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餘件科技創新作品在我市第十七屆科技創新大賽中亮相

2019-12-03     靈武市廣播電視台

11月29日,靈武市第十七屆科技創新大賽暨機器人比賽在市九小舉行,在為我市廣大青少年提供科技創新才能展示、交流、競技平台的同時,也為我市選拔優秀科技作品提供了渠道。

據了解,本次比賽共徵集到來自全市各學校的科幻畫700幅、科技DV11件、科技輔導員項目70件、青少年實踐活動27件及青少年科技創新項目193件,涉及生命科學、環境科學、物理與天文學、微生物學和社會科學等領域。參賽學生通過作品功能介紹、現場演示、互動提問等環節,與評委專家進行深入交流,獲取專業性意見和建議。

在比賽現場記者看到,參賽的科幻畫作品運用了水彩、油畫、彩鉛、蠟筆等美術渲染方式,充分展現出我市廣大青少年所具有的豐富想像力和不斷創新的探索精神。

同時展出的青少年科技創新項目包羅萬象,既有無人機、科技生態園、新型高架橋、磁力發電機組等高科技設計作品,也有活動人字梯、特殊三角畫圖器、巧妙小工具等輔助人們提高工作、學習效率的作品。一個個蘊含著奇思妙想的作品讓旁觀者眼前一亮,不禁為小作者們善用科技改變生活的能力而讚嘆。

市第二中學學生張羽涵說:「隨著社會的發展,經濟發達了,人多車自然也就多,所以我們就設計了這架新型的立交橋。它主要分為三層,上層是環形道路,中層和下層是直行通道,上層負責拐彎,中下層負責直行。這架橋最大的好處就是車輛和行人是相隔的,互不影響。整個道路不僅四通八達,而且也可以節約成本,減少占地面積。我們是利用周六、周天的空閒時間去完成這架橋的製作的。」

比賽展出的作品中還有青少年實踐活動和科技輔導員項目,優秀的科教製作方案為我市開展科技創新課程提供了經驗,對推廣優質科技創新課程、培養學生科技創新素養具有重要意義。

市大泉回民小學學生楊鑫宇說:「我今天帶來的科技創作是全地形消防車。它的工作原理就是用遙控器發送指令,指令傳輸到輪子與噴頭,讓他們開始工作,可以跨越障礙物,也可以在任何環境下或比較複雜的地方進行滅火作業。」

機器人比賽則設置了機器人普及賽、機器人創意賽、WER工程創新賽三個項目,不僅提升了我市廣大青少年創意編程和機器人操作能力,還培養了他們的科學思維模式,為今後的學習奠定了良好基礎。

近年來,市教體局高度重視青少年科技創新工作,始終將培養青少年科技創新能力作為重點工作來抓,通過開展小發明家校本課程、設立科技創新專職教師、組建發明興趣小組等方式,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精心組織參與各項科技創新賽事,在全區、全國多項賽事中屢獲佳績;全面推進科技教育進校園等活動,培養青少年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利用科技宣傳周、科技節等時機,開展小發明、小製作、小實驗、小手工、小論文等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科技創新活動,為全市青少年搭建科技創新才能展示、交流平台,點亮孩子們的發明夢想。

記者:王思睿 陳銳

本期編輯:彭雅茹

責任編輯:尤立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WT-EzG4BMH2_cNUgxKt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