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縮壓、舒張壓、脈搏壓升高誰危害更大,高血壓臨床類型有哪些?

2019-09-15     用藥無小事

表達血壓的常見術語

收縮壓

健康人收縮壓介於90~139mmHg。對於50歲以上人群來說,在評估高血壓危險度和預測心腦血管疾病罹患風險方面,收縮壓較舒張壓更為重要,收縮壓升高更易發生心腦血管疾病

舒張壓

健康人舒張壓介於60~89mmHg。心臟供血主要發生在舒張期,舒張壓低至60mmHg以下心肌及腦組織供血減少。舒張壓降低常見於主動脈瓣關閉不全、主動脈硬化、甲狀腺功能亢進、嚴重貧血、風濕性心臟病和高血壓心臟病等

脈搏壓

脈搏壓簡稱脈壓,是指收縮壓與舒張壓的數值差。健康人脈搏壓介於30~40mmHg。脈壓變化與年齡、性別和某些疾病有關。年齡越大,動脈粥樣硬化越嚴重,收縮壓較舒張壓升高越明顯,脈搏壓就越大。脈搏壓增大使血壓波動幅度增加,會對心血管系統產生嚴重不良影響。此外,脈搏壓增大是預測高血壓患者發生心肌梗死事件的良好參數

脈搏壓每增加10mmHg,卒中和死亡風險增加10%。與脈搏壓≤40mmHg人群相比,脈搏壓≥47mmHg人群卒中發病率增加3倍。與舒張壓相比,脈搏壓和收縮壓與卒中發生的關係較密切。脈搏壓小於30mmHg稱為脈壓減小。脈壓減小常見於血容量減少、心率增快或心功能減退等患者。

平均動脈壓

一個心動周期中,各瞬間動脈壓的平均值稱平均動脈壓,平均動脈壓=舒張壓+1/3脈壓或1/3×(收縮壓+2×舒張壓)。正常參考範圍為70~105mmHg。平均動脈壓是持續推動血液向前流動的平均壓力


高血壓有哪些臨床類型

1、按病因

分原發性高血壓、繼發性高血壓。

2、按繼發性高血壓病因

分腎性高血壓、內分泌性高血壓、應激性高血壓和藥物性高血壓。

3、按年齡

分兒童高血壓、青年高血壓和老年高血壓。

4、按生理狀態和環境

分肥胖性高血壓、妊娠期高血壓、白大衣高血壓和高原高血壓。

5、按體位

分直立位高血壓和臥位性高血壓。

6、根據動態血壓監測結果

單純收縮期高血壓:收縮期血壓升高,舒張期血壓正常。

單純舒張期高血壓:舒張期血壓升高,收縮期血壓正常。

雙期高血壓:收縮期和舒張期血壓同時升高。

上述每種類型又分以下四種情況:

A. 持續升高型:24小時血壓持續升高。

B. 勺型高血壓:血壓升高的幅度呈現晝高夜低。

C. 非勺型高血壓:血壓失去正常的勺型變化規律,血壓升高幅度呈現晝低夜高或晝夜血壓升高幅度近似。

D. 間斷型高血壓:24小時血壓間歇性升高。

原發性高血壓

原發性高血壓是指原因尚不清楚的高血壓。目前認為,原發性高血壓是遺傳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遺傳是內因,環境因素是外因。

在各種不良因素刺激下,大腦皮質功能紊亂,導致神經和內分泌系統失調,血管舒縮中樞調節作用障礙,全身小動脈舒縮紊亂,外周血管阻力增加,久而久之發生高血壓。攝鹽過多、肥胖、運動減少和失眠等進一步促使高血壓形成。

診斷原發性高血壓前,要排除繼發性高血壓。

繼發性高血壓

繼發性高血壓是有引起高血壓明確病因的高血壓,血壓升高只是相關疾病的一種現象。一旦查出高血壓的病因,祛除引起高血壓的原發疾病,高血壓也就會迎刃而解。

在高血壓人群中,繼發性高血壓約占5%~10%。常見病因有腎實質性和腎血管性病變、內分泌疾病和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徵等。漏診或延誤診斷的繼發性高血壓患者發生心、腦、腎損害的危險性更高。

儘早查找繼發性高血壓的原因,積極病因治療,將能明顯減少繼發性高血壓併發症引起的致死率及致殘率。例如間斷髮作性高血壓的患者,經檢查發現腎上腺腫瘤(嗜鉻細胞瘤或Conn綜合徵),切除腎上腺腫瘤後高血壓即會消失,以後也無需服用降壓藥了。

因此,凡是初診為高血壓的患者,都應首先除外繼發性高血壓的可能,這需要到醫院進行有關檢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VbAmN20BJleJMoPM6Ks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