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這個季節,許多醫院門診就會出現一大批因為感冒就診的小患者。小兒因為本身抵抗力比較差,所以很容易遭到細菌病毒的侵襲。遇到這種情況,家長一定要注意,及時就醫,以免感冒加重,引起小兒病毒性心肌炎的發生。
病毒性心肌炎是因為有病毒感染激發的心肌炎症,心臟如果得了心肌炎以後,心肌或者心臟外邊的包膜,甚至裡邊的瓣膜就會發生炎症。一般各種病毒都可以引起心肌炎,像常見的感冒病毒、柯薩奇病毒、肝炎病毒、腮腺炎病毒、麻疹病毒等。因為病毒誘發的免疫反應可以持續很長時間,病情也大不一樣,所以輕度心肌炎可能不知不覺就好了,嚴重的心肌炎甚至會出現突然猝死現象。
一察色:由於病毒侵犯了心肌,影響了心臟的功能,使人體缺氧,孩子的燒雖說退了,但臉色總緩不過來,面色灰白,口唇發青發紫;
二察氣:平時孩子精神很好,感冒後「打蔫」,總頭昏沒勁,動一下就氣喘、胸悶、心慌;
三察脈:安靜時孩子的脈搏每分鐘少於60次或超過120次,或跳幾下後出現較長的間隙,這種過慢、過快和不規則的脈搏,都是不正常的現象。
(1)孩子出現早搏症狀就是得了病毒性心肌炎。實際上,心臟早搏是一種常見的心律失常,早搏分為良性(功能性)和惡性(病理性)早搏,可以存在於一些健康人,在精神緊張、過度疲勞、吸煙、飲酒、喝濃茶、喝咖啡或消化不良時均可出現,小兒也存在這種情況。良性早搏常出現於飯後及安靜時,活動後早搏反而減少或消失。但如果是在運動後早搏明顯增多,需上醫院檢查,醫生會根據孩子發病前是否有明顯發熱及感冒、腹瀉等病毒感染史及相應的化驗和檢查,再做出診斷。
(2)心肌酶譜高就是病毒性心肌炎。一般醫院懷疑孩子得了病毒性心肌炎後,都會抽血檢查心肌酶譜,尤其是檢查肌酸激酶(CK)的心肌同功酶(CK-MB)和血清中心肌肌鈣蛋白,因為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心肌受損的情況。但這並不是診斷病毒性心肌炎的唯一依據,醫生還會結合臨床表現,綜合分析。
(3)得了病毒性心肌炎就會轉為慢性。如果醫院已經通過全面的檢查明確了孩子的診斷,應了解孩子的病情輕、重程度。長期隨訪資料表明,小兒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中60%經數周或6個月內治療即痊癒,不到40%經數年後痊癒或好轉。只有極少數孩子(2%~3%)在患病過程中出現心臟擴大等重症症狀導致死亡。
(1)要根據天氣的變化來給小兒增減衣物,預防感冒,同時加強身體鍛鍊,提高免疫力,幫助小兒更好的抵禦病毒。
(2)80%的心肌炎復發病人患有慢性咽炎、慢性扁桃體炎、慢性鼻炎,因此積極治療這些疾病是有效防止心肌炎發作的有效手段。
(3)對於上學的孩子來說,平時要注意勞逸結合、生活規律,避免功課過勞,因為心臟是最怕勞累的器官之一。
如您有心臟疾病相關疑問,可關注同名微信公眾號【程雲閣醫生】留言或發送檢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