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山無石不奇,水無石不清,園無石不秀,室無石不雅……」之說,可見石頭不論是在風水抑或是裝點居家中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玩石可不是今人的一時興起,自古以來,就不乏愛石、賞石、頌石、藏石、詠石、畫石乃至痴石、拜石之人。
從魏晉南北朝開始,
歷代的文人雅士幾乎都與奇石
這種大自然鬼斧神工之作,
有著不解之緣。
古代,這是上至帝王將相下至黎民百姓都喜愛的文化藝術珍品,今天它是很多人的一種寄託。
它所營造出的獨特氛圍,
與新中式院落結合之後,
讓人耳目一新。
中式的院落少不了老石器的陳列,
門前的石鼓、石獅;
庭中的長了青苔的石板路;
角落的石桌石凳;
開上蓮花的石槽魚缸等等……
石與水,剛與柔。
在家擺放塊奇石,工作閒暇之時品一杯紅酒,賞一方多彩的石頭,體會下「花如解語還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的意境,不失為一種享受;
有石的元素,
院子就多了古樸厚重的氣場。
一花一木,一磚一石,
親切之外,
似乎又透露著悠然心惠的禪意。
明人文震亨有言,
「石令人古」,
道出石中所蘊藏的幾分興味,
「古」不是簡單的時間概念,
而是文人內心深處
所想見的一種情境和狀態。
千百年來,賞石清心、
賞石怡人、賞石益智、
賞石陶情、賞石長壽……
已成為中華傳統文化
非常寶貴的一部分。
石頭的運用橫跨幾個世紀,
至今風韻猶存,在景觀設計中
仍然極受歡迎。
石材的美觀、耐用性和耐寒性,
隨著時間的推移,
成為了一種永恆力量和希望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