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這是一個新舊文明碰撞的時代;當下這是個新舊思想觀念碰撞的時代;當下還是個城鄉融合過程中的尷尬時代。
這是個真實故事,前幾天,碰見鄰村一個遠親表嫂,雖然親戚關係有點遠了,但因和表嫂的老公遠親表哥是初中同學,表嫂在我們上一年級讀書。因為從小就認識的緣故,雖然親戚遠了,但人關係不遠。
我說,表嫂表哥,你們倆真是好命呀!倆閨女一個兒子。大閨女嫁在本村,閨女女婿跟兒子一樣,二閨女在縣城,也只有幾十里路。尤其俺這個表侄真有出息,上了重本還上了研究生,娶的媳婦也是研究生,都在省城機關工作,在村裡,這讓多少人羨慕啊!
提表嫂兩個閨女時候,表嫂喜形於色。可當我夸表嫂兒子的時候,表嫂的臉一下耷拉了下來。表嫂嘆息一聲:兄弟,你不是外人,俺就跟你說說吧!這在肚裡憋了倆月了,沒個人說說。
就跟表嫂坐在路邊田埂上。
表嫂說,兒媳婦為她添了個孫子,這當奶奶的高興得光想蹦起來,在村裡逢人就諞。俺想這要去省城看看孫子拿什麼呢!城裡現在啥也不缺。
俺先在村後那個柴雞場預定了100個柴雞蛋,這多了沒法拿。市裡的柴雞蛋多是假貨,咱家這柴雞蛋可是真的呀!
這當奶奶,要跟小孫子準備幾套小衣服吧!俺帶著老花鏡,連夜做了三套小衣服,小棉襖,開襠褲,都是純棉,小棉襖棉褲里套的都是新棉絮。還做了兩個小鋪底(褥子),都是純棉的。
做的時候,你表哥還說俺,你做那些幹啥,省城裡啥沒賣的?俺說,省城裡賣的再好看,可都不是純棉的,再說,這是俺當奶奶的對小孫子的感情,你個大男人知道啥?
這是兒子結婚後,俺第一次去省城兒子家。你還記著吧!結婚典禮時,是在咱家裡走了個過場,咱這個年齡了,還不知道麼?城裡的姑娘跟村裡不一樣,咱一個鄉下人,城裡的媳婦不一定喜歡咱,所以,兒子結婚三年了,說讓俺到省城玩,俺沒去。
你知道麼?兄弟。說著,表嫂眼裡就擠出了淚水。表嫂說,俺去了一個星期,壓根就沒進兒子的家門,俺在旅館整整住了7天。
兒子兒媳下午下班了,來旅館看俺一眼,慌裡慌張就走了。兒子兒媳說,要在飯店為孫子辦100天,俺讓兒媳拿走小棉襖小棉褲小鋪底,兒媳說,不慌。俺說,那你們先把這雞蛋拿走,這雞蛋是村裡柴雞下的,營養高。
兒媳把柴雞蛋拿走了。你知道一個人在旅館住著多煩心麼,俺真想回來,可不見見小孫子,俺這當了奶奶的人心撂不下來。想想,有啥委屈的,兒媳可能是嫌咱鄉下人吧!不讓咱去家裡住,咱就在賓館住著,也要等到孫子辦了一百天,再回去。
去省城時,讓你哥跟俺一起來,他說不來,他說,你一個老婆子到兒子家裡隨便個地方就住下了,俺一個公公到兒子家住著不方便。我打電話就沒敢告訴你哥說俺在旅館住,到現在俺也沒說,說俺在旅館住了7天,你表哥那脾氣,還不暴跳如雷?
孫子辦滿月那天,飯店裡十來桌。等人的時候,俺趁機強從親家懷裡奪過來小孫子,看見白胖的肉嘟嘟的小孫子,俺住旅館的委屈全部消了。
可當人來齊後,親家抱著俺孫子向來賓諞,都連俺是誰也不知道,俺這親奶奶就像個多餘人,誰也不認識。兒子告訴來賓說,這是俺媽。可那麼來賓都是捧場的,都盯著抱小孩的親家塞紅包,你說看著這場景,傷心不傷心?
俺光想,不吃飯,打張車票回來,可這樣做,時候,兒子因為俺再和兒媳鬧彆扭?你知道孫子辦滿月那頓飯是多長時間。
熬到席散人走,俺說兒子,俺回咱家了,這馬上就要收棒子了。兒媳親家都說,再住幾天吧!兄弟,說心裡話,若兒子兒媳需要俺在他家看孫子,幾畝棒子不掰也不值幾個錢。可咱看人家壓根就不需要咱個鄉下老太婆。
兒子從網上幫我買了一張車票,在旅館拾掇行李,我讓兒子把小棉襖棉褲鋪底拿回去,兒子要拿,兒媳婦阻止不讓拿,說,家裡啥都不缺,你還是拿回去吧!
當奶奶的興沖衝來省城看完小孫子,來時拿的一包小衣服,怎麼再拿回去?回來你個見了怎麼解釋?
到進站口,俺把包小衣服的包扔在站口外,自己進站。俺想,兒媳可能是嫌棄俺老太婆做的這些小衣服髒,沒消毒,有細節吧!
扔到進站口,俺也不能朝回拿。拿回村,你哥生氣暴跳如雷,還讓街坊鄰居當笑話說,這話能傳幾輩子……
我說,老表嫂,咱啥也別多想了,這也算城鄉差別吧!不管咋說,有了孫子,證明咱家的香火不斷,咱老了,不就是為這個高興麼?
我說,老表嫂,你沒聽說,我們村有個奶奶嘴裡爵爵,對嘴喂小孫子,讓兒媳看見後,扇了婆婆兩耳光的事情麼?
表嫂說,聽說了。
望著表嫂餘氣未消,我想一農村娃子上到研究生畢業,不算幼兒園,小學六年,初高中六年,大學四年,研究生兩年,整整18年呀!
人生有幾個18年?我不能說表嫂的兒子讀書多了,就忘了本。在咱中國這個講人倫的社會裡,爺爺奶奶也有看望孫子的權力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