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遍全網!連去兩周才吃到,成都這4家藏在巷子的老店到底多好吃

2019-10-11     成都生活記



近兩年在成都,小吃甜不辣突然很火,有很多網絡美食博主都做了相關視頻,而爆紅網絡的另一面是,很多身在成都的人表示:只聽說過名字,還沒吃過。



甜不辣究竟味道如何,那幾家網絡人氣頗高的小店值不值得一去?

小編親自探尋了成都遠近有名的幾家甜不辣,一一為你揭曉以上問題:

怪老頭甜不辣


地址:撫琴西南路10號(撫琴小學對面)

撫琴小學門口的甜不辣太有名了,開在學校門口,怪老頭卻聲稱「不賣小娃『』,原因其實很簡單:小孩子腸胃功能弱,這種油爆的小吃,怕小娃吃了胃不對,家長找他扯經,索性就不賣給小娃。

小娃吃不到,但慕名前來的大人倒是排著長隊。來的原因我猜:五分原因吃味道,五分原因看怪老頭。

知道老闆晚出早歸,剛過12點我就到了,店面環境一般,和成都任何一個街巷小館子都沒什麼差別,不過每張桌子上都已經擺好了一盤干碟海椒和一盤湯碟海椒。

因為是工作日正午,我到的時候店裡只有一桌客人,聽口音像是東北的,老爺子正在和客人聊天,扯著一口椒鹽普通話說「我這過(個)已經賣了23年嘮」。

講普通話的時候,人好像會莫名溫柔,乍一感覺,這個怪老頭還挺溫煦的。過一會又來了幾個本地熟客,進門就調侃:老闆,發財了哇!

據我了解,老爺子的確是白手起家,從街頭小推車發家到今天,有了自己的鋪子,還因為個性特別得了「怪老頭」的名號。

像所有生意火爆後深藏功與名的老闆一樣,老爺子立馬回侃回去:哼~發啥子財?生意不好做啊!

對話有來有往,「怪老頭」那種遊刃有餘、活潑刁鑽的勁兒終於撲面而來。

老爺子動作風馳電掣,選菜像在賭氣,我的平菇,茄子,土豆,美好火腿被撒氣一樣砸在鐵盤子裡;小炒鍋油溫火爆,只稍坐片刻就上菜了。

嘩啦嘩啦的小菜倒在我面前的方盤子裡,熱氣騰騰的蔬菜帶著油爆香。「不准蘸完濕碟又蘸干碟,不然給我打的澆濕!」狠狠撂下一句,他又去忙活了。其實我本來就是想混著蘸的……

甜不辣其實形式很簡單,就是食材洗凈直接過油後,蘸干辣椒粉或者油碟吃。油炸食物的火候主導口感,蘸水調料主導口味。

炸過的平菇有股肉味,不油,蘸干碟辣椒有種炙烤風味。油炸茄子和廣味小香腸都油悶了些。不過土豆和涼粉是特色,切成條狀,外表焦干油酥,看著像糍粑,但內里又面面的,香香的。我仔細觀察,發現不同的食材,他是分類下鍋油炸的。

吃的時候,有個老熟客說他油碟辣椒米米有點粗糙,不細。老闆聽了果然反擊:我都是自己zong的!不細,但是鮮的嘛!

確實油碟味道不錯,甜辣味,紅油又香又辣,聽老爺子說,做甜不辣以前,他是炒火鍋料的,所以難怪油碟獨具風味,感覺帶回家蘸餃子肯定很好吃。

吃完出店門,剛好碰見兩個年輕人騎著車來,在店門口鎖車,老闆上前手揮揮,毫不客氣地講:」哎哎,你倆個不准把車停到我門口,擋我生意嘞!」

這種靈泛又直白的作風,讓人真是尷尷尬尬但又生不起來氣。只覺得媽呀,好怪~

黃嬢甜不辣

地址:電信南街九如村33號院旁

這一家嬢嬢主導的小店近兩年也很出名,到店後發現果然,店員全是嬢嬢姐姐,哪個是黃嬢,我也不曉得。只記得一個嬢嬢說:「你一個人哈,那你不要坐大桌子了」還是同樣直白酸辣的招待風格。

