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地址:福建 廈門
使用面積:83+22=105㎡
項目花費:47w(不含家電)
設計機構:理居設計
設計收費:200-450元/平米
「奇葩」的戶型雖令人頭痛,
卻也為設計留下了更大的空間。
因此,見到這個帶有閣樓的頂層住宅時,
本案建築學出身的設計師內心其實是暗喜的。
仔細考量了戶主的訴求之後,
設計師將建築美學融入室內空間關係,
重新塑造每一處結構的體量感,
在保留原結構本身有趣性的同時,
刪改掉令人不適的多餘之處,
處處營造「無存在感」的簡約效果
最終創造出一個寧靜、減壓的居家空間。
平面規划上,針對業主主要居住需求,設計師綜合考慮了新布局:
1、將廚房規劃至樓梯下,改為開放式,讓樓梯井看起來是廚房的一部分,既節省空間也能使樓梯實現隱身;
2、原戶型中的餐廳三面都被通道占領,動線混亂、使用感差,改成LKD布局後,一條通道解決主次臥、衛生間、廚房和樓梯的出入動線,減少空間浪費;
3、客廳、主臥陽台都納入室內擴容,主臥借部分空間給主衛實現三分離;
4、次臥可以根據需求實現榻榻米休閒屋&未來長輩照看小孩時休息的臥室&未來兒童房。
對閣樓的改造方案如下:
1、頂層多出來的空間,一半用作閣樓,一半留給客廳增加挑高,並將閣樓層高1.5m以上的部分規劃做樓梯;
2、封閉不可利用的雞肋空間,規劃成多功能室+兩個儲藏區+光、風通道。
在顏色上,屋主傾心經典的黑白灰,
又不希望自家的感覺太冰冷,
於是採用白色打底+黑灰色做線條和色塊,
再輔之以橙色和木色增加溫暖氣息。
除了裝飾畫和地毯,均採用純粹的色面,
從顏色上營造乾淨清新的視覺感。
樓梯、壁掛空調機、小家電、櫃門把手……
從大到小,統統藏起來;
結構上利用柱子和高櫃打造四個立式體塊,
筒射燈的點狀光源、全屋的黑色踢腳線、
各種黑白色塊交錯衝突的面,
種種和諧有趣的設計讓空間更加賞心悅目,
享受空間結構帶來的家的不同觀感變化。
業主不希望入戶能直觀全室,
因此正對入戶門做了頂天立地櫃,
並特意設計了部分陳列格。
一回家就能看到自己喜歡的物品,
也不會感覺擁堵,定會心情變好!
全屋採用中央空調,
客廳的空調機採用壁掛+內嵌形式,
可以縮短吊頂寬度,
為客餐廳背景牆多爭取25cm的面寬。
將客廳陽台原飄窗敲掉,
嵌入沙發,增大客廳面積。
支撐感體塊做成可收納的高櫃,
將設計感與實用度相結合。
電視柜上的彩色玻璃磚作為擺件,
隨便組合就能有不錯的裝飾效果。
站在閣樓俯視,
黑白色圓形地毯極具視覺張力。
廚房挪到樓梯下方,做成開放式,
面積達到了17㎡,再也不覺得擁擠。
設計師藉助建築手法做了有趣的結構設計,
廚房煙道直筒天花板,
可以想像成一根高聳的白色煙囪。
不鏽鋼內陷式踢腳線+作為後褪色的黑色,
加寬客餐廚間走道進深感。
外立面用水泥灰免漆板裝飾,
用黑色界定出吧檯區。
吧檯可以同時用作廚房操作台,
一人做飯時其它人可以在外圍幫忙,
無需兩個人都擠在廚房裡。
AAB(高A=1/2B)式抽屜設計,
確保大小餐具各有處安放,
做好空間區分拿取才會更加方便。
台面結合人體工學,採取高低差設計,
考慮主要使用者男主人的體型身材,
過道寬留足1.3m。
外立面有2處柜子可打開,
一處用於收納休閒零食,
電飯煲藏於吧檯下方的抽拉櫃內,
平時不用就藏起來。
順著吊頂寬度做了餐邊櫃滿足收納,
支撐感體塊同樣做成儲物櫃,
同時把管道隱藏進去。
選用溫潤輕便的木製餐桌,
冬天吃火鍋時,可以挪到廚房與吧檯相連,
把吧檯直接變火鍋備料台。
餐廳位於客廳後方,
屋主可以邊就餐邊看電視。
臥室沿用每一面採用單一色塊的原則,
背景牆採用了屋主喜歡的黑色,
木色則選用了更加穩重的胡桃木,
再用黃銅配件局部提亮,增加精緻感。
衣櫃採用摺疊門設計,
內部是利用率高的宜家衣帽構造。
樓梯口正面對著衛生間門口,
為增加美觀度,增設了一道黑玻璃移門。
衛生間借用了部分主臥空間,
實現了乾濕三分離設計。
空間緊湊,底色採用了單一灰白色,
在馬桶和浴室之間增設一道磨砂玻璃窗,
透光不透明,增加採光的同時保護隱私。
樓梯井成為了廚房的一部分,
漏框造型增加樓梯光線的同時,
也是為了呼應整個空間的三角結構。
斜邊依據人體結構設計成扶手,
人物在框中出現也是一幕有趣的場景。
站在閣樓窗戶向下看,
客餐廚的場景都能盡收眼底。
直接封閉了邊緣不可利用的雞肋空間,
降低裝飾成本,也大大提高了空間體驗感。
主區可以滿足看電影、看球賽、打遊戲,
以及辦公、閱讀等多種需求。
女主人平時喜歡在餐廳辦公,
沙發後方的辦公桌專門給男主人設計,
落地窗使兩個區域視野相通又各自獨立,
互不打擾,各自專注。
斜面空間前幾年不做封閉,
用作未來寶寶爬行玩耍的小地盤。
後期如有更多收納需求,
也可以定製一排矮書櫃做隔斷,
將其當做儲藏間使用。
設計師在閣樓外窗處特意開了兩扇門,
作為光和風的通道,
解決閣樓通風和自然採光問題,
也能使一二層空氣形成對流。
如圖,在不影響建築外立面情況下,
雖然可開窗面積小,也讓出了一些空間,
但採光和通風效果卻得到了很大改善,
獲得了更多的舒適感,還是值得的。
每個人都值得擁有更好的家,
像修剪鮮花一樣去修建生活,
像穿搭服飾一樣去搭配生活,
這樣的家才是我們為之奮鬥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