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貧·脫貧故事」有獎徵文選登 | 忘不了的騎龍頂

2019-09-16     秀美浠水

忘不了的騎龍頂

胡澤光

我在巴河鎮騎龍頂村駐點,開展精準扶貧工作已經三年了,個中酸甜苦辣只有我們自己清楚。

可是,當接到單位的通知,真的要離開朝夕相處了一千多個日日夜夜熟悉的地方時,我的心裡有一種失落,一種離開親人般的失落。腦子裡排山倒海似地向我湧進一群人,一群過去把我當成親人,向我訴說著苦難的人們——

扶貧隊員幫助農戶搬運糧食

二組楊世兵,一位經歷過多重苦難的老人。老伴於2010年因患癌症去世,他親眼看著癌症一步步將老伴拖向死亡。先是腰部惡性腫瘤,手術後發展到右腳上,右腳截肢到膝蓋處。他看著老伴在一種求生的慾望中,活活地折騰了九個月,才不甘心地走了。女兒患有神經纖維瘤,在碗口大時,動過一次手術切除了瘤子。可是,過了不到一年,可惡的瘤子像竹筍般長出來,先是拳頭大,後發展到臉盆大,所有營養都被癌細胞吸收了,女兒死時29歲,整個人瘦成了皮包骨,手腕只有拇指粗細。目前兒媳患有再生障礙性貧血,長年需要人照料生活,不得不長住在娘家,由其父母照料。兒子在外打工的收入,每年只夠兒媳輸血,幫助其維持生命。近七十歲的楊世兵,和在茅江港讀小學三年級的孫子,相依為命。孫子很懂事,看著其他的孩子有零花錢,他也想有,和爺爺商量,說,爺爺,別人身上零花錢一抽就是十幾一二十塊錢,我只想三天要一塊錢。好不好?

每每說到這些,楊世兵都會抹著眼淚,以至讓我也忍不住陪著他落淚……在騎龍頂村,像楊世兵這樣苦難的人家還有幾家,大都是被病魔拖住,導致貧窮,需要政府和社會共同幫助。

我們在騎龍頂村搞精準扶貧,住的時間久了,人都熟悉了,相互之間也開玩笑。更多的時候,是鄉親們給我們生活方面的關心。

扶貧工作隊參加村組幹部會

我們住宿的新村部後面有戶人家,男的因為長得胖,肉頭肉腦,我們笑稱他為肉頭。女人是聾啞人,但很聰明,每次見了我們,都會向我們伸出大拇指。他家種了不少的田地,秋天的時候,因為田地種得多,人又十分節儉,捨不得用機械收割水稻,便把新村部的水泥廣場當成他家的稻場。

初秋的時候,暑熱毫無減弱的跡象,夫妻二人起早貪黑地在水泥廣場上忙碌。早上我們還沒有起床,外面就響起他們夫妻二人勞作的聲音,或揚場或鋪曬。

天黑了,我們會主動給他們打開村部所有能照亮水泥廣場的燈光,直到他們忙完了,男人喊一聲,龔書記,關燈了。有時候我們故意逗他,說,龔書記不在。他便依據聲音判斷後,喊道,胡主任在啊?麻煩你把燈關了。

很多的時候,我們看著他們夫妻倆滿身濕漉漉地忙碌,連喝口水的工夫都沒有,我們會給他們送一碗涼好的開水。他們人手不夠的時候,我們也會出手幫他們搬運糧包。我們做的點點滴滴,他們都記住了,記住了滴水之恩。有什麼好吃的,他們會送給我們嘗嘗,一定要看著我們吃下去,才會一臉地笑著回家。

扶貧隊員幫助貧困戶打稻揚場

五組的江漢安,是一位有嚴重耳疾的殘疾人,最大功率的助聽器都幫助不了他識別這個世界的聲音。他是我的包保對象戶,我和他的交流一是面對面地進行紙上交流,二是微信交流,他有什麼事兒喜歡告訴我。

沒想到,忽然有一個周末的晚上,我正準備上床睡覺時,手機「叮噹」一聲,我打開微信,是江漢安來的信息。開頭沒有穿衣戴帽的客套,當頭一句,他問,你能告訴我分管扶貧工作的縣領導的電話號碼嗎?

我一驚,這事兒非同小可,既然要縣領導的聯繫方式,自然是有重大事情要向縣領導反映。可是此前我從沒發現他有什麼怨言和不滿,這重大事情從何而來?

儘管我心裡急,但語氣還得平和地面對他。我問,有什麼事嗎?我發出問話後,大氣兒都不敢出地靜靜地等著他的回覆。可是螢幕上沒有絲毫的動靜。我又補了一條信息,說,對不起,我沒有分管扶貧工作的縣領導的聯繫方式,有什麼事能告訴我嗎?

這次螢幕上很快跳出一條信息,說,我雖說是個殘疾人,但我有政治頭腦。我一看,急眼了,這是不打算和我對話的意思了。我急忙在螢幕上快速打出一句話,說,我知道,我們的工作有很多地方做得還不夠好,請你們原諒。對方突然冒出一句,說,我們村貧困戶精準識別不精不准。過了一會兒,他又補了一句,說,算了,你們下來扶貧也不容易,你們認真,村幹部不配合也沒辦法。

我看了這句話,覺得心裡有點被理解的溫暖,但也不是他所說的那種情況。儘管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之間難免會有點小矛盾和小分歧,但都能相互理解和理性地解決矛盾和分歧。

話題進行到這兒,我鬆了一口氣,但我不敢大意,話題必須繼續進行。我說,謝謝你對我們扶貧工作隊工作的理解、支持和肯定,希望你多提寶貴意見。

通過一個多小時的溝通,我基本了解了他反映的情況。其實,他反映的情況和問題,已屬過時消息,我們早就進行了糾正和處理,已經不是問題的問題了。但他這種關心精準扶貧工作的熱情,值得我們肯定和支持。

扶貧隊在2組召開院子會

騎龍頂人熱情好客,用春茶夏瓜招待好人好客。尤其盛夏,騎龍頂家家戶戶都種有西瓜,我們走訪的時候,每走一家,必是又紅又沙的西瓜擺出來招待我們。三年的精準扶貧工作,讓我在騎龍頂結識了不少朋友,以至於我離開騎龍頂三個月後的七月盛夏,居然有人還記著我,托扶貧工作隊給我捎來了一個大西瓜,說是我人走了,但瓜不能不吃,讓我無論如何要嘗嘗鮮。

這是朋友在提醒我,別忘了騎龍頂,別忘了還有四十多戶精準扶貧對象戶需要我們的關心、關愛和扶助。我們能忘嗎?我們忘得了嗎?

「我的扶貧脫貧故事」徵文活動

「我的扶貧·脫貧故事」徵文活動由浠水縣委宣傳部、浠水縣精準脫貧攻堅戰指揮部辦公室和浠水縣融媒體中心聯合舉辦,目的是全面反映廣大扶貧工作者堅守崗位、紮根基層、心繫群眾、致力脫貧的生動實踐,展示廣大貧困群眾立足現實、自強不息、擺脫貧困的奮鬥風采,激勵廣大扶貧幹部擔當作為,激發廣大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進一步凝聚彙集打贏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攻堅戰的強大動力。

徵集郵箱:[email protected]

徵集內容:省市縣駐村工作隊成員致力脫貧攻堅的故事;全縣幫扶單位和幹部職工、鎮村幹部致力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故事;社會愛心企業、愛心團體、愛心人士致力扶貧濟困的故事;貧困戶自強不息、脫貧致富的故事。

來源:浠水縣融媒體中心 圖文:胡澤光

直播預告

1、9月17日上午9:30,浠水縣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職能職責將走進《行風熱線》直播間,以直播的形式為市民們答疑解惑。浠水縣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主要職責:牽頭「放管服」改革的統籌謀劃和協調督辦;推進「一網、一門、一次」改革;指導監督全縣政務公開,統籌政府網站、政務新媒體建設;負責縣級「12345」熱線平台運行,規範監管公共資源交易平台及市場主體行為等。

互動方式:1、撥打熱線電話0713- 42858662、在直播間互動區留言。

2、9月20日20:00,《普法大開獎》,答題領獎。

參與方式:撥打直播熱線電話0713-4296189,或者在直播間搶答參與。

「我的扶貧脫貧故事」徵文活動開始啦

榜樣!鄒倩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實錄看這裡!

這十個農村景象已逐漸消失,第一個是啥?

如果回到母校,你最想去看看哪裡?

兩千多字!這個浠水人寫賦慶祝母校華誕

黃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實施方案印發

浠水特色美食大集合!中秋佳節吃起來!

一隅之地到現代新城,看浠水縣城滄桑巨變!

厲害了!浠水縣在黃岡市連續獲獎!

嫁到浠水的湘妹子,自媒體上講農村「故事」

編審:黃習文 郭斯 編輯:春霖 韓菁 周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Wb84QG0BJleJMoPM6Wy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