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詩至,年有所歸

2019-12-22     大觀新聞

明日冬至

冬至是經天文學認證的冬天的起始

也是古老而重要的節日

所謂「至」是達到了極點

陰至而陽,就是冬至

這是一年中夜最長

晝最短的一天

最長的影子也會在這天誕生

攝影/王華

人們迎來一年中最寒冷的天氣

最黑暗的日子也即將過去

破陰釋陽,混沌初分

我們在寒冷里互相取暖

在冬天裡看見春天

攝影/@老兵偉哥


攝影/@老兵偉哥



攝影/@老兵偉哥

古時候,

漂在外地的人到了這個節氣時

都要回家過冬節,

所謂「年終有所歸宿」



攝影/@老兵偉哥


攝影/王華


攝影/@攝影小辛

傍晚五點天就黑了,

晚高峰的馬路上天天天天都在堵,

從交錯的車燈間隙往香爐礁高架橋的遠處看,

清晰地看到大面積的雲,

天際暗藍,

公交車裡人滿為患,

車窗起了霧。


攝影/@攝影小辛


攝影/@旅行和寫詩


攝影/@旅行和寫詩

漂泊的艱辛

只有真切體驗過的人才能懂得

冬至臨,年味近

思鄉的情緒總能在不經意間出現


攝影/王華

中小學學生進入緊張的備考階段

老師和孩子們

要給自己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為這一年做好「歸口」


攝影/王華


攝影/王華


攝影/王華

天時人事日相催

冬至陽生春又來

無論出走多遠

總是我們必返的一個港灣



攝影/@小花他爸

熱氣騰騰的氤氳中,

是源於一份對冬至日的儀式感

在這種特定情形下的「團圓」衝破了身份的壁壘,

不論你是農村家庭還是高幹子弟,

不論你來自北方極寒地區還是沒有雪的南國,

都可以在勉強算是「家宴」的飯桌上找到短暫的歸宿


攝影/泡泡

冬至里最為普遍的風俗

便是吃餃子了

北方有「冬至吃餃子不凍耳朵」的說法

而南方則是吃湯圓

其實,不管吃什麼

都是圖一個節慶和輕鬆

攝影/王華


攝影/王華

豐收時儲存下的體量巨大的作物

讓農人不必焦慮一年中的任何特殊時期

「儲藏」是最基本、最原始的渴望

這是天賜的狂歡時間

自然會上演真摯的慶賀



攝影/王華

平日裹著頭巾的農婦去趕大集置辦新衣,

順便燙個「大波浪」;

男人們聚在一起把酒言歡,

將一年的辛勞「干」盡肚裡,

那些累也就煙消雲散了

用一個節日來狂歡

多麼的順理成章



攝影/王華

大連人喜歡在冬至時節「釀酒」

北方多寒

會造成陽氣不足

所以將酸棗、人參、鹿茸、枸杞、五味子、川牛膝、蛤蚧等

中藥材泡進度數極高的白乾酒里,

成為了寒冬里補益安神、

強身健體的一劑良藥

攝影/王華

入12月下旬,

農民結束了平日裡繁重的農活,

漁民開始收網,

終於可以休息下來

攝影/@老兵偉哥


攝影/@老兵偉哥

又是一年冬至,「候鳥」歸家了

自從2010年東方白鸛首次落戶旅順張家村越冬至今,

每年都會有百餘只東方白鸛回到旅順過冬

這群白色的吉祥鳥給冬天帶來了勃勃生機,

無論是靜立還是飛翔,

東方白鸛的身姿都無比優雅……


攝影/@老兵偉哥


攝影/王華

團聚是冬日裡的溫暖

家人在側即是周全

吃水餃 吃餛飩 祭祀先祖……

在點點滴滴的儀式里

迎接下一個循環

期待圓滿



文字:大觀新聞記者馬云云

攝影:大觀新聞記者王華、@老兵偉哥、@攝影小辛、@旅行和寫詩、@小花他爸

編輯:張強

美編:張強

校對:王濤

責編:李元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X82tKW8BMH2_cNUgxDD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