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媒體報道製造業搬離深圳的消息不絕於耳,搬遷主體甚至從低端的落後產能逐漸蔓延至先進位造業,尤其是一些大中型企業。這一現象引發了許多人對深圳產業「空心化」、產業鏈「斷鏈」的隱憂。深圳工業當下狀況如何?如何推進位造業融合發展?這無疑考驗政府與市場博弈的智慧,更考驗政府對深圳經濟規劃的遠見和決心。
深圳市工信部門最新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近年來,深圳堅定不移發展製造業,始終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著力優化營商環境,製造業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
產業規模位居全國前列
結構效益持續優化提升
2017年、2018年,深圳工業增加值連續兩年位居全國大中城市首位,2018年成為全國唯一一個工業增加值過9000億元的城市(9254億元),工業增加值對GDP增長貢獻達44.7%。
2019年前三季度,深圳先進位造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71.4%;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66%;規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18.5%,分別高於全國(-2.1%)和全省(3%)20.6個和15.5個百分點。
在工業發展規模不斷壯大的同時,深圳也是全國萬元GDP水耗、能耗最低的大城市,2018年萬元GDP能耗、水耗分別下降4.2%、6.66%。
創新能力顯著提升
產業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
2018年全社會研發投入超過1000億元,R&D經費占GDP的比重約4.2%,相當於韓國、以色列等創新先進地區水平。PCT國際專利申請量連續15年居全國大中城市第一,2019年前三季度申請量1.1萬件,約占全國申請量30%;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總數突破1.7萬家;累計建成各類創新載體2257家,其中企業技術中心308家,工程中心295家。
獲批創建國家人工智慧創新應用先導區、16個國家工業強基工程項目和未來通信高端器件、高性能醫療器械等4個廣東省製造業創新中心。其中,未來通信高端器件有望升級為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
深圳在5G技術、石墨烯、太赫茲晶片、新能源汽車、柔性顯示等領域的創新能力已走向世界創新前沿,特別是深圳5G技術實踐和應用落地在全球大城市中居於前列,超過一半的中國5G技術研發及創新應用「第一」出自深圳。服裝、鐘錶等5大產業集群成為全國產業集群區域品牌建設試點區。
產業配套逐步完善
製造業向集群化發展
通過產業鏈「強鏈、補鏈」,現已在通信、汽車電子、計算機及外圍設備、消費類電子、光電、儀器儀表等領域形成了完整且高效的產業鏈條,全市形成了以電子信息製造業為核心,機械裝備、優勢傳統產業、電力和石油開採業為輔的五大行業板塊,合計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超90%。
其中,電子信息製造業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接近60%,是我市工業的第一支柱產業,電子信息製造業整體營收規模約為全國的六分之一。
規劃建設龍崗阿波羅、南山留仙洞等15個新興產業集聚區,到2020年培育2-3個千億級產業集群和若干個百億級產業集群。新一代信息通信產業集群獲批在全國率先開展世界級先進位造業產業集群培育試點(全國共3個),新一代信息通信、先進電池材料集群進入國家級先進位造業集群競賽決賽(全國共25個)。
企業梯隊良性發展 競爭力持續提升
深圳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超過9000家,居於全國前列,4家工業集團產值破千億,40家工業法人企業產值破百億,2018年全國電子信息百強企業中深圳企業22家。
華為、中興、比亞迪、邁瑞、華星光電、大疆等已發展成為國內甚至全球相關行業的龍頭骨幹企業,形成了華為、騰訊等世界500強企業,比亞迪、創維、研祥等中國500強企業,以及大疆、優必選、雲天勵飛等眾多創新型企業為代表的雁陣型企業梯隊。
深圳的通信基站、交換機、彩電、機頂盒、手機、無人機等工業產品產量居全國乃至全球前列,如彩電產量約占全國五分之一,手機產量約占全國的六分之一,消費級無人機占全球65%以上的市場份額。
深南電路的功放類金屬基印製電路板、海能達的對講機等10個產品獲評國家製造業單項冠軍產品。
產業空間有力保障
發展環境向一流邁進
出台工業區塊線管理辦法,劃定270平方公里工業區塊控制線,嚴控「工改居」、「工改商」和「工改M0」。
深圳本月將舉辦全球招商大會,集中推出30平方公里產業用地以及相應配套政策,面向全球優秀企業進行推介。
推出「四個千億」政策,其中減負降成本1000億元以上。2019年前三季度,全市共為企業減負約1291.7億元,其中,減免稅費894.1億元,降低用電成本40億元。
著力推動產業全面合作開放
全力推動大灣區製造業融合發展
充分利用大灣區完整產業鏈配套,推動電子信息、汽車、電氣、機械設備等優勢製造業集聚發展,打造以深圳、東莞為核心的具有全球影響力和競爭力的電子信息等世界級先進位造業產業集群。
加強與大灣區城市間產業對接,共同推動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大力推進位造業轉型升級和優化發展。
充分發揮高交會、電子信息博覽會、國際智能裝備產業博覽會、國際工業設計大展等系列展會活動的平台作用,有力促進國內外優質資源集聚共享。
深圳工業占GDP比重接近40%,對全市經濟持續穩定發展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具有重要支撐作用,抓好工業尤其是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下一步,深圳將搶抓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和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雙區驅動」的重大歷史機遇,堅定不移發展製造業,力爭製造業增加值占GDP比重、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保持在一定合理區間。
孟晚舟的這一年
數字政府建設 深圳如何邁向「世界一流」?
冷空氣終於到位了!深圳本周可能迎來今年入秋最低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WTi0yG4BMH2_cNUgMNk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