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在沒有圍牆的城中村構築「防疫牆」

2020-02-05     深視新聞

在完成一名密切接觸者的隔離工作後,南嶺村社區黨委書記張育彪又與社區黨員開了一次碰頭會。他一再告誡大家:「一定要做好對轄區居民的分類排查、重點跟蹤,尤其是我們黨員同志要帶好頭,不能有絲毫懈怠心理。」

位於深圳市龍崗區的南嶺村,是一個典型的以流動人口為主的村社區。這個占地4平方公里的社區,外來人口將近10萬人。

截至2月3日24時,深圳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269例。

分布在深圳各個角落的1800多個城中村,因外來人口多、沒有圍牆的開放式地形等特點,成為疫情防控區域的重中之重。

「針對社區特點,南嶺村第一時間啟動了『黨支部+物業+居民志願者』的群防群治防控系統,並建立了『四個100%』機制,即出租屋業主房東100%宣傳到位、轄區居住人員100%聯繫到位、疫情發生地來人100%排查登記到位、出租屋樓棟100%張貼提示到位。」張育彪說。

目前,南嶺村防疫一線布陣了近百名工作人員,他們分別成立了群眾宣傳組、「三類」人員信息排查組、健康監測組、衛生消殺組、居家隔離生活服務組、後勤保障組、疫情工作落實檢查組共7個小組。

「請問您最近是否離開過深圳?身體有沒有不舒服?」在寶安區沙井街道和一社區6號門入口處,保安員李小芬正在輪崗值守。她說,「對外來車輛和人員進行檢查,是築牢社區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這個『入口關』尤為重要,我們堅決做到一個不漏。」

寶安區共有城中村432個。沙井街道在寶安區「三位一體」社區基層防控體系基礎上,專門制定了針對城中村出租屋、工業園區、物業公司及社區所有崗亭的疫情防控工作指引。

「『非接觸式服務』便是其中的重要一項,即將登記台設置在門外,提倡居民使用手機掃碼填寫個人信息和每日體溫申報。」沙井街道黨工委書記詹輝說,目前這一服務模式已在街道21個社區推廣。

針對從疫情發生地返回寶安的居民,社區督促其進行「居家隔離」。隔離期間,當地製作了「服務關愛聯繫卡」,明確隔離時間及相關防護要求。隔離人員可通過微信與社區志願者實時溝通,以保障其日常所需生活物資。此外,各個社區對公共設施和區域進行全面消毒,每天定時、定人、定點進行清潔,切斷疾病傳播途徑。

作為深圳的一個「年輕」行政區,坪山區因地制宜推出「六個標配」機制,全方位守護居民安全。

「節後,大量務工人員即將返深,尤其是重點疫情地區人員。面對這一嚴峻挑戰,各級黨員幹部把重點下沉社區、工業區。」坪山區委書記陶永欣說,該區採取了對城中村、開放工業園區圍合封閉管理、各出入口登記信息檢測體溫、返深人員登記信息領取入住及通行證等具體措施。

與此同時,一些街道根據自身特點,也創新推出了不少抗疫舉措。

走進坪山區石井街道石井社區,處處可見關於疫情防控的宣傳廣告。除了常規動作,這個社區還設置了「防禦新型冠狀病毒人人要做的8件事」內容,向居民普及相關知識。

在坑梓街道,黨員幹部服務組還為196名隔離觀察人員分別送去了一份暖心「福袋」,讓他們感受到關愛。

「相比花園小區有圍牆、成熟的物業管理基礎以及穩定的居住人群,城中村的疫情防控更要上一道無形的『防疫牆』。」坪山區坑梓街道辦主任孫艷瓊說。

來源:新華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XHLdE3ABjYh_GJGVxph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