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診上很多患者因為輕微外傷或大量活動後,引起某個部位疼痛,經過多項檢查均未發現明顯異常。最後進行了核磁共振檢查,報告提示:**部位
患者一看,骨髓水腫?啥意思?是骨髓腫了嗎?只聽說過軟組織水腫,沒聽說過骨髓也能腫!能治療好嗎?需要多長時間?
骨髓水腫這個名詞,是隨著磁共振成像(MRI)技術的應用而出現的,也就是說,只有在MRI檢查中才能發現這種現象。病變區在MRI的T2WI壓脂像上白,在T1WI上黑,與軟組織水腫的影像學改變相似,故稱為骨髓水腫。
其他影像檢查不能夠發現或診斷骨髓水腫(包括X線片、CT、超聲等)。「骨髓水腫」並不是獨立的疾病,只是某些疾病中的表現之一或某一階段。就像關節腔積液不是一個獨立疾病一樣。外傷造成的骨髓水腫通常稱為骨挫傷或隱匿性骨折,這是由於骨小梁的微骨折,引起局部的出血水腫和局部微細結構的改變。
骨髓水腫見於哪些疾病?
骨髓水腫可見於:
1、骨感染性疾病:如骨髓炎、結核;
2、骨關節外傷:特別是X光片無明顯骨折的挫傷;
3、腫瘤,轉移性病變更明顯;
4、骨的缺血性疾病:如股骨頭壞死、距骨壞死;
5、骨關節免疫性疾病:最常見的是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等;
6、退行性骨關節病;血液系統的疾病:白血病,骨髓瘤等;
7、其他:中毒性骨病,如鎘中毒等造成骨溶解而伴骨髓水腫;痛風性關節病等。
骨髓水腫怎麼辦?
MRI是目前診斷、評價骨髓水腫的最佳手段。疼痛的程度與骨髓水腫的嚴重程度相一致,隨著MRI骨髓水腫嚴重程度的減退,患者的疼痛的程度也相應減輕。發現骨髓水腫,首先應查明病因,積極治療原發病。
對於外傷性骨髓水腫,累及負重肢體部位應充分臥床休息,避免關節負重,休息時間要足夠長(骨髓水腫一般會在六個月左右才能消退,疼痛持續可能達3-6個月,甚至更長),必要時口服非甾體類抗炎止痛藥物,輔以局部理療,針灸、烤電,超短波等。中藥外敷效果也不錯。對於椎體骨質疏鬆壓縮性骨折引起的骨髓水腫,可行椎體成形術,止痛效果良好。
「 骨髓水腫」並不是真正的骨髓「腫」了,只表示局部含水量增加,局部有病變。一旦發現,應按醫生囑咐積極正確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