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猝死的原因有哪些?醫生說少吃"紅肉",多吃"白肉

2019-07-10     醫線天

猝死是沒有明顯徵兆而突然發生的死亡。在我國,每年發生死的人數約54.4萬,其中90%以上的病例屬於心源性猝死,其次是腦血管意外引發的猝死。心源性猝死最多見的起因是心律失常和心肌梗死。

常見的猝死原因有哪些?

老人在發生猝死前可能看似正常或健康,但一般都存在潛在性疾患,如血糖高、血脂高、血壓高和動脈硬化等。

在我國,老人猝死常有誘發因素,常見的引發猝死的誘因是:過度勞累、超量運動(如參加體育比賽)、熬夜、長時間娛樂(如通宵打麻將)、情緒激動(大怒或狂喜)、精神高度緊張、受驚嚇(包括做噩夢)、悲傷、著涼、中暑、飽食、飲酒、吸煙,以及大便秘結時排便用力過猛和清早起身過急等。

如果老人出現心梗時,我們應該怎麼辦?

搶救心肌梗死必須及時。如果發現老人心跳停止,便應馬上將其身體放平,儘快給予硝酸甘油製劑(血管擴張藥),立即做心肺復甦術,並同時打120急救電話。搶救生命,重在4分鐘內。4分鐘內急救者可能有半數幾率被救活。就老人本身而言,平時除要避免可能引發危險的行為外,還應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有所了解,要定期體檢,積極控制和治療已患有的高血壓病、高脂血症等風險性高的疾病。

日常飲食合理是降低老人發生猝死幾率的重要措施。

預防老人發生猝死的主要飲食原則是低脂、低鹽、低糖。

一、應吃低脂飲食

老人日常膳食中的脂肪量不應太多。在安排動物性食物時應儘量少選擇"紅肉",宜多安排"白肉"。紅肉是指牛、羊、豬等畜肉,紅肉的脂肪與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白肉是指兔肉、去皮雞肉、鴨肉、魚肉、蝦貝肉,其所含的脂肪量低於紅肉,且對健康有益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如為冠心病患者,最好不喝或少喝全脂牛奶,宜改喝脫脂奶或低脂奶。

二、要吃低鹽膳食

低鹽飲食是指每日膳食中的含鹽量一般在6克以下,老人每日攝鹽量不應該超過5克,血壓高的老人的攝鹽量還應少。一方面,老人在家裡做菜時要少放鹽,每頓飯最好用鹽不超過1克。另一方面,應儘量不吃或少吃市場上的含鹽多加工食品,如方便麵、火腿腸、臘肉等。許多老人有經常用成菜、大醬下飯的習慣,越早糾正這一習慣越好。

三、儘量少吃糖與甜食

老人還要避免吃白糖、砂糖等精製糖,應少食甜食與少喝含糖飲料。

四、應攝食足夠的粗雜糧、毓菜和水果

蔬菜、粗雜糧和蘋果、香蕉等水果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膳食纖維不為人體吸收和代謝,不提供熱量,卻能調節血糖和減少對脂肪的吸收,有利於維護心腦血管健康,還有助於保持大便通暢。便秘是許多老人的常見病症,是誘發猝死的一個常見原因。

蔬菜和水果還含有豐富的化學物質,也有助於控制高血壓病冠心病等風險性較高的疾病進展。所以,在老人的膳食中蔬菜和水果一定要占較大的比例。應該天天有水果,頓頓吃蔬菜