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8 |三年亞沙、火樹銀花---國科大沙8感悟

2019-07-29     亞沙賽媒體平台

投稿|國科大 郭鄂川(16級MBA)

亞沙之於我最重要的兩個字就是「責任」。相對來說,國科大是個新學校,學校的校友資源、經驗傳承都不夠。我總覺得我們有責任為她做點什麼,以匹配她應有的地位。作為亞沙的老三屆,從沙六到沙八,從小白到領隊,從一無所有到圓夢沙鷗。三年時間,我完成了自我的蛻變,也見證了國科大在校友體育事業上的一步步成長。

猶然記得第一次參加亞沙時的情景,在聽了亞沙賽的宣講之後,被視頻中不斷奔跑的荷爾蒙所感染,我決心要參加。那時還抱著體驗與嘗試的心態,並不敢直接挑戰70km,但意外在我們連A隊都沒有組隊成功,所以我們毫無選擇的都成為了A隊。

那一年讓我體會到了亞沙的殘酷與艱難,也體會到了亞沙的珍貴與美好。我心目中的跑步大神、全馬330選手丁丁第一天跑崩,止不住的嘔吐,鑒於沙漠中有限的醫療條件,隊友老孫決定放棄比賽,陪護他到阿拉善去接受治療。因此也留下遺憾,這份遺憾大家至今未能忘懷,此後的沙七、沙八我們努力想成行,但都未能如願。團隊還剩7個人,為了能夠拿到一個院校成績,我們別無選擇,只得拼盡全力。記得第三天我的腿傷越來越重,已很難跟上全師姐的節奏,當一個人面對沙漠,我才真切的體會到那份孤獨和堅持的不易,疼痛難忍、找不到節奏,無數次想放棄,好在第三天路程短,最終咬牙堅持了下來,但如果是在第二天,我可能就放棄了。隊友才是你最好的裝備,這是我最真切的感受,從那以後,我有了一個信念,就是不要讓任何一位隊員落下。

沙七有著史上最虐亞沙的別稱,無數院校在第一天就折戟,最終僅9所院校獲得沙鷗獎。我在沙六結束後接過領隊的大旗,適逢國科大40周年校慶,同時也是我畢業之年,當這一切與領隊的責任感交織,我內心對沙鷗的渴望到達極限。但我們卻必須重新出發,一切都需要去學習和探索。也正是這樣,我認識到了傳承的重要性,因此在成為領隊之時,我就已經在物色沙八的領隊人選。

在整個沙七的籌備、招募過程中我們付出的巨大的心血。記得那一年喝了很多酒,全是為亞沙喝的。但是意外總是無處不在,在即將出征的最後時刻,3名A隊主力因傷和因事不得不退出,競賽隊形被打亂。這次亞沙只有我和佳寧是老隊員,因此並沒有更多的力量去支持A隊,我把自己安排在最尾,作為最後一道防線。賽前我們並沒有注意到戶外協會手台的老化問題,因此一上賽場就沒了電,淪為了純粹的裝飾品,茫茫沙漠,我沒有辦法知道每個隊員的位置。因此付出了承重的代價。由於訓練不足,很多人的體能都開始出現問題,為了不讓一個人落下,我在沙漠中往返奔跑,最終我還是沒有把所有人帶到終點。

當我到達營區,天已經黑了,我沮喪的找到自己的營區,顧不上吃飯,一個個去清點隊員的情況,發現林大哥還沒有回來。我覺得無比的擔心和自責,直到林大哥出現在營地,我的心才落下來。那天我哭得很傷心,一個是體能在不斷的往返中已經到達極限,另外是失去了爭奪沙鷗的資格。疲憊、無助和委屈,在那一刻繼續亟需一個釋放的窗口。看到等待我的許老師。我再也忍不住,抱著他號啕大哭。今天,我們拿到了沙鷗,我才想起那份難能的珍貴。

遺憾並不一定是壞事,他激勵著我們不斷前行,因為遺憾,曾熙和佳寧將自己的群暱稱改成了「不拿沙鷗不結婚」;因為遺憾,我們不斷的總結、反思和學習。袁豪、我、佳寧、曾熙、福東、曉玲、李侃發起成立了金沙跑團,並自掏腰包湊齊了跑團第一筆運營經費,由袁豪擔任第一任團長;我們開始向北航、北大國發等強隊學習,與北航合開訓練營,以金沙跑團為主體每周組織拉練,組織選拔;我還在學校校友會層面成立了體育愛好者協會,以期待聚集更多的國科大的資源。在沙七的總結會上,許健老師、林師兄和龔師兄、高倩師姐更是帶頭慷慨解囊,現金贊助10萬餘元,我們有個群,叫沙八後援團,這是我們不斷拼搏和進步的底氣。

一切的準備都有條不紊的進行著,但沙八卻差點成為一個驚險局,由於五一假期的調整,很多隊員的日程面臨變更,有幾位隊員無奈退賽,我個人也是有驚無險。但好在以袁豪為首的整個籌委會工作紮實,最終總算保住了AB隊的人數。這一次可以說是我們準備最為充分的一屆,加上龐超,有9位沙七成員加入,基本上都在B隊。大家各司其職,做好了各方面的準備工作。在歡迎晚宴將我們的口號改為了「不拿沙鷗不回京」,所有的人都拿出了拚死一戰的勇氣。

出發之前,還曾幻想過沖沖成績,但一到那片沙漠,這種想法就沒有了。我知道我的責任在哪裡,因為團隊永遠比我個人更重要。我不是唯一有這樣想法的人,福東、佳寧都將大局置於了個人之上,這也是我特別欣賞他們的地方。第一日我帶著李鵬率先到達CP1,然後陪著曉玲一行,將他們帶回終點,全員完賽,我的內心異常的喜悅。當晚我們召開會議,對第二天戰術進行調整,為力保沙鷗,我們將隊伍拆分成兩隊,團隊行動、以穩為主、只求沙鷗。佳寧在前,我殿後,最終我們帶著旭群集體衝線,此刻,我內心的石頭總算落下。而且經過兩天的惡戰,隊員疲乏,傷病增加,我們的一位主力隊員還碰上了生理期。我們再次依據情況對戰術進行調整,所有的老鳥全部集中到隊尾護航。由於手台問題,我一直聯繫不上金木和李璇,只能聽見他們call我,生理期的疼痛打亂了李璇的節奏,他們已經處於隊尾,直到過了CP1我才找到他兩,前方還有7公里,踏上這條路已經無法回頭,我們幾個老鳥迅速集結為他們護航,我們關注著配速和時間,把握著方向,做好了萬不得已將她駕向終點的準備。但是她做到了、曉玲做到了、旭群也做到了。

終於,我們成功了,國科大所有的AB隊隊員全員到達了終點。期待了3年的團體最高榮譽-沙鷗獎終於拿到了。我長長的舒了一口氣,而佳寧哭了。

三年亞沙,火樹銀花,無數人性的光輝在夜空中閃耀。沙漠這種極端環境將人的性格特點凝結、放大,呈現在騰格里的夜空之中。

三年亞沙,我看到了那些人性光點,那些優秀的人,他們善於發現團隊的需求並持之以恆的默默付出。沙七的時候佳寧主動為我撐起了大半邊天。沙八的時候龐超、李鑫掌管後勤,井井有條,沒有一聲怨言。而那些老沙們將團隊置於個人之上,為每一位A隊隊員保駕護航。在騰格里,你會發現意志力的強大,因為傷病、生理期在他面前完全不值一提。沒有人要求你一定要做到什麼,但那股內心的責任感卻在不斷提醒你,我來就是為了團隊的榮譽、國科大的榮譽。

三年亞沙,我從中感動和收穫,我收穫了很多朋友,佳寧、袁豪、曾熙、張波、胖子、福東……,一個個名字,我願意付出一生去結交。此外,還有北航的曉哥、柯神,武大的其望、嚴哥,重大的樂樂、湖大的英娜、南開的仟華……;同時我也收穫了一個好的生活習慣,曾經一個不愛運動的人,慢慢愛上了戶外,倒騰裝備,參加各種賽事,樂此不疲;不光如此,我還收穫了成長,我們開始站在更高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成立金沙跑團、成立國科大校友會體育愛好者協會,從幕後到前台,聚集人氣、整合資源,將自己的所思所想實踐到學校的體育事業中去,將個人成長與學校發展相結合,力爭給校友創造更好的訓練和交流條件,我堅信經過我們的努力,那些為校出征的團隊最終一定能夠取得配得上國科大地位的成績。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Wt-IPmwB8g2yegND_zr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