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故事】平凡從警路上綻放的鏗鏘玫瑰

2019-08-09     宣威警方

十三年來,她忙碌於背街小巷,入村入社走訪千家萬戶已成家常便飯,她就是宣威市公安局豐華派出所副所長李焱坤,一個在平凡的基層工作崗位上發光發熱的基層民警,警營里綻放的鏗鏘玫瑰。

——題記

李焱坤,大理州鶴慶縣人。當她不穿警服時,人們都以為她是一位和藹可親的鄰家小妹。這是李焱坤給人最直觀的感受。但在遇到重大緊急情況時候體現出高度的冷靜與執著,面對複雜工作對象時,不卑不亢、娓娓而談。

十三年前,她由一名警校學員過關斬將以優異的成績進入了公安隊伍,成為警隊警花,在警隊基層派出所一干就是十三年。

不懼困難勤奮工作

做維護穩定的牽頭人

2012年12月,為了自己所摯愛的人、所忠愛的事業,李焱坤遠離父母和親人,調到宣威市公安局工作,成為雙圩社區的社區民警。雙圩社區地處宣威老城區,群眾俗稱「圩裡頭」,雙圩地理位置和人文環境特殊,閒雜人員多而複雜,不穩定因素較多,群眾也自嘲的把自己居住的地方諧音稱為「賊裡頭」。

李焱坤剛到社區時,轄區群眾並不接納她,許多群眾對公安機關和人民警察存在一定的排斥心理。面對陌生的工作環境,複雜的轄區形勢,李焱坤沒有畏懼,而是主動抓緊時間,進社區、入住戶,僅用近一個月的時間就熟悉轄區自然地理現狀,摸清了3個社區9個居民小組的基本情況。

無論是入戶走訪還是在街頭巷尾,李焱坤在與群眾打交道時,總是掛著一張笑臉,用帶著濃濃外地、少數民族口音的語言,通過「大爹」、「大媽」、 「大叔」、「大嬸」、「哥哥」、「姐姐」等稱呼,拉近與群眾的距離,通過自己反覆多次、主動親近群眾,讓群眾能夠接納自己。

她還主動商請各居民小組長,選擇每晚晚飯後到群眾家中走訪,對群眾反映出來的困難和問題都一一認真登記在冊,積極爭取支持創造條件給予解決。很快這名外地少數民族警花就融入了社區。

不忘初心牢記服務宗旨

做公安形象的代言人

王大媽是雙圩社區離城中心最遠的楊屯居民小組人,李焱坤在入戶調查時,每次都熱情地與她打招呼,可是李大媽的態度都很冷淡,不理不睬的。

心思細膩的小李感覺到,本質上淳樸的她有這樣的行為背後一定有其他原因,經了解,王大媽有個叫朱某芳的女兒,外出到瑞麗務工時與一名緬甸籍男子相愛並生育一女孩,小女孩與王大媽及其老伴生活,已經3歲到上幼兒園的年齡了還一直是「黑人黑戶」,家裡人很著急。小李之前沒有遇到過類似的情況,但看到這件事給王大媽一家造成了嚴重的心理負擔,一直將這件事放在心上,經多方努力最終為孩子落了戶,並將戶口本送到王大媽手中。

接過戶口本,王大媽看到小外孫女的名字時,激動得熱淚盈眶,反覆說:「孩子終於可以上學了,你幫我解決了一大坨心理包袱」,王大媽還說,以前找錯了地方,沒有讓公安機關切實了解自己的實際情況和現實困難,耽擱了孩子落戶的時間,也誤解了公安機關的工作,「遇著小李,使我感受到,對老百姓的實際困難,公安機關是記得住的,也是會想辦法解決的,這小姑娘讓我改變了對警察的看法」。

大愛無疆

用實際行動詮釋責任與擔當

她的愛人同樣也是身處一線的公安民警,夫妻二人由於工作性質特殊,工作比較繁忙,無暇顧及家裡,把剛滿周歲的小女兒送回了大理老家,因遠在他鄉,自己工作繁忙,一年最多只能見上一面,一家人在一起吃頓飯也變成了奢侈。

在2019年7月底,恰逢調休,李焱坤家大女兒生病住院,回老家陪陪老人的計劃再次變成了泡影,孩子剛出院她又匆匆回到工作崗位,投入到緊張的華誕70大慶安保攻堅工作中。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李焱坤面對媒體採訪時當被問到現在人民警察這麼辛苦,從警你後悔嗎?「雖然很辛苦,但我很知足,也很感恩,為更多的群眾而忙,為更多的孩子而愛,為了更加家庭和諧,為了全社會的安寧,我無怨無悔」。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平凡的從警路上,創造出不平凡的業績,心繫百姓,紮根基層,李焱坤先後被評為曲靖市公安局「十佳社區民警」, 雲南省「第四屆百姓最喜愛的人民警察」提名獎,曲靖市公安機關「珠源鐵警」。面對面服務群眾,李焱坤不愧為基層警營里的鏗鏘玫瑰,不愧為最美基層民警,不愧為黨和人民的忠誠衛士。

來源:曲靖警方發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XE6yeGwBvvf6VcSZYoq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