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問答!上海各級各類學校開學須符合這些條件

2020-04-10     上海發布


昨天,上海市確定本市高三年級、初三年級於4月27日返校開學,各高校及中等職業學校可從4月27日起開始安排畢業年級學生返校(具體返校開學時間經批准後由學校發布),各級各類學校在5月6日前做好其他學段和年級分批返校開學的準備。本市各級各類學校開學需要符合哪些條件?一起來看圖解


開學後師生是否需要全天佩戴口罩?學生上下學乘坐公共運輸時如何防範風險?托幼機構何時開放?因為疫情孩子沒去托幼機構,可不可以退費?……市教委的最新回答在此

圖解+問答!上海各級各類學校開學須符合這些條件

編輯

編輯

熱點問答

1. 返校開學後,師生是否需要全天佩戴口罩?上體育課等是否能脫下口罩上課?

國家已發布關於科學戴口罩的指導意見,學校教室屬於人員密集場所,為保障師生健康安全,要求必須戴口罩。在戶外運動場等人員非密集區域,人和人之間間隔比較大的前提下,原則上可不佩戴口罩。

同時,學校將為師生提供備用口罩,以在本人或同班級、同宿舍、同辦公室等人員中出現發熱、咳嗽或過敏等情況應急使用,可供及時佩戴。

返校開學後,相關要求將根據疫情變化和最新指導意見適時調整。

2. 返校開學後,學生上下學乘坐公共運輸時如何防範風險?

按照目前本市的相關要求,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包括師生在內的人員在乘坐公共運輸工具時仍須佩戴口罩。選擇地鐵等軌道交通等出行的,需配合工作人員檢測體溫,合格後才能進站。各級各類學校開學(返校)後,市教委將按照國家和本市關於乘坐公共運輸的相應要求,利用多種途徑、以多種形式加強對學生的健康宣教,普及新冠肺炎健康防護知識,教育學生在乘坐公共運輸時正確佩戴口罩,養成勤洗手的習慣,不隨地吐痰,注意咳嗽、打噴嚏時的衛生禮儀,與人交談時保持適當距離,科學做好個人健康防護。同時,將組織學校實施分年級錯時上下學制度,儘量錯開上下班交通高峰,避免人員聚集,降低疫情風險。建議學生們放學後直接回家,儘量避免在其他人流密集場所逗留。

3. 托幼機構何時開放?因為疫情孩子沒去托幼機構,可不可以退費?

6歲以下幼兒由於其年齡特點,不能長時間佩戴口罩,自我防護能力和免疫力比較弱,開園時間要根據本市疫情防控整體情況再做研判。幼兒園、托育機構的開學工作方案未經區教育行政部門批覆,一律不得返校開學。

根據相關管理辦法,如果幼兒實際在園天數累計達到或超過當月法定工作日一半的,保育教育費按一個月計收;實際在園天數累計不足當月法定工作日一半的,保育教育費按半月計收,經結算後多餘部分可退費。幼兒全月不來園,則不收取當月保育教育費。

4. 培訓機構的線下服務何時恢復?如何做好疫情防控?

自2020年1月23日起,按照市委市政府有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統一部署,各類培訓機構暫緩開展線下服務。本市將始終以學員與員工的健康安全為第一要素,在科學研判的基礎上做出決定,並向社會進行通告。各類培訓機構在全市中小學生和幼兒園學前幼兒返校開學前一律不得組織開展線下培訓及服務。

同時,各培訓機構也要做好恢複線下服務的相關準備工作。機構應全面排摸梳理學員與員工的健康狀況,核實返滬人員的返滬前具體行程和時間並及時向主管部門報備;制定防控工作相應的管理制度,包括允許進入人員的範圍及進出流程、人員檢測制度、錯峰上下學方案、定期消毒機制等;制定應急預案等,開展防疫培訓演練,確保關鍵崗位人員掌握應急處置流程;機構應配備足夠的「額溫槍」、消毒藥品和器具、口罩等防控物資,人流量較大的機構還應安裝熱像式篩檢儀;設置具有足夠空間且相對獨立的臨時留觀區;做好場所與設施設備的清潔消毒等。在此基礎上,待市委市政府明確了恢複線下服務的時間後,各機構可以逐步、有序地恢複線下服務。

5. 現在正值很多高校畢業生進行論文答辯的階段,學生的論文答辯怎麼辦?

前段時間,已經要求各高校利用網絡等方式,對高校畢業年級學生的畢業論文進行指導,儘量減輕疫情對學生畢業論文的影響。學生返校後,上海高校將積極採取各種措施,根據畢業生居家學習和畢業論文進展情況制定方案,要求導師進一步加強指導,幫助學生趕上學習和學位論文的撰寫進度;同時對預答辯、評審、組織答辯等環節調整工作節奏,優化工作流程,創新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儘可能保證學生按期答辯和順利畢業。

對因疫情尚不能返校以及身在境外的學生,學校將要求導師及相關管理人員繼續通過電話、郵件、微信等方式在線指導學生完成學位論文和畢業設計等工作。

學校將採用在線答辯、線上論文送審、增加答辯批次和增開學位授予審核會議、延長答辯材料歸檔時間等一系列舉措,盡最大努力減少疫情對學生畢業的影響。

6. 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如何做好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工作?

考慮從五個方面落實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

一是著力促進畢業生多渠道就業。動員國有企業面向本市高校畢業生定向招聘,對招聘本市高校畢業生的企業,給予稅費減免。擴大「大學生村官(選調生)」等基層就業項目面向本市高校畢業生的招錄規模,設立面向本市高校畢業生的專項「社工」崗位項目,動員更多高校畢業生應徵入伍。

二是著力推進就業服務「一網通辦」。推進就業服務業務流程再造,全面實現學生就業事務受理「一網通辦」。

三是著力組織各類畢業生網絡招聘。自3月起,已面向全市高校畢業生連續組織3場大型網絡招聘會和5場專項網絡招聘會,目前參加用人單位5200餘家,提供崗位數8萬餘個。

四是著力加強在線就業指導輔導。包括畢業生求職常規環節和線上應聘輔導,引導學生認清就業形勢,樹立合理的就業觀、擇業觀。對困難群體和疫情重點地區生源畢業生加強幫扶。

五是著力調整相應就業服務政策。對離校時未落實工作單位的高校畢業生,將其戶口和檔案在學校保留2年。適度擴大2020年碩士生和普通專升本招生計劃。推遲2020年非上海生源應屆高校畢業生進滬就業申請直接落戶受理時間。

資料:市教委

編輯:宋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ViOCYnEBfwtFQPkdthS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