深藏在小巷中的黃嬢甜不辣,店面很簡陋,一部分桌椅外搭在過道,還有一部分是居民樓延搭建的內堂,格局很不規整,去的時候,儘管是工作日,外面的座位也已經坐滿了。

隨意點了一些自己偏愛的菜,剛坐下幾分鐘,一大盤炸好的菜就端上來了,不同的是,沒有自助蘸料,盛上來的炸菜已經是拌過的了,色彩鮮辣靚麗,看著很有食慾。

菜雖然提前拌過,但口味較淡,這家甜不辣留白自助的地方就在於:盤子的角落,舀了一座辣椒麵山,紅艷艷的。這個秘制辣椒麵,就是精髓了,像辣條一樣的調味,香辣深處有味精味和甜味兒,很香嘴很過癮……

點的菜裡面,香菇不錯,吃出了清甜感,不油膩;而必點土豆比上一家有點不一樣,是片狀,更像鐵板燒的口感,但也挺好吃的,炸涼粉我個人認為米麵味太重,不如怪老頭家的。

黃嬢甜不辣,總的來說,作為油炸食品,神奇的一點是一大盤竟然也吃不膩。

羅記甜不辣


地址:水碾河北二街小區內

同樣是一家老店,近幾年口碑有所下滑,但說到甜不辣,還是有很多人會提到羅記。於是小編也決定了前去探訪這家老店如今口味究竟如何。

晚上來到羅記所在的水碾河社區,整條餐飲街藏在居民樓間,眾多餐館小吃聚集,有一種別有洞天的感覺。

店面不在地圖上標識的地方,換了鋪位,但還在那條街上,生意仍然很好,基本上小桌都坐滿了,年輕人居多。

他家甜不辣的形式是,料碟不公用,每桌客到才上蘸碟,也是一湯一干。點菜10串起,一串就是一片,除了甜不辣,菜單上的飲料也很復古:北冰洋,健力寶,豆奶……

點完菜,服務員瞄了一眼說:「你點少了」,一種毋庸置疑的地道感一下壓迫過來,小編還是堅強地說:夠了夠了。

上菜很快,牛肉火腿都還不錯,青筍本味較苦,但油炸過後,那股苦澀味就沒有了,口感清脆,蘸辣椒很合適。土豆有點生,比不上前兩家的土豆。

從蘸料來看,干碟雖然是簡單的海椒麵,但也很夠味了。

奇味甜不辣


地址:水碾河北二街13棟3單元

和羅記同在一條街的奇味,同時也是一家雜貨鋪。比之前面三家老闆風風火火的性格,這家老闆應該是最為溫和的。

比之前面三家,奇味的油炸甜不辣口味也最為清淡,食物本味很濃,不蘸辣椒麵也很香。

其實甜不辣比起燒烤,炸串,最不同的一點就是,食物不做提前腌漬,裹料,直接過油炸,吃的其實是食物本身的味道,雖有味道較強烈的蘸料,但也沒有掩蓋食材本味。

在我吃甜不辣的時候,老闆嬢嬢突然驚慌地對老闆叔叔說:「糟了,剛剛那個人好像微信付錯了,好像給了200多……」一會,又自顧自反應過來:「哎呀,我看錯嘮,就是20多,嚇死我了!」

還挺溫厚可愛的,我在心中把印象分往上打了。

在成都,甜不辣這種小吃起源已不可考,有人說是雲南傳過來的,有人又說是外國小吃天婦羅的變體。

總之起源說法眾多,但無論如何,甜不辣本身,無疑已經做了本土化的口味改良,成為了成都本地的一種特色小吃。



秋天到來,應該沒有任何一個時節比現在更適合去吃甜不辣了,氣溫適宜,坐在外擺的桌椅上,約上三兩好友,吃個香嘴,還挺好。

關注我們!吃喝玩樂一站式生活資訊盡在「成都生活記」,各大平台同名。


- END -

編輯:流蘇

成都生活記原創稿件,轉載請註明來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VnZzv20BMH2_cNUg7FP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