綠肺」「天然氧吧」——白雲山進行保護。還綠於民是我們所有廣州市民的心聲。復綠之後,清新的空氣給我們市民帶來的幸福感更強了。

希望政府在規劃白雲山和周邊城中村時,能按照和諧、共建、合作、共贏的原則,加大力度提升我們的環境。期待政府部門能在白雲山周邊建設一些運動設施,方便居民健身,讓居民有更多獲得感。

景泰街黨政辦主任文三明

違建安全隱患大 拆了對大家都好

村民住宅樓頂的亂搭建沒有報建,不是正規建房,也不穩固,存在巨大的安全隱患。去年夏天一個颱風天,有一棟住宅樓頂亂搭建的玻璃門被大風刮到一樓,所幸沒有傷及行人。

現在拆除違建,表面上看有一點損失,但長遠來看,整體居住大環境的改善與提升,對大家都有好處。環境升級後,百姓的出行體驗、居住環境也隨之改善,物業價值、租金也會隨之提升。景泰街緩衝區還綠於民拆違整治推進至今,村民們從最初的不理解慢慢到開始理解、接受。對於違建,按規定是要自費拆除,現在街道出資拆除,還幫各戶做好住宅樓頂天台的雨污分流排水管道。整個拆違工作,到目前沒有發生一起村民信訪事件。

還綠於民,煥發花城魅力

自廣州啟動白雲山「還綠於民」專項拆違行動以來,整治範圍涉及的街道迅速行動,堅持邊排查邊整治、邊拆除邊復綠,對白雲山周邊的多處違建進行了拆除。大部分村民住宅樓頂亂搭建已經完成清拆,顯現出乾淨整潔的面貌。

過去,白雲山腳下的綠地被占、生態被破壞,被一座座違建堵住的不僅是民心,還有城市的綠色發展之路。如今,隨著「還綠於民」專項拆違行動的持續推進,白雲山腳下的環境變得越來越好,街道愈發乾凈、整潔、美觀。一片片綠地、一簇簇鮮花,不僅扮靚了城市,更豐富了人們美好愜意的生活。

讓「還綠於民」的成果惠及更多市民,還得一以貫之、久久為功。一要注重科學規劃。「還綠於民」是一項長期的民心工程,必須提前部署、科學規劃。有關部門要結合實地情況具體分析,總結提出整治規劃要求,並細化重點區域行動指引,確保「還綠於民」工作的連續性。二要注重整體提升。「還綠於民」涉及城市整體形象,要把「還綠於民」與城市微改造結合起來,統籌規劃建設綠道、廊道和慢行系統等,加快補齊公共服務配套和基礎設施短板,切實改善景區及周邊環境整體形象,確保「還綠於民」取得長遠成效,為城市留下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

堅決打好「還綠於民」這場硬仗正當其時,只要我們一茬接著一茬干,一張藍圖干到底,咬定目標不放鬆,「還綠於民」必將取得更大成效,讓廣州煥發雲山珠水、吉祥花城的無窮魅力。

標星+置頂

一秒找到珠江經濟台

來源:廣州日報

編輯:溱

你在看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XOS1QmwB8g2yegNDXGDP.html














恆大:開除

2020-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