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三大營養趨勢:老年健康、乳製品創新、精準營養


圖片來源:pixabay


消費者已經越來越意識到什麼對他們的健康最有利,對清潔標籤、天然健康的食品需求更加迫切。來自帝斯曼、nutritioninsight的食品行業專家討論了市場的當前和即將到來的營養趨勢,認為老年健康、乳製品創新和精準營養是目前最重要的三大趨勢。

1、老年健康


全球人口快速增長的同時,人類的預期壽命也在不斷提高。老齡化人口比例的增長,促使人們意識到老年營養和疾病預防的重要性,尤其是骨骼健康、心血管健康和眼部健康這三大老年消費者比較突出的健康問題。

圖片來源:pixabay


骨骼健康

骨骼健康是個「大概念」,指的是整個骨骼系統的健康,包括骨、軟骨、關節、肌腱、韌帶等。在中國乃至世界其他地區,隨著老齡化程度的加劇,最常見的骨骼健康問題莫過於骨質疏鬆以及骨關節炎。

針對骨質疏鬆,可以補充鈣、維生素D、維生素K、膠原蛋白、骨碎補、淫羊藿等成分;針對骨關節炎,可以補充膠原蛋白、軟骨素、氨基葡萄糖、透明質酸鈉等成分。

眼部健康

白內障、青光眼往往是老人眼部健康最常見的問題,而年齡相關性黃斑病變在消費者中認知度卻不夠,在中國,2017年有400萬人患有老年性黃斑病變,已然成為了影響老年人眼部健康的重要原因。

玉米黃質和葉黃素是緩解和預防年齡相關性黃斑病變的重要成分,玉米黃質和葉黃素都是眼睛黃斑部位的組成成分,玉米黃質集中在中心凹視錐細胞更集中的區域,葉黃素集中在中心凹周圍視杆細胞更集中的區域,二者互相補充,可以過濾有害藍光和保護眼睛免受氧化壓力和自由基損傷,減少黃斑損傷。

另一種天然類胡蘿蔔素——蝦青素,被證明也具有改善視力的作用。自2011年至2016年期間,Innova追蹤到有關蝦青素眼部健康的新產品發布數量增加了四倍,這說明天然蝦青素作為這個蓬勃發展的市場的一個關鍵成分,正在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心血管健康

心血管疾病亦是老年人最常見的健康問題,其誘因主要來自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以及血小板凝結。合理膳食和正確的生活方式是心血管防控最有效的方式,而天然功能性原料和成分應用於日常飲食中已逐漸被科學界和公眾認可。

黃酮及其衍生物(大豆異黃酮、花青素)、類胡蘿蔔素(葉黃素、蝦青素、番茄紅素)、多不飽和脂肪酸(α-亞麻酸、EPA、DHA)、多酚類(白藜蘆醇、薑黃素)、輔酶Q10等成分都對心血管健康有著很大的作用。

2、精準營養


精準營養也叫個性化營養干預,是指以個人基因組信息為基礎,結合蛋白質組、代謝組等相關內環境信息,為普通人群或亞健康人群量身設計出最佳營養方案,以期達到更精準的一門定製營養健康模式。據估計,精準營養的市場到2025年將達到115億美元。

精準營養干預的實施離不開對個體的遺傳代謝、生理狀態、生活方式等指標精準化衡量,發展精確的檢測技術,包括基因組測序、分子標記物、血液指標測試(血漿、血清、紅細胞等)、組織水平營養狀態的監測,是精準營養干預的前提與基礎。便攜靈敏的檢測儀器、圖形語音識別、可穿戴設備等新技術的研發,可收集一切與個體體徵相關的數據信息,建立個體的「健康營養數字檔案」。

對上述數據結合現代營養組學進行系統分析、應用算法開發、建立評價標準模型是精準營養的關鍵步驟。其中涵蓋了蛋白質組學、基因組學、微生物組學和代謝組學等多種基礎理論研究與大數據分析、算法應用相結合。通過雲計算、大數據的應用開發,由精準營養衍生的生物信息必將把實體人映射為「全息數字人」,將人體的健康營養映射為「營養代謝數字模型」。

雀巢已經開展了幾年的「雀巢健康大使」計劃。該計劃將DNA和血液測試與Instagram類組件相結合,推薦特殊配方的補充劑。用戶發送他們的食物照片,並在人工智慧(AI)的幫助下,消費者使用營養豐富的茶或冰沙的處方膠囊,與雀巢Nespresso咖啡機中使用的非常相似。它在日本已有100,000名用戶。

佳得樂也正在通過個性化的運動保濕進入遊戲。使用晶片功能的皮膚貼片,專業級Gx「智能」瓶測量和跟蹤運動員的水分(包括汗水),以提供恰當的燃料和營養。

3、乳製品創新


乳製品也可能是一些過敏原的來源,這推動了無乳糖乳製品市場。帝斯曼乳製品業務總監Nicolas Touillon表示,無乳糖乳製品市場正在快速增長。「鑒於乳製品市場的快速增長,無乳糖乳製品生產商很容易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因為腸胃敏感的人群認為無乳糖產品更加健康安全。」Touillon指出。特別是在醫學營養中,許多疾病和藥物會導致暫時或慢性的乳糖不耐受,因此需要提供高蛋白、無乳糖、乳清為主的乳製品。

圖片來源:pixabay


另外,植物基代乳也開始活躍於全球市場,Innova 的市場調查數據顯示,2016年,代乳飲料占全球乳品上市量的7%,高於2015年的6%。在近5年內,全球代乳產品的數量增加了一倍多。在這些產品中,超過一半的產品被定位為無乳糖,接近40%的產品為純素食產品,約四分之一的產品為非轉基因產品。在2012-2016年期間,代乳產品的復合年增長率達到了20%。

為了推陳出新,市場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非大豆植物替代品,如大米、燕麥、大麥等穀物,以及扁桃仁、榛子、夏威夷果等堅果,還有一些不同尋常的選擇,比如火麻籽和亞麻籽,甚至大麻。(文/健康原料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