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以言表而有文,無以文表而有畫。
書畫具有悠久的歷史,源遠流長。作為一種藝術創作,伴隨著中華文明的發展而發展。它蘊含了中國傳統文化所有的精神品格、歷史人文,締造了書畫深厚的文化內涵和成熟的藝術體系。在當代藝壇,樂城麟先生是藝術界中以獨特的參道悟道之法,融合藝術,表達靈性的藝術家。
樂先生創作的靈性藝術作品具有獨創的技藝手法與深厚的藝術功底,他博學多識、德才兼備。在書畫創作方面有著自己的追求和價值取向。其靈性藝術作品有著豐富的內涵和文化意蘊,秉持自然之性體悟山水所蘊之道,融生命於大自然,使藝術思想得到自由,把自己人生的真實覺悟化成藝術任運自然,與其交流互感,通過藝術創作傳達自己人生的體驗和感悟。
樂城麟、靈性藝術家,號:靈真、九疑山之龍。一九七六年生於湖南省寧遠縣,二零零一年畢業於湖南科技大學藝術學院,研究生學歷,二零一五年結業於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書畫創作與理論研究高研班。現為中國工藝美術家協會會員,湖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郴州市美術家協會理事。樂城麟先生是中國當代藝壇的探索者、實踐者、先行者,是一位有著多方面藝術才能的藝術家。他精於靈性藝術創作,擅長雕塑、陶藝、國畫、水彩、版畫、書法、篆刻等,在藝術道路上數十年的不懈努力、成就斐然,廣受好評。
他先後受到前輩楊向陽教授,國畫家楊國平教授,工筆畫家曾景祥教授,國畫家韓克濤教授,版畫家文牧江教授等多人指引,作品獨樹一幟,藝術造詣勇猛精進,日臻成熟。植根於中國的藝術傳統為己任,注重以技入道,以藝和道,實修創作靈性藝術作品,並且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以自己的情感、心智注入藝術中,體現出生動、洒脫,富於激情的特點。以道法自然的情懷,在傳統之中探覓創新,使作品既蘊涵著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又具有以悟為本的審美特質。
境由心生之《天一生水》180X97cm (上下倒掛皆可觀畫,形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大道玄妙之美)
崇高的人文理想與美學情懷作為一名從事藝術創作與教學的當代藝術家,樂城麟先生給我們的啟示太多了,他的人格、學識、藝術創作都足以令人讚嘆。樂城麟用豐富的筆墨色彩為我們展現了精彩紛呈的山水世界。其作品結構宏大、氣勢恢巍,又精細入微,傳統功力深厚,非常注意藝術的表現力,乘古而不泥古,但構思精妙,意緒瀟洒,氣勢浩瀚有王者氣象,極為生動。注重氣勢和意境的表現性,既得傳統筆墨之精華,又創現代藝術之新意,使畫融入了哲學審美意趣,達到了傳統與現代、形式與內容的完美統一。通過作品可以看出,樂城麟的靈性藝術作品中蘊含著道家哲學思想的空靈與虛境,借天時、圓人和。在思想內容上自然地透露出天人之學的精義,不為物慾,不為己求。真正將自己的切身感受表現到作品中,使物我達到和諧統一,使內心達到一種自由自在的一種狀態。以道家的「自然」和「無為」將自覺升華為意念,從而解放了思維的固定套路,拋卻世俗,將心靈與自然魂魄的互化,形成獨具一格的藝術風格,創造出絢麗多彩的靈性藝術文化。樂城麟的每一幅作品都融合了靈魂的自由觀念,採用凝鍊的色彩,表現出色彩光影的層次之感,烘托宇宙中深奧的意象。通過豐富的筆墨色彩變化,創意的構圖、立體的透視感、縱深的空間感、細部的紋理筆觸,強調色調和線條對畫面的表現力度,使畫面虛實相間,層次清晰,開合有度的突出畫作意境氛圍。從而得以展現出最直接的感覺和心靈的真實。由此來形成的極其個性化的視覺表現,讓觀者體會到在創作時的情感闡述、以及在這種語言形式背後所蘊藏的生命狀態和感情方式,以抒發他內心最真實的感觸。
繪畫需要哲學,沒有哲學的浸染,就很難領會中國畫的深層內涵。樂城麟先生的作品是建立在傳統文化的基礎上,漸漸進入了中國文化的「化境」,進入到中國文化所特有的「道通為一」的境界。包含過去、現在和未來,宇宙、民族和自身的精神載體。融傳統儒、道、釋文化於創作之中。以「道」的理念、表現靈性的永恆,將空靈之氣、禪為其神地融入自己的作品之中,按照美的規律進行融合、重構、熔鑄,化心象為畫境,表達出「通神明之德、類萬物之情」的美學追求。樂城麟將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情緒映射在了畫面上,從而使畫面獲得了一種理性的升華,這不僅很好地構成了畫作的藝術性美感,而且還無形中增添了畫作精神意境的深邃性,形成「大道之行」、「寓哲於畫」式的風格。縱觀樂城麟的靈性藝術作品,打破了嚴格的法度界限,無法之法乃為至法。無論是山峰綿延,煙波浩淼,遠景近景,都具有靈性的空間,既有天人合一的意念,又有抽象主義的表現。其陰陽虛實、構圖色彩、道法意境所營造表現的藝術內涵,正是他對大自然以及人間世相的透澈理解和精神升華的內在觀照。用抒情意趣和美學修養,讓意境、靈境、心境、神韻融於一體,其藝術手法所表達的豐富的細節與視覺效果,流露著他的智慧和意念。靜中有動地再現了綺麗天成的自然景觀,把內心世界的隨心所欲轉化為可見的形態,達到一種更高層面的精神升華,讓人產生強烈的意識迴響和心靈共鳴。可以說,樂城麟先生的靈性藝術不僅真正走向了圓融之境,而且凸顯了傳統文化富有的意象、寓意等審美的思想內蘊。他的這些靈性之作無不說明了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藝術創作理念。以玄虛的境界在山水之中尋求超然的精神寄託,是在注重心性與自然交往過程中的一種天然生髮,它經過幻化能透露出主體的本真,直指內心的直觀思想和卓而不群的意象層面。在這種精神境界的影響之下,不知不覺地將人們引入自由的審美之境,體現了萬物無窮奧妙的變化,一塵不染的卓越風姿。
《境由心生萬里江山永固圖》236X196cm
意境是精神流動的境域,這體現了民族文化與中國藝術的精神特徵,又是中國畫特具魅力的本源。樂城麟的畫中,是中和而具天地正氣的。以特有的「氣息相通」、「心心相印」的方式;傳達出他心理情緒微妙變化之中蘊涵的先天秉性與後天滲養,來達到人與人之間的思想交流與情感共鳴的。靈性藝術中的精髓是「性命雙修」、「與道合真」及「天人合一」。靈性與意境又是中國傳統美學思想與精神的重要載體;是「儒、道、禪互補的得意忘象。緊緊圍繞著「人與自然」這個精神領域為核心,構成中華民族的人生觀與宇宙觀。樂城麟創作時的內心跋涉在茫茫無際的天地之間,在不斷地尋覓,不斷地探索。所創造的境界,是一種天地蒼茫、幻化無跡、混沌初開的境界。打破了傳統繪畫的筆墨造型與圖式精神,傾向於自然觀,尊重個性、自然成為情感的體現,創造了一片風景即一片心境的美學境界,塑造了新的圖像語言與意象符號。這是形成樂城麟個性語言的重要標誌,作品的表達嚴格意義的說既是形又是色又是空間關係。樂城麟在作品中講究的「意概念」十分豐富,「意」的表現既在筆中也在色彩中,師造化、法心源是貫穿於畫面整體的謀划過程裡面。他的作品既有大氣勢的構圖,又有抒情詩的特性。用色、章法、意境都達到了非常高的高度。通過它的主題表達對生命的禮讚,煥發出異彩光芒。在當代藝術的潮流中,靈性藝術作品煥發新的生命力,傳達出了「超以象外」的感悟。用無言的色形、畫意,體現出有言的詩情,不僅知寫形,傳神知妙悟,並對中國藝術獨特的傳統文化的形成起著直接作用。
《象由心生之二》105x233cm
180X97cm境由心生之《道氣常存》
樂城麟的靈性作品的美,無一不是面向自然、懷抱宇宙,從自然的人化到人化的自然。將中國傳統山水引入到一種大美逍遙的意向感中;在這種意向感裡面天地融合,雲石融合。當走向宇宙,傲視太空,感悟天地大美的時候,這種藝術感之根使畫面更加顯得有情感性。這種在畫面結構過程中的突破,是靠自己完整的宇宙情感和天地大美而悟出來的一種靈光。 可以看出,道家哲學在作品中的體現,是自然論、人生論、天人觀等思想的吸收和融攝。並使人的思想得到自由的表現,使物我達到和諧統一,讓內心達到一種自由自在的一種狀態,這很難打破,也難於造假。只有這樣的藝術才是所謂的真藝術,這種無人間煙火的意念,將是推動中國繪畫繼續發揚光大的重要思維。樂城麟對於精神境界的修煉,總天地萬物的"道",體現了萬物無窮奧妙的變化作用,直接影響著文化藝術的高度,給人以深度的靈魂震撼。
137X70cm境由心生之《晃郎太元》
優秀的作品一般能很好地展示社會風貌、人文情懷,因而也就具備了它的歷史定位和社會價值。書畫作品最基本的價值是其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內涵,包括藝術價值、歷史價值和審美價值,並由其所體現出來的藝術傳承、歷史變遷和審美體驗。這是一種初現於書畫的本體價值,它是通過對藝術創作的研習、對自然美的發現、對藝術理念的鑽研、對傳統文化的汲取以及對表達語言的探索、對相關技藝的磨練而創造出來的。樂城麟先生以天人合一的內在修為觀念,利用當代的審美視覺,將中國畫的意境、神韻、色調錶現得淋漓盡致。其作品所獨具的歷史傳承、藝術革新和時代文化,將進一步被認識。從他精美絕倫滲透著深厚傳統功底和充滿幽深玄遠作品佳作中,可以領略到樂城麟先生內心天人之學的精義以及獨有的藝術魅力。
真正的藝術永遠是相承相續的發展和再造,靈魂與肉體的錘鍊。現代中國畫筆墨只有在尊重中國傳統藝術發展規律的前提下,才可以談到發展、繼承與變革。這需要我們對傳統的中國畫語言形態和結構進行重建。把傳統的文化語言投射到自然的意象筆墨中,洞悉大道自然造化的神奇與奧妙,從中悟出「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宇宙混沌初開的本真實像,而形成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的源頭——「道」。藉以藝合道,道傳天下的中國畫獨特寫意語言來充分表現出道法自然的和諧統一。而這些在樂城麟先生的作品中都有所呈現,其學術價值與收藏價值前途不可估量也。
180X97cm境由心生之《雲篆太虛》
180X97cm境由心生之《洞中玄虛》
138X69cm境由心生之《按行五嶽》
248X124cm境由心生之《金光匝現》
《智慧之光》137X70cm
《境由心生之九疑聖山》205X188cm
涅槃心69X69cm
境由心生之《彼岸花》69X69cm
《境由心生之娑婆世界》138X138cm
《疑是銀河落九天》255X70cm
境由心生之《涅槃》137X7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