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視頻聯手韓寒,想要的不止是「再和世界談談」

2021-01-25   三聲

原標題:西瓜視頻聯手韓寒,想要的不止是「再和世界談談」

對韓寒而言,「中視頻創作」是自己在文字和電影之外的新領域嘗試,「再和世界談談」的主題下,反映的是韓寒一貫的創作心態和全新的創作載體;對西瓜視頻而言,合作顯示了平台對創作人的支持將不止局限於扶持者的角色,而是通過「共創」等形式,鼓勵更多的發聲,從而進一步發揮平台的作用與優勢。

作者 | 周亞波

「視頻、寫作、拍電影,其實都是不同的表達」,「希望我們彼此的表達都可以被傾聽到,希望彼此都獲得最真誠地回答」。

這是1月18日,西瓜視頻官方宣布韓寒將以「全能創作人」的身份為平台代言時,韓寒在視頻中的表達。通過自己創作的第一支vlog,韓寒宣布自己將在西瓜視頻通過視頻創作的方式,嘗試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想」。在向用戶徵集提問的同時,韓寒也表達了自己「有問題也會向大家提問」的開放心態。

韓寒與西瓜視頻聯合推出的視頻頻道「再和世界談談」成為了雙方合作的重點內容,頻道將圍繞「同題創作」的形式呈現。每月圍繞一個特定的主題,由韓寒牽頭,邀請各領域的視頻創作人針對特定話題發表視頻觀點。

西瓜視頻的品牌升級動作貫穿了整個2020年。不論是9月啟用新的slogan「點亮對生活的好奇心」,還是10月在「好奇心大會」上正式拋出「中視頻」概念、宣布通過流量和現金的扶持完善創作人生態,都可以看出,作為中視頻頭部平台,西瓜視頻打造內容創作生態的願景一直強烈。

這種背景下,西瓜視頻與「全能創作人」韓寒的合作更加順理成章。對韓寒而言,「中視頻創作」是自己在文字和電影之外的新領域嘗試,「再和世界談談」的主題下,反映的是韓寒一貫的創作心態和全新的創作載體;對西瓜視頻而言,合作顯示了平台對創作人的支持將不止局限於扶持者的角色,而是通過「共創」等形式,鼓勵更多的發聲,從而進一步發揮平台的作用與優勢。

在面向全網進行話題徵集後,「再和世界談談」首期的話題被確定為「最好的投資」。1月23日,視頻頻道「再和世界談談」準時上線,韓寒作為發起人,與9位西瓜視頻創作人一起,分享了自己關於投資的所見所得、所思所想。

01 | 再和世界談談

不論是標題中「對韭當歌」這樣的戲謔,還是視頻內調侃自己少年時期因為無意的選擇獲得財富、然後迅速投向自己的愛好,以及自己屢次「投資失敗」的經歷,韓寒在「再和世界談談」的第一期創作中,都呈現出了一種熟悉的「韓寒式幽默」。

首期「最好的投資」的話題離觀眾可近可遠,十分考驗創作人的功力。從表面上看,韓寒講述所講述的自己的經歷,從出版《三重門》,到投身賽車事業,再到拍電影,乃至「上海郊區生活」,都是觀眾對他熟悉的部分。但在緊扣主話題的探討中,一些韓寒自己沒有公開過的思考與行動第一次呈現在觀眾面前,話題既是表達內容,也是一根串聯線。

顯性的故事鋪陳,隱性的邏輯展開,韓寒的第一次正式創作就呈現出了一種平衡感,觀眾既再次共鳴了「韓寒的故事」,也看到了這一主題下,獨屬於韓寒的觀點表達,以及帶有個人氣質的表達方式。

在第一期主題發布後,眾多西瓜視頻創作人參與到了「再和世界談談」的話題創作和討論中。最終,另外9名創作人創作的視頻入選了「再和世界談談」頻道首期。

這些圍繞「最好的投資」話題的視頻創作,涵蓋了認知、選擇和方法論等多個方面。例如,創作人「蹩腳烏鴉」梳理個人經歷,總結了投資中「賽道選擇」的重要性;創作人「絕命老鐵」 則在風趣幽默的表達下,通過切身踩過的坑,告訴觀眾「炒股賺錢」需要做哪些硬性的準備;「老丁是個生意人」則從城市化進程這一宏觀角度入手,嘗試講述「未來十年城市洗牌,我們這代人該何去何從」。

「同題創作」是一次看似古老、實則新穎的嘗試。1分鐘至30分鐘的「中視頻」天生就比其他體裁更適合講述相對完整的故事、論述完整的觀點。同時,視頻形式天然的低消費門檻、特有的觀眾與創作人的親近感,也為更多的討論打開了空間。

02 | 全能創作人

本次與西瓜視頻的合作,韓寒的身份是「全能創作人」。

作為幾乎和「80後」這個名詞同時出現在公眾視野的人物,年少成名的韓寒可以代表這個稱號,他從文學創作出發,又在近年來轉變到電影創作,他曾被社會視為「先鋒人物」,也在對自己熱愛事業的堅持當中,時刻展現著自己的人生態度,以及與世界相處的方式。

從小說到博客,從賽車到電影,韓寒非常樂於挑戰自己從未挑戰過的「新鮮事物」,也無懼觀點的表達。在幾乎所有的經歷當中,韓寒的許多選擇,都兼具自己的好奇與喜愛,這兩者缺一不可。

這一背景下,韓寒選擇與西瓜視頻合作,將後者作為自己的最新創作陣地,便不難解釋。一方面,相比電影,中視頻的形式既縮短了製作周期,還能保證密集的信息輸出,滿足表達欲;另一方面,西瓜視頻平台聚集了許多優秀的創作人,以及很多「有觀點有啟發有深度」的內容,這為交流和互動式創作奠定了基礎。

一方面是自己內心的創作慾望,另一方面則是「中視頻」的概念價值。基於此,「再和世界談談」視頻頻道就成為了基於中視頻內容形式的一種全新表達,頻道名稱本身來自韓寒的一部小說《1988,我想和這個世界談談》,本質上,這是一種創作態度的延續。

「再和世界談談」將按月推進,每個月一個主題,這符合精品「中視頻」創作的周期規律,也為觀眾帶來了一種專業、豐富、充滿了內容輸出與觀點碰撞的「雜誌感」。

此外,作家、賽車手、導演、父親等多面的身份,也為韓寒在西瓜視頻的廣闊創作人生態中提供了多重連接的可能性。作為創作人,韓寒相當適合代言西瓜視頻,也相當契合「全能創作人」的稱號。

03 | 用視頻傳遞觀點

和文字相比,視頻語言的表達,天然與真實的線下社交場景更接近,而長度適中、分量適中的「中視頻」就在製造這樣一種可能性。

在2020年西瓜PLAY「好奇心大會」上,西瓜視頻總裁任利鋒宣布將在接下來一年至少拿出20億元補貼創作人,全面助力創作人的職業化,讓「視頻創作人」這一身份更加深入人心。目前,西瓜視頻創作人已經涵蓋了泛知識、泛親子、泛生活、泛娛樂四個領域,通過多種途徑,鼓勵創作人進行表達,在內部形成內容、收益、觀眾自循環的生態。

圍繞生態的建立,西瓜視頻進行了多維的嘗試。2020年,西瓜視頻推出「活字計劃」,鼓勵文字創作者轉型視頻創作,從流量現金扶持、工具提供等多個層面,拓寬視頻創作的來源。

11月,西瓜視頻官方推薦的視頻剪輯工具剪映正式推出專業版Mac,剪映專業版Windows也計劃於今年2月上線。如果說手機版剪映對應著短視頻形態的抖音,那麼電腦版剪映就直指西瓜視頻的創作生態:它剛好提供了一個相比手機剪輯軟體具備更多高階、精細的功能,又有相比市面上已有剪輯軟體更易用的中間態,還可以完成多個終端的打通。這些,都是為了幫助更多創作人降低視頻製作門檻,從而專心於內容創作。

如今,西瓜視頻的泛知識內容日均播放量已經超過2.5億,日均播放時長超1000萬小時,在超過7000名原創作人的加持下,泛知識內容完成了較2020年初超過110%的增長,在西瓜視頻平台,有57%的用戶每天都看泛知識類視頻,其中81%的用戶每天觀看15分鐘以上。

在創作基礎已經形成的情況下,「中視頻平台」把自己定義在什麼樣的身份,也決定了下一步往哪裡去。2020年,眾多平台加入到「中視頻大戰」當中,西瓜視頻打開區分度的方式,不僅在泛知識內容的優勢上,也在自己作為平台作用的發揮上。

如果說用流量和現金扶持、讓「視頻創作人」成為一種職業,是豐富這種視頻創作生態的基礎,那麼,在內容上發揮平台作用,自上而下引導行業內缺失的「觀點型創作」,則是我們理解西瓜視頻在這一步所扮演角色的關鍵。

與明星創作人韓寒的合作、對「全能創作人」的定義,都說明了西瓜視頻與「創作人」產生多重連接的決心,也體現了對行業產生影響的可能性:通過多重話題的連接,西瓜視頻所嘗試的,是一種通過以話題劃分為手段、以觀點的碰撞與和諧交流為內容、以創作人的輸出為核心的新型模型。

在相對同類平台更加全年齡的受眾分布、更加無標籤的平台生態下,西瓜視頻想要構建的,實際上是一種類似於「圖書館」的視頻生態:一方面,不論是按照標籤還是按照創作人來檢索,想要的這裡都有;另一方面,中視頻的優勢內容呈現方式,又讓原本知識獲取門檻較高的圖書館有了更能讓觀眾讀懂的表達。「有觀點的創作人都在西瓜視頻」,成為了這種「觀點圖書館」的生態願景。

這一維度下,「明星創作人」的參與與「視頻頻道」的建立,成為了西瓜視頻在流量、現金扶持基礎上,進一步「發揮平台作用」的角色強化,這是在中視頻創作當中從未出現的新趨勢,這種趨勢也勢必首先在西瓜視頻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