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應該很熟悉,優品已經開團過許多國內外新穎的科學玩具和繪本,其中,PBL式的教具呼聲最高。
那麼什麼是 PBL呢?
所謂PBL,是Project Based Learning的縮寫,孩子們通過現實世界場景,解決問題或達成某個目標來學習,可以充分激勵他們思考,並發揮主動性。
今天我們來介紹的就是一套PBL式 職業啟蒙玩具盒子,以 PBL為理念,用豐富好玩的沉浸式場景,引導孩子 「專業」地扮演各種不同的職業,掌握職業背後所需要的科學知識和社會技能!從顏值、創意、好玩度、知識度上,全方位地滿足大家!
一、【博物館大揭秘】職業體驗盒子
博物館,集聚了人類文明迄今為止最寶貴的財富。一枚古幣、一個陶俑、一件衣服……都能描繪出過去歲月里的歷史一角。
「博物館教育」主張父母們帶孩子走進各大美術館、博物館,近距離地觀察文物,體味歷史。
其實,帶小朋友看博物館,看得懂不是關鍵,用心「看「才是。博物館方面的書,市面上已經相當多了,但孩子更感興趣的玩具,實在是太少見了。
所以, 一個 博物館主題的的實驗盒子「橫空出世」了!
專注地完成博物館盒子
按照真實考古學家的日常工作,設置了8個實驗項目,層層遞進,內嵌 100+條歷史文化常識。
修復「唐三彩仕女俑」
髮髻、妝容、襦裙、披帛……都可以重新設計上色!
「博物館盒子」里準備了配套畫筆和上色參考方案。可以結合網上查到的資料,使用了非常貼近文物色彩的顏料, 可獨立「修復」這尊仕女俑。
「修復」唐三彩仕女俑
唐三彩的成品 造型復原度相當高,做好還能 當擺件放在家裡。
在裝裱「清明上河圖」
知識點分布和動手能力要求的年齡跨度大,從五六歲可以坐得住的小朋友,到十幾歲的青少年都能玩。低年齡段的家長可以陪同製作,增進親子時光。
博物館盒子展覽
「真假古畫」
書畫鑑定,是博物館的傳統保留項目了,這個環節要 從非常相似的兩幅古畫中找出不同,從而判斷,到底那幅是「真的」宋代古畫,哪幅是仿製的贗品。
假畫里一共藏了 7條歷史線索,比如像明朝才傳入中國的 「西紅柿」,就絕不可能出現在宋代古畫中。
對歷史不熟悉也不要緊,照樣可以鑑別!通過「找不同」遊戲,很快就可辨別出來古畫真假。
在兩幅古畫里找不同
更驚喜的是, 古畫辨別完之後,還可以 裝裱起來。雖然只是一個很簡單的裱畫動作,但對孩子來說,可以學習到古畫裝裱和現代畫的不同之處,還可以 把裱好的畫掛在家裡。
比較容易上手,古代服飾、古幣、古畫等成品效果可以給孩子帶來很大的成就感。
自己裝裱好的捲軸
「野外大發現」可以自己 挖掘出寶藏的神秘感,使孩子們都無法抗拒。
挖古幣「通寶」
這個不起眼的「磚塊」,模擬了考古發掘的現場,挖掘工具也在盒子裡配套準備好了~經過「灰頭土臉」的挖掘—— 哇,是古錢幣!
在工作證上寫下了自己的名字
一筆一划在工作證上寫名字
能讓孩子產生期待的玩具有很多,但能讓一個 學齡段孩子主動去寫字就很不簡單了。
平平無奇的盒子翻開大變身,就是一個小小的展廳。說明展牌、展櫃護欄、展品支架……這些布置展廳需要的道具,「博物館盒子」都準備好了。
說明展牌
DIY護欄
展示支架
布置展廳
【博物館大揭秘】不僅結合現實里的考古與博物館的日常工作,原創了職業體驗遊戲與道具,同時每個細節都埋入了 歷史知識小彩蛋。
比如,「古文字破譯」這一環節里,「漢代密信」上既展示了需要破譯的篆文,又有每個字 從甲骨文到簡體字的演變過程,還解釋了每個象形部首的來源。
建議邊破譯邊寫下來
一個盒子玩下來,不管大人還是小孩,都能收穫滿滿的 歷史文化知識,潛移默化地 加深對考古、對博物館的理解。
所有環節都有從事博物館教育、科學傳播的顧問們進行審核和把關,確保了 歷史信息的嚴謹與專業。
二、【醫院大揭秘】職業體驗盒子
儘管我們自詡在玩具界是「閱盡千帆」,但看到這系列盒子時,還是不禁讚嘆:「太有意思了!」
小朋友們一個個化身小小醫生:看X光、甚至是親自操刀一場手術……玩得不亦樂乎!
好玩獨特在哪裡
【醫院大揭秘】目標是讓小朋友「成為一名了不起的主治醫師」。
小朋友們興奮地聽診
親自操刀做一場手術
孩子們被帶到真實的醫院場景里,從扮演初入職場的「實習醫生」起步,完成一個個好玩的任務:動手研究血液循環;做聽診器、看X光片進行影像學診斷;甚至動手做一場外科手術…… 攻克一個個難關,最終成長為「合格的主治醫生」。
除了幫助他們修煉內功,提升學習能力、適應能力外,也可以通過這套盒子,讓孩子們 直觀地認識和體驗某種職業。
精挑細選了11個實驗,內含的醫學、生物知識點多達100+
既能感受做醫生帶來的榮譽感,也會體會背後的辛苦。盒子配套的繪本里,還會有對應的職業能力達成清單。
好玩的遊戲有哪些
好啦,佩戴上工作證,一起來看看醫院盒子裡有什麼吧!
1
人體透視圍裙
在這個實驗里,小朋友要製作一條精美的「人體透視圍裙」。跟著繪本上的指導,了解各個內臟器官,並貼到正確位置,幾位小測評員都很喜歡這個環節!
自己做的人體透視圍裙
在貼的過程中,順便了解不同器官的功能、作用,孩子 邊玩邊學,不知不覺就記住了。
製作人體透視圍裙
看,漂亮的圍裙完工了!先自己穿上試試。
人體透視圍裙
穿上圍裙後,仿佛 身體變成了可透視的,指著五顏六色的器官,它們長什麼樣子、幹什麼用的,孩子都能娓娓道來,比我們成年人懂得還多呢!
2
神奇大腦帽
這個實驗的成果非常酷炫!小朋友將得到 一頂戴在頭上的大腦帽。
但這並沒完,還需要把各種形狀的圖標,按圖索驥地貼在 大腦帽相應位置上。
即使是還在上幼兒園 不識字的小朋友,也可以通過大腦帽上的虛線指示,匹配正確。
貼的過程中,可以 直觀地明白大腦各個部分,對應著哪些功能,掌控了身體的哪部分。
戴在頭上,大腦帽的每個區域就與實際大腦分布相對應了,非常直觀!
順帶一提, 這些知識都是經過專家顧問審核的哦~
3
自己做手術
這是 醫院盒子的重頭戲。
在這個實驗中,孩子會 了解手術中的常用器械,從而脫離普通的打針吃藥類玩耍, 步入更真實的醫生場景。
拿著 手術刀、 止血鉗、 縫合彎針,為誤吞了鑰匙的小患者取出異物、為骨折的患者打上鋼釘、動手切除腫瘤。
還會在遊戲中 學習不同的手術縫合方法,比如 單純間斷縫合法, 連續縫合法等。
4
血液循環系統
這個環節要自己動手做一個 血液循環展示盒。通過把針管、單向閥依次連接好,最後藏在一個模型盒子裡,模型就做好了~
製作血液循環展示盒
左右拇指輪流推動紅色液體, 血液就在循環系統中 跑了起來。
以前給孩子講動脈靜脈心房心室,雖然有網上圖片,但並不直觀, 這樣操作起來一目了然。
這個盒子的 細節也做得非常 到位貼心!
比如人體中,瓣膜可以防止血液倒流,所以遊戲中對應就設置了孩子要動手安 「單向閥」,水可以從單向閥寬的一端流向窄的一端,卻不能倒流。
講解單向閥的原理
這樣用 直觀易懂的方式,讓孩子玩的時候就能 理解人體中抽象的概念!
5
影像學診斷X光片
實驗藏在牛皮紙病例袋中,病例袋按比例縮小 復刻了真實醫院中的X光片袋。
鄭重地拿出裡面的 X光片,像醫生一樣為病人找到病灶吧!
6
切開一顆牙
在這個實驗里,孩子要 自己動手做一顆 牙齒的立體模型。這顆牙齒模型做好後,把背面的支架展開,就成為一副可愛的裝飾品。
放在洗手間裡,提醒孩子要保護牙齒。
製作牙齒模型中
盒子裡還有好多好玩有趣的實驗,比如看病飛行棋、微觀血世界等。
另外,在這裡還想多說幾句。小朋友們經常從電視新聞、大人閒談中聽到醫生一詞,對醫生這個職業既好奇又嚮往,也會經常在家玩看病的遊戲。
通過玩這個盒子,可以讓孩子們對「醫生看病」這件事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感知,並身臨其境地參與其中,完成醫生特有的、不同的專業任務。
更有價值的是,在過家家般的反覆練習中,直觀地體悟到醫生這份工作雖然充滿榮譽感,但背後需要耐心、專注,傾注大量的心血,需要具有豐富的知識儲備。
不止於玩
在層層遞進的實驗過程中,巧妙植入了超過:
- 100條的醫學、生物學小知識;
- 10條醫學技能;
- 11條家長知識小貼士;
- 10個視頻教程;
- 6個拓展玩法。
繪本說明書里還貼心地提供家長貼士、趣味知識和拓展玩法引導,面對求知慾強的孩子,父母可以引導孩子在玩中收穫更多。
來自三甲醫院的醫生、名校生物博士、科普作協的顧問們進行審核和把關。在好玩、易懂的同時,不讓孩子走彎路和被誤導。
三、【人體大揭秘】體驗盒子
醫院盒子這麼好玩,還有一套【 人體大揭秘】一起玩,可以 了解 人體各個器官、功能的運轉 。
這個盒子從實驗設置上, 與醫院盒子互相補充:兩套盒子中的實驗遊戲 沒有重複的,完整地詮釋了 人體宏觀、微觀以及 醫療世界的面貌 ,並提供多樣的參與途徑。
通過人體盒子,可以自己 像偵探一樣 採集指紋:
克隆一根自己的指頭:
做 能 呼吸的肺,並理解肺部是怎樣工作的:
製作導電機器人, 了解 人體導電原理。左手右手同時按住金屬條,小人頭頂的燈就被點亮了:
還有更多玩法 就不一一劇透了,大家可以回去和孩子一起探索。
也許很多家長並沒有想過,孩子在未來會從事怎麼樣的職業。但職業的啟蒙和職業責任的培養就像種子一樣,埋藏在了心裡,伴隨著他的成長、學習,也許就會澆灌出屬於自己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