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高新區首個生活垃圾分類試點落地

2019-12-21     樂居網昆明

11月,昆明高新區首個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小區率先在水逸康橋小區落地。記者走訪發現,水逸康橋小區大部分居民已知道垃圾要分類投放,多數也會嘗試著垃圾分類,但有居民反映目前垃圾分類的末端處理並未完善。

從水逸康橋小區正門進入,就能看到右邊擺放了4個顏色不同的傳統垃圾桶,小區的綠化帶里也立著不少印有垃圾分類宣傳標語的牌子。記者轉了一圈,發現水逸康橋小區一共有4組垃圾分類智能回收系統,大的兩組,小的兩組,居民可以通過刷卡、人臉識別和微信掃碼3種方式進行垃圾投箱。垃圾分類智能回收系統分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廚餘垃圾和有害垃圾四大類,分別推開每個垃圾箱的小窗,可以看見垃圾箱中的垃圾大多數是按分類正確投放的。

小區住戶白先生說,他一直都進行垃圾分類,覺得垃圾分類也挺簡單的,對照著垃圾桶上的標識分別投放就好,每個周末物業和環保公司也會有人在做垃圾分類的宣傳。

「垃圾分類對我來說很難,人老了不太會用手機,只能辦張卡來刷卡投放垃圾;雖然小區物業和環保公司的工作人員都有教過,但還是會忘記,所以經常丟錯。」家住小區8棟的吳女士說。面對傳統的垃圾桶,她可以把所有垃圾一股腦地全扔進去,但是面對智能回收器時,她只能先把垃圾一類一類地分好再分別投放。而呂女士也告訴記者,他們回收的時候又把垃圾擺在一起,所以不僅要分類投放,關鍵的是分類運送處理。

試點實施了一個月,雲南秉馳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的項目總負責人何坤建說:「居民的垃圾分類情況還是蠻不錯的。」該公司根據可回收的垃圾設置了不同的積分,來引導居民做垃圾分類。業主按照昆明市的垃圾分類要求分別投遞,就可以獲得相應積分。目前,正在跟物業對接,爭取用積分抵換水電費和物管費,公司還計劃自建商城供居民用積分兌換商品。

何坤建說,公司每天會來清走垃圾智能回收系統中的「其他垃圾」和「廚餘垃圾」,而可回收的垃圾是看垃圾桶中的垃圾數量來確定每天是否清理。對於居民反映的已分類垃圾混在一起統一拉走的情況,他說目前暫時還不能做到垃圾分開回收處理,只能是運到垃圾中轉站再統一運到垃圾焚燒發電廠焚燒發電。等末端垃圾處理廠建成後,就可以做到分類運送分類處理了。

【購房資訊輕鬆享,快來關注樂居網】

文章來源:春城晚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X8eSJm8BMH2_cNUgV6e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