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秦州區玉泉鎮五里舖中心小學教師辛成海

2019-12-10     天天天水網

即使風雨交加 也要奮力前行

——記秦州區玉泉鎮五里舖中心小學教師辛成海

記者 余碧波

今年43歲的辛成海是秦州區玉泉鎮五里舖中心小學教師。他懷著對教育教學工作無比的熱愛,辛勤耕耘在教書育人第一線;揣著對父母家人無盡的責任,全力支撐著家庭的幸福。他用無私的雙手,托起了一家人的生活;他用雙肩,挑起了作為教師教書育人的責任。

辛成海的父親是在當了半輩子民辦教師後才轉正的一位普通教師,母親是一名家庭婦女,他上有一個哥哥和三個姐姐,哥哥兩歲時患小兒麻痹症落下病根,下有一個弟弟,辛成海的童年是在清苦與艱辛中度過。1991年,好學的他考入天水市第一師範學校,終於為家庭帶來了一線希望。

但是不幸卻在悄無聲息中降臨。1994年的一天,辛成海的母親中風臥病在床無人照顧,弟弟為了養家輟學外出打工,20歲的他在師範學校讀書,離家40多公里,父親在村學一邊教書,一邊照料母親。辛成海心急如焚,既因弟弟為了養家輟學外出打工而愧疚,也為父親日夜勞累而擔心,懂事的他只能在每周五下午放學後趕車到鎮上,再在夜色茫茫中步行10里山路趕回家,幫父親做些家務,照顧患病的母親,為母親換洗衣物,做父親落下的農活。1995年7月,辛成海畢業後義不容辭地選擇回家鄉工作,被分配到秦州區牡丹中心小學任教,在教學的同時,他繼續承擔起了照顧父母的重任,每天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既要忙家務,又要忙教學,日子在忙碌中延續……

2007年,辛成海的父親覺得身體不適,經醫院確診患糖尿病並已出現併發症。從此,辛成海過起了學校、家庭、醫院三點一線的生活,在學校,他兢兢業業、勤勤懇懇,用微笑面對每個孩子;回到家,他精心照顧父母;周末,他騎著摩托奔波在家與醫院的路上為父母親取藥,在酷熱的夏天,他在山路上奔跑,在寒冷的冬天,他仍然騎在摩托車上,雙手凍得瑟瑟發抖,寒來暑往,幾年間,他一直在暮色與黎明中奔跑。但家庭的災難並沒有因此停歇,在此期間,他的弟弟時常感覺身體疲乏,去醫院檢查後確診為早期肝硬化,他瞞著父母,不僅拿出自己的工資並四處借錢為弟弟看病,但2010年,33歲的弟弟還是病重去世,留下兩個年幼的孩子,他當自己的孩子一樣照顧著。

「無論什麼來臨,生活總得面對」。這是辛成海的座右銘,也是支撐他走過風風雨雨的精神食糧。在短短几年的時間裡,他相繼失去了弟弟、母親、岳父三位親人,但他愛心不斷,時至今天,他依然贍養著父親,關愛著他的殘疾兄嫂,照顧著年幼的侄子。同時,他沒有因家庭而耽誤自己的工作。

多年來,辛成海忠誠於黨的教育事業,關心愛護班裡的每一個學生,勤奮工作,求實創新,為人師表,所帶學科成績在學區一直名列前茅。他時時以一個優秀教師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以一個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約束自己,勤勤懇懇,團結同事,深受學生家長和同事領導的好評,是玉泉學區優秀教師的代表。他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了優異的成績,多次獲得各種獎勵,1997年4月被評為秦州區優秀共青團員,1998年7月被評為秦州區優秀班主任,2010年9月獲秦州區園丁獎稱號,2017年12月被秦州區教體局評為區級骨幹教師,多次被評為優秀教師和優秀教育工作者,並在各大報紙媒體發表教學論文數篇。

「生活雖然給予我諸多磨難,但我還是要勇敢地面對一切,我相信風雨過後,明天會更好。」採訪結束時,辛成海堅定地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WGKu7W4BMH2_cNUgYzk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