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刷牙的時候,聽見保潔阿姨很小聲地嘟囔了一句「這都酸了。」雖然混著鄉村口音,但短短的一句我還不至於聽錯。
我當時順著聲音方向一瞥,看見阿姨在窗台旁,用背擋著自己,把一個塑料袋裡的碎掉的白饅頭往嘴裡塞。饅頭明顯是被掰開咬過的。
我起得早,當時洗漱間沒多少人,阿姨沒吃一會兒就急忙把袋子紮起來又扔回去。我趕緊把視線又轉回鏡子上,怕她看見有人在看她。當時那一刻特別辛酸。
我之所以會想到阿姨在吃同學丟掉的垃圾,和我多次親眼所見有關。
在教學樓自習時,好多同學吃剩的食物就直接仍在桌面或抽屜里。阿姨們大約晚上九點多來打掃教室,一個負責拖地,一個負責擦黑板桌子,還有一個拿著垃圾簍,負責一排一排桌子彎腰看有沒有垃圾。
每次遇到包裝盒還剩一點的食物,那個阿姨總是會跟其他人感嘆一句「這都不要了」之類的話。之後她不會把食物像廢紙一樣扔進簍里,而是端到教室第一排,背對大家吃一點,或者帶走。
因為同學們都在玩各自手機/學習,阿姨來面前拖地時排桌椅時也常不理會,所以阿姨認為不會有人看到她們吧。
還有一次,我一時興起買了一大排威化(義利那種,幾塊錢一大包),但是自己吃不了幾個。那次就把威化留在那兒了,也是想可能可以給阿姨吃一點。後來我做到旁邊的餐桌上自習(剛到夏天只有食堂開空調),就瞥見兩個阿姨在那裡特別開心的吃著威化聊著天。
我不知道是該開心還是難過,反正心就特別酸,比生吃檸檬還酸。
我想起以前老師和我說,吃不完的東西可以分給同學吃。你分了,有的同學還會嫌棄你把吃剩的給他,有的同學問我是不是不喜歡吃的給他。我有時候也會注意,我分給舍友的零食,直接被扔進垃圾桶里。不喜歡吃的就不吃,就扔掉,這是我們現代人被教育的做法。
於是,我現在會把吃不完的零食,寫上一張便簽,留給阿姨們。便簽上寫清楚我一個人吃不了,分給阿姨們吃,感謝她們的工作。有次我把山楂糕放在阿姨們休息的桌子上,大概半小時後再來看山楂糕就被拿走了,當時我特別開心。阿姨們比我們都更珍惜食物。
現在,保潔阿姨們只有在學校舉辦隨手拍活動,或者送溫暖時會被同學想到,做活動時拍個照宣傳一下。可是,我們有多少人真的關注過他們平時的狀態呢?
保潔阿姨其實是離我們最近的社會底層,我不知道其他學校怎麼樣,寫這篇回答也是希望大家能自己節約點食物,平時上完課隨手把垃圾帶走,遇見她們來你身邊掃地時說一句謝謝(每次我說謝謝,她們都會特別熱情地回應),給她們持續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