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帆在《只有芸知道》中的表現如何?為什麼會把馮小剛感動哭了

2019-12-21   很哥

馮小剛電影《只有芸知道》上映了,影片開始的時候就用了木心的《從前慢》做獨白,這無疑是在為這部片子定性—馮導拍的這是文藝片。同時,美奐美輪的畫面,平淡卻雋永的劇情,人間童話般的世界,配以「風雲際會」簡單卻浪漫的愛情,都讓我們覺得馮小剛對電影的追求有了很大的改變。

馮小剛曾經的電影,留給我們的印象多是搞笑與歡樂。從《甲方乙方》到《不見不散》,從《沒完沒了》到《一聲嘆息》,從《天下無賊》再到《非誠勿擾》,這些片子都有著機靈的幽默感和溫馨的小感動。 而這一次馮小剛在處理《只有芸知道》這個故事的時候,明顯的在敘述的時候慢了下來,也靜下來了,但我覺得暖心的傳遞,依舊是馮導一貫的風格。

主演黃軒在劇中的表現依然很穩,他在表演方面的過人之處就在於—情感自然而然的流露。一個中年男人失去愛妻後的滄桑心境,通過黃軒無痕的演技,得到了很好的詮釋。相比黃軒,楊采鈺稍顯不足,因為要在片中挑戰從青年到中年的不同狀態,這對於她還是有難度的,年輕的時候還可以,中年的部分有點出戲。

相比兩位年輕演員,徐帆扮演的林太真是太好了。表演純熟到位,開合自然有度,一口武漢話也說得倍兒有感覺。因為影片的前半段和中國的國情相距太遠,所以讓人會有昏昏欲睡的感覺,直到徐帆出現,我們才開始對片子產生了興趣。

感覺徐帆演的林太就像是女版的隋東風,他們同樣是被留下的那個人。在片中,她的那一句「想他」,不只是道盡了對已故丈夫的思念,更飽含著濃濃的愛。據說馮小剛在片場也看哭了,不知道他當時想到了什麼,但戲裡戲外,我似乎看到了愛情最美的樣子。

看到評論區有很有多網友說,看了《只有芸知道》被徐帆老師的演技圈粉了。其實馮小剛當年也曾是徐帆的粉絲,在《我的太太徐帆》一文里,曾不無驕傲地說,「(徐帆)天生是舞台上的角兒,在各種影視劇中她都是大青衣」。

我們知道青衣是中國戲曲角色中的一種,說某個演員是大青衣,多半是因為她的業務能力強,是當仁不讓的女主角。同時,青衣這一詞也暗示了某種中國傳統對女性的審美偏好,因此這一稱號也可以理解為家庭秩序的守護者。

有了這樣的設定,我們一般不會把章子怡、鞏俐,張曼玉這些同樣優秀的演員稱為大青衣。因為她們與徐帆相比,個性方面都屬於張揚而反叛的類型。作為個人意志堅定的代表,很哥覺得她們更符合傳統戲曲里的花旦一行,是傳統中的叛逆女人,麻煩的製造者。

因此我還是認同馮導對徐帆大青衣的認定,感覺陶虹也是。既然是大青衣,表演上也應該有過人之處,而徐帆恰恰就也做到了。無論是《不見不散》、還是《唐山大地震》,還是《青衣》,徐帆都讓我們見識了她精彩的演技。所謂一身之戲在於臉,一臉之戲在於眼,徐帆那雙靈動的雙眼的確是她的演技加分項。

徐帆的戲好,不僅被觀眾認可。馮小剛在接受採訪的時候也曾這樣說:「別讓徐帆碰上好戲,只要她走心,就一定會釀出酒來!當然,馮導當年看中徐帆的肯定不單單是演技,話說徐帆年輕的時候也是非常漂亮的,看上面的照片,一看就是那種驕傲又漂亮的女孩,同時,她也一定會是溫暖的、在意你的,能過日子的女人。

記得馮小剛曾給徐帆寫過一封情書,他這樣說:你是我的去污粉,我是你的狗東西。讓人感嘆他們真不愧是搞藝術的,飲食男女的平凡婚姻,愣是被這對貧嘴夫妻升華了。由此我也理解了馮導為什麼看到徐帆片中的鏡頭時會動容,這其實是一種真情的流露,也是彼此對白頭偕老的一份渴望!

此刻,我腦海里又浮現了了片中開頭的那段獨白:從前的車馬,郵件,都很慢,一生只夠愛上一個人!徐帆對馮小剛的執念,像極了林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