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設計界的「十項全能」冠軍?

2019-10-09     芭莎藝術

菲利普·斯塔克,「SMALL GHOST BUSTER」儲物櫃

靈感對於法國設計師菲利普·斯塔克來說,似乎是一座永不枯竭的金礦,其獨立的設計思想貫穿了所有作品。而促使斯塔克成功的另一要素,想必是豐富的情感和對設計事業綿長的熱愛。

沃土——成功的「充要條件」

設計師菲利普·斯塔克

設計師菲利普·斯塔克(Philippe Starck)1949年出生於法國一個中產階級家庭。由於父親是一名飛行員兼工程師,因此他從小就成長於貼滿設計圖紙、電器零件四散的家庭環境之中。

菲利普·斯塔克, 「Louis Ghost」塑膠椅

充滿科學氣息的成長環境培育了斯塔克對設計的興趣,這使得他不到16歲就贏得了La Vilette家具設計大賽冠軍。另一方面,斯塔克在母校École Nissim de Camondo主修建築,這樣的教育經歷也為他今後的跨領域設計奠定了專業理論基礎。

菲利普·斯塔克,「AXOR starck V」水龍頭

此外,由於在上世紀伊始形成的現代主義風格過於單一,直至六七十年代依然呈現出乏味的樣貌,面對這一現狀,多位設計師先後展開了許多全新探索——以破除此種單調形式為中心,尋找設計的轉折點。

菲利普·斯塔克,「Sir Gio」塑膠桌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科學技術在上世界60年代發展迅猛。這無疑為當時那群求新求變的設計師帶來了靈感,其中便包括菲利普·斯塔克。富足的家庭、順遂的成長經歷、科技的高速發展……一切背景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因而他的設計作品也充滿了輕鬆與幽默的底色。

菲利普·斯塔克,「Replica Philippe Starck Masters Chair」座椅

菲利普·斯塔克的懸空座椅設計作品

作家張愛玲曾說:「出名要趁早。」這一點在斯塔克身上表現得淋漓盡致。在他19歲那年,兩家著名家具公司請他設計可膨脹式充氣家具;同年成立自己的設計公司;一年後,剛滿20歲的斯塔克憑藉出眾的天賦與才華,受邀成為法國品牌皮爾·卡丹(Pierre Cardin)的藝術指導。

菲利普·斯塔克燈具設計作品

在這之後,斯塔克無疑成為了當今時代最為閃耀的設計巨星。他不但跨界多重設計領域,作品的數量與質量更是令後人難以望其項背。不過若繼續深究其設計作品,想必融入其中的情感才是真正的獨特之處。

菲利普·斯塔克,「SAILING YACHT A」遊艇

關注「時尚芭莎藝術」官方微博,

更多精彩藝術內容,絕不容錯過!

有感情的工業設計?

總得來說,科學定義下的情感是一種複雜而穩定的生理評價和體驗。而現在所討論的,實則是設計師寄託於作品中,渴望被他人體察到的情愫。這使得他們的作品跳脫了單純的工具性能,包裹了一層本不存在的人文性質。

菲利普·斯塔克配飾設計作品,「IPANEMA WITH STARCK SS2018:TIMELESS AND ACCESSIBLE ELEGANCE」

舉例來說,器皿之所以具備盛放餐食的功能,直接原因就是它呈現出了一種「凹」的特性。但當設計師將自己的想法與情感植入創作過程,這時由他們設計的器皿就會發生相應的形變。

菲利普·斯塔克,「Excalibur」馬桶刷

菲利普·斯塔克,「Dr. Kiss Toothbrush」牙具

譬如斯塔克最為著名的設計作品——榨汁機「Juicy Salif」,就將這一特性體現得淋漓盡致。它不但承載了設計師的巧思,同樣可以勾起使用者的好奇心。

菲利普·斯塔克,榨汁機「Juicy Salif」

首先,Juicy Salif與普通的榨汁機相比有著如外星生物般尖銳的外形,這會讓使用者在不經意間產生一種懼怕心理。其次,加之其為純金屬材料鍛造而成,更會給人一種冰冷的感覺。但真正將它與普通榨汁機區隔開的,則在於它那神奇的使用感。

菲利普·斯塔克空間設計作品,「LILY OF THE VALLEY」

當利用Juicy Salif榨取橙汁時,使用者會感受到一種無名的情緒,它會促使你加大旋轉的力度與次數,進而激起使用者的占有欲。這樣的操作方式既減少了工業設計品的距離感,也會給人以遊戲般的舒爽體驗。所以正如斯塔克本人所說:「我的榨汁機不應該用來壓榨檸檬,它更應該用來啟示談話。」

菲利普·斯塔克空間設計作品,「LA RESERVE A LA PLAGE」

而且因為現代人的生活節奏變得越來越快,大家常常忽視自己內心的感受和需求。所以如果生活中的物品能夠滿足其無處安放的情感訴求,進而與人產生情感共鳴,那便可有效緩解忙碌生活所帶來的壓力。

菲利普·斯塔克廚具設計作品,「L'ECONOME BY STARCK,DEGRENNE」

而斯塔克在設計中最為注重的就是人的感受。由他設計的餐具會牢固地掛在牆上,以便取拿;牙刷、刮鬍刀會像花朵一樣紮實地插入杯中……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其設計作品的外形通常是無法預測的。它們大多打破了傳統的束縛,讓使用者體會到一種禮物「開箱」般的期待與體驗。

菲利普·斯塔克建築設計作品,「LE NUAGE」

除了會照顧使用者的感受,斯塔克還會汲取與自然的情感共鳴。他通過創造一系列仿生設計品,為本來平平無奇的日常之物注入靈魂。這樣附著浪漫主義色彩的桌椅、櫃屜,既是實用工業物品的藝術化創作,同時也是設計與藝術二者的有機結合。

設計界的「十項全能」冠軍

菲利普·斯塔克,「HOT BERTAA」咖啡壺

如今,聯名與跨界已然成為潮流,藝術界更不例外。不同領域間的設計與碰撞既能讓作品擺脫流俗趣味,也能使它的價格水漲船高。而對於設計界的「十項全能」冠軍菲利普·斯塔克來說,除設計之外,踐行設計跨界本身也是一種藝術。

菲利普·斯塔克空間飛船設計作品,「AXIOM SPACE X STARCK」

如上所述,斯塔克於上世紀60年代便已在設計界嶄露頭角,而此時也正是現代主義設計向後現代主義設計跨越的分水嶺。因此,可以說斯塔克是與後現代主義一同成長起來的新時代設計師。

菲利普·斯塔克室內設計作品

而在消費主義盛行的當下,藝術、時尚、商業間愈發緊密的互動既可稱之為藝術領地的擴張,也可將其視作一種商業行為。此間原因正是由於後現代藝術與生活的界限逐漸模糊。這一點在無形中強化了藝術設計的商品屬性,將其推向更廣闊的世界;另一方面也印證了後現代文化的本質——消費。

菲利普·斯塔克,小米THE MIX 2

斯塔克作為當今時代最受矚目的跨領域設計師,他的創作從牙刷到遊艇,橫跨時尚、工業、空間等多個領域。甚至還於前些年聯手小米,共同推出了「小米MIX」系列手機。豐富的跨界經歷促使他不斷在實踐中超越自己,同時也在消費主義和後現代主義齊頭並進的當下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菲利普·斯塔克空間設計作品,「GRONINGEN」

但在某些人看來,斯塔克此種幾近瘋狂的跨界是非常危險的。因為當設計師穿越於不同的規則時,不論繼續堅持原有做法或改變,都有極大可能被觀眾拋棄和厭惡。即便斯塔克堅守著「設計功能渙散性」的觀念,也很難調和各領域受眾的口味。

菲利普·斯塔克建築設計作品,被戲稱為「金色便便」的朝日啤酒公司大樓。

所以,斯塔克也常常因為過分堅持自我而忽視了作品最為重要的功能性。對此,設計界其他學院派人士也提出了其作品有「過度設計」之嫌。

菲利普·斯塔克,「MOTOR YACHT A」遊艇

不過總得來說,無論斯塔克行至何處,他的設計作品總是其所處歷史的風格寫照。其中蘊藏的多維度情感不但映射著設計師自己的內心,同時也迎合了大家潛藏的心理追求。

[編輯、文/趙子琛]

[本文由《時尚芭莎》藝術部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XFv2sW0BMH2_cNUgYOL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