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州,隱藏了一個少數民族聚居地

2019-07-11     四驅猴說

這裡是一個美麗神奇的地方,

崇山峻岭藏有原始森林,

還有歷史悠久的各種獨特的景觀。

在這裡,

隨時能感受到濃厚的少數民族人文氣息。

它就是增城正果鎮畲族村——廣州地區唯一的少數民族聚居村。

畲族村位於增城區正果鎮東南20多公里處,

羅浮山西北麓,

廣州地區唯一的少數民族聚居地,

也是廣州地區最大的畲民聚居村落。

雖然經過民族融合,村裡已經有些漢化,但民族風情仍是處處可見。

如今的正果鎮畲族村僅有300多人

有盤、雷、耒3姓,分居住在嚇水、通坑、榕樹窿三條自然村

所以,在廣州這樣的泱泱大城裡,

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存在,

即使廣州本地的居民也有不知曉。

畲族原分布在閩、粵、贛三省結合部。

元、明、清時期,

從原住地陸續遷徙到閩東、浙南、贛東等地山區半山區。

「畲」字來歷甚古。在《詩》、《易》等經書中就已出現。「畲」字讀音有二,讀yú(余),指剛開墾的田;讀shē(奢),意為刀耕火種。「畲」字衍化為族稱,始於南宋時期。據劉克莊《漳州諭畲》載:「民不悅(役),畲田不稅,其來久矣」,「畲,刀耕火耘」。「畲」作為族稱,是由於當時畲民到處開荒種 的游耕經濟生活特點而被命名的。 因此《龍泉縣誌》說:「(民)以畲名,其善田者也」。

畲族又自稱「山哈」

這與他們的居住環境、遷徙歷史有關。

「山哈」是指山里客人的意思。

先來為主,後來為客,

先來的漢人就把這些後來的畲民當為客人。

畲族傳說

在畲族中,廣泛流傳著屬於原始社會圖騰崇拜性質的盤瓠傳說

傳說中,狗頭王是畲族的祖先,是一個狗頭人身的神犬,稱之為龍犬,名盤瓠。

始祖盤瓠因為幫助皇帝平息了外患,

得以娶其第三公主為妻,婚後遷居深山,生下三男一女,

長子姓盤,次子姓藍,三子姓雷,四女姓鍾,子孫逐漸繁衍成為畲族。

這個傳說不但家喻戶曉,而且載入族譜,繪成連環式畫像,稱為「祖圖」。

畲族祖圖的一部分

在畲族檔案館,收藏著一幅極為珍貴的組圖。

祖圖由珍貴絹帛繪製而成,描繪的是族人給狗頭王送葬的場面。

盆王殿、狗頭王棺木、盤藍雷殿、唐法王殿、狗頭王墓等建築清晰可見,另有排著長隊送葬的人們。

這幅祖圖極為珍貴,舊時,由族裡最尊長的老人保管。每當舉行隆重的祭祀,族人共聚祠堂、懸掛祖圖,祀奉甚虔。

畲族與「鳳凰」

據記載,增城的畲族人最早是由潮州鳳凰山遷徙而來的,

於明崇禎七年開始聚居於羅浮山西北麓的蘭溪山區。

至今他們的風俗文化中仍留有「鳳凰」的影子,

尤其是婦女的頭飾就稱之為「鳳凰髻」

出嫁的時候,畲族姑娘身披鳳凰裝。

在畲族民俗館旁,還設有風情文化廣場和鳳凰雕塑

歷史上畲族人民輾轉遷徙,物質生活尤為簡樸。他們「結廬山谷,誅茅為瓦,編竹為籬,伐荻為戶牖」,聚族而居。

畲族山區,水田少,旱地多,水稻種植較少,雜糧較多。他們普遍以地瓜米摻上稻米為主食,純米飯只是宴請貴賓時才用,喜食蝦皮、海帶、豆腐等。尤喜飲「米酒」和「麥酒」。

畲族釀酒

畲鄉諺語「無酒難講話」

說的是畲民熱情好客,善飲酒,常以自家釀製的美酒待客。

客人一到畲家,主人一般不先泡茶,

而是恭恭敬敬地用雙手捧上一大碗米酒請客人品嘗,

這是畲家最高的待客禮節

畲家一年四季,家家均釀有米酒

建房時有「上樑酒」;

生日時要吃「生日酒」;

定親時要喝「定親酒」;

嫁女時要吃「嫁女酒」;

娶親時要吃「討親酒」,

真可謂無酒不辦事。畲族米酒,通常普通家庭家家戶戶都會釀造。

他們用自己種植、收穫的糯米作原料,

經過「泡米、蒸煮、發酵、壓榨、煎酒、過濾」等工序製作的糯米酒,

具有濃郁的酒香,醇厚的口味,且營養價值極高。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

畲族村的酒,卻一點也不「渾」。

原因很簡單,渾酒是因為度數低,而度數高了,自然就清洌。

族人保持著祖先留下的傳統蒸餾工藝,

使用土法發酵大米,選用當地的山泉水釀造,加上燃料均為天然的木柴,

因此釀出來的酒都是少則50、60度,

多則達65度、70度,

自然發酵的優質高度米酒。

畲族人,他們有自己的圖騰崇拜和民族語言,

有獨特的風俗習俗和服飾文化,

有流傳久遠的釀酒傳統。

同時,畲族村一帶,

還有著優美清幽的自然風光。

廣東「小九寨」

畲族村優美清幽的自然風光,長久以來深深吸引著外界的人們。

畲族村擁有很多自然景觀,主要有荔枝園、桃花谷、柿樹坡、掃把山、梨花溝、枇杷谷、楓樹坡,還有古樹神韻、竹溪村落等。

最讓人嚮往的,則是蜿蜒于山間、穿過村寨的一條長長溪谷,

一路交錯分布著瀑布、深潭、奇石、懸崖、古藤、森林等。

尤其是嚇水橋往前不遠的下溝瀑布

由於溝槽非常深,

無論在哪個角度都見不到瀑布傾瀉下來的全貌,

因此溝又被稱為「第一溝」,瀑布又被稱為「陰陽瀑布」

而這一道延伸遙遠的溪谷溝壑,

有人認為在一定程度上可媲美四川九寨溝,

因此又稱之為「廣東小九寨溝」。

這樣美麗,又不失民族風情的畲族村落,就在廣州增城。

廣州出發大概1個多小時的車程

公交車攻略:增城市區有旅遊公共汽車到達(掛綠廣場有上下客點)。增城市運輸公司每天發往畲族風情村班車時間為6:00和15:50,返回時間為7:00和17:00。

自駕車路線:經由華南快線廣河高速從莞深高速正果南出口下荔城方向蔚村路口轉左蘭溪村三叉路口轉左畲族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VuIRCWwBmyVoG_1ZFIw8.html























濟源,太低調

2019-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