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70、80後的農民工,對打工不再熱情,早早就回鄉了?

2019-10-20   罐頭芝士

導語:為什麼70、80後的農民工,對打工不再熱情,早早就回鄉了?

數年來,農民工的待遇跌宕起伏,有段時間農民工幾乎是受欺壓的基層勞動人民代表。過去人們經常能在電視上看到關於農民工待遇的報道,在這些報道中民工朋友們每天起早貪黑在工地上奔波勞碌,不僅不能得到正常的待遇,甚至還被拖欠工資,總是不能及時回到家鄉與家人團聚,十分心酸。而現在70、80後的民工朋友也漸入中年,我們會發現這些民工朋友基本上都早早放棄城市裡的工作,返回自己的家鄉,在農村過上了幸福安逸的生活。他們難道不想再享受了嗎?

很多民工當初出來闖蕩是為了讓自己的孩子能夠有更好的讀書機會,但目前的社會並不缺乏高知識的人才,甚至在有些人才市場上這些大學生畢業後拿到的收入還沒有技術人員高,上大學對這些家庭來說不僅有很大的負擔,而且對最後緩解家庭的經濟困難並沒有太大的幫助。因此這些民工認為與其在外奔波,不如到家鄉去找份合適的工作,既能和家人團聚在一起,又不用承擔那麼大的風險,頂著壓力在工地上幹活。

過去人們總覺得上大學是一件很稀奇的事,許多家長絞盡腦汁希望孩子能讀到一個優秀的大學,為自己的家庭爭光,帶家庭脫貧。而現在上大學成了很平常的事情,每年大學的升學率都在攀升,學生們接受的教育資源越來越好,升入大學對大部分高中生來說並不困難。而對於這些民工朋友們來說,卻需要花費他們十幾年的時間來積攢這筆供子女上大學的學費。那些望子成才成風的民工父母,也因此倍感失落,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現在城市裡的房價飆升速度太快,這些民工朋友根本無法積累足夠的資金為自己的家人還有子女在城市裡購置房屋,因此只能回到自己的老家,用自己攢的錢今早蓋起一棟房屋,供自己養老和家人居住。

總的來說,現在農民工的生存環境和過去有很大差別,工資待遇也漸漸跟不上現在快速發展的消費水平了。因此這些民工朋友才會放棄在城市裡的工作機會,回到農村去照顧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如果能讓他們在城市裡落腳,他們肯定也不會就這麼輕易放棄自己多年工作的崗位。期待將來針對這些民工朋友們會有一些新的政策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