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計報酬,無論生死」
這句話,這幾天刷屏了我們的朋友圈。
正因為有成千上萬的白衣勇士,
才給了我們打敗病魔的希望和勇氣。
2月13日上午
來自濰坊市壽光人民醫院、市中醫醫院的
9名醫護人員
在親人、同事的目光中
義無反顧地奔赴黃岡
相擁,告別
偷偷抹去眼角的淚水
給對方一個鼓勵的笑容
千言萬語化為一句「平安回來」
肩負重託 9人出征
疫情就是命令,責任重於泰山。2月13日上午,由來自濰坊市壽光人民醫院、市中醫院的9名醫護人員組成的援鄂醫療隊,整裝集結,肩負重託和使命,啟程出征。濰坊市委副書記、壽光市委書記林紅玉,壽光市委副書記、市長趙緒春及李增國、陳湘穎等領導到現場為出征醫護人員送行。
為支援湖北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全力打贏防疫攻堅戰,濰坊市壽光按照上級通知要求,從市人民醫院、市中醫院兩家醫療單位選派了9名政治覺悟高、業務能力硬、臨床經驗豐富、責任意識強的醫護人員,組建了壽光市支援湖北黃岡醫療隊。
在為出征醫療隊送行時,林紅玉首先向援鄂醫療隊隊員表達了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謝,他指出,9名醫護人員體現了我們壽光人的大愛無疆和醫者仁心。支援湖北抗擊疫情,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根據省委、省政府和濰坊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濰坊市壽光受命組建9名醫護人員的醫療隊,支援湖北省開展疫情防控和患者救治工作,這是省委、省政府和濰坊市委、市政府對我們的信任和重託,也是我們必須肩負起的重大使命。援鄂醫療隊員是全市醫護戰線的優秀代表和骨幹力量,到崗後要不辱使命、不負重託,聽從指揮、遵守紀律,大力發揚救死扶傷的崇高精神,與當地醫務人員密切配合。要切實加強安全防護,大家處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第一線,既要發揚醫者樂善仁愛的精神,也要強化自我防護意識,嚴格按規程開展工作,注重每一個細節、做好每一個環節,在救治患者的同時切實保護好自己,需要本地支援的,及時與後方對接,我們全力以赴搞好保障,市委、市政府是大家的堅強後盾。各級各相關部門和所在單位要照顧好援鄂醫療隊員的家庭,幫助解決實際困難,為大家解決後顧之憂,期待大家早日歸來,平安歸來。
援鄂醫療隊醫生代表、隊長譚植華代表醫療隊的9名醫護人員表示,決不辜負市委、市政府和家鄉人民的期望,堅決服從安排,誓為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健康付出最大努力,不辱使命,平安凱旋。
這些名字,值得被記住
他們是一支精銳之師
他們是為生命不吝付出的人
我們相信
戰「疫」必勝
平安歸來
這是責任 義不容辭
疫情就是命令,號角已經吹響
穿上防護服,他們就是戰士
他們也是血肉之軀,也有親人牽掛
但是為了阻擊疫情,他們義無反顧
是否害怕?
對於這個問題
他們說:「這是責任,義不容辭」
(出征前,防護知識培訓)
毫不猶豫 前往一線
脫下防護服
他們還是兒子,是女兒,是爸爸,是媽媽
家人們也在焦心地等著他們回家
但他們深知肩上的責任
「哪裡需要我們,我們就去哪裡。」
面對病毒
避險原是本能
但一封封請戰書
印證著他們的無私奉獻
也是大愛精神的生動詮釋
他們逆風負重而行
他們為每個生命站崗
兒子緊緊抱著媽媽
捨不得媽媽離開
「那裡有更多的病人,媽媽必須去。」
10歲女兒知道媽媽出征黃岡
為媽媽寫了一封信
「親愛的媽媽,我知道你要去黃岡,我非常不想讓你去,但是這是你的職業,你是白衣天使,那裡的人們需要你,我希望你能健健康康回來,我和爸爸在家裡等著你!加油!我們永遠愛你!」
90後女孩王朔說:
「能去黃岡救人,
證明我的技術好;
爸媽支持我去,
我一定平安回來!」
爸爸譚植華要奔赴「前線」
兒子譚舒文說:「以後要做像爸爸一樣的醫生。」
知道媽媽李鳳玲要去湖北的消息後
15歲的女兒瞬間就長大了
早早起了床,自己寫作業,自己煮方便麵
「有沒有做過最壞的打算?」
李鳳玲說:
「我曾對閨女說,
現在我去了,你是一名英雄的女兒;
如果我回不來,你就是烈士的女兒。」
他們說:「我們只是換了一個地方救人」
「我們一定能打贏這場仗」
雖然你們剪了長發
但你們依然是最美麗、最可愛的人
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他們挺身而出;
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時刻,他們衝鋒在前。
是他們這些逆行者,為我們擋住黑暗!
是他們,
放棄了和家人團聚的時刻,
放棄了陪伴子女的時光,
用生命在與疫情賽跑!
不求回報,不論生死。
冬已逝,春復始,
惟願,
山河無恙,人間皆安。
濰坊市壽光的英雄們,
請一定記住:
一個不少,
務必安全歸來!
來源:壽光日報記者現場報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XMCeP3AB3uTiws8Kw9S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