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陽參,見過嗎?能補腎陽,益氣血,健脾胃
還陽參
來源產地
為菊科植物滇川還陽參、驢打滾兒草和長莖還陽參的全草或根。夏、秋季采全草,秋季采根,洗凈,鮮用或曬乾。
生於高山坡開曠的石隙中。和于山坡、山谷或路旁。分布於四川及雲南、東北、華北及西藏、廣東、廣西、雲南、西藏等地。
性味功效
《中藥大辭典》
性溫平,味甘。補腎陽,益氣血,健脾胃。治性神經衰弱,婦人宮冷不孕,白帶漏下,頭暈耳鳴,心慌怔忡,小兒消化及營養不良。
《中華本草》
止咳平喘;健脾消食;補腎壯陽。主支氣管炎;肺結核;小兒疳積;乳澎不足
《中藥大辭典》
苦,微寒。益氣,止嗽平喘,清熱降火。治支氣管炎、肺結核。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或入膏、丸。外用:適量,熬膏塗敷。
原形態
多年生草本。莖上部或中部以上分枝。基部莖生葉鱗片狀或線狀鑽形;中部葉線形,長3-8厘米,堅硬,全緣,反卷,兩面無毛,無柄。頭狀花序直立,排成傘房狀花序;總苞圓柱狀或鍾狀,長8-9毫米,總苞片4層,背面被白色蛛絲狀毛或無毛,外層線形或披針形,長達3毫米,內層披針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7-9毫米,邊緣白色膜質,內面無毛。舌狀小花黃色,花冠管外面無毛。瘦果紡錘形,長4毫米,黑褐色,無喙,有10-16條縱肋,肋上疏被刺毛;冠毛白色。花果期4-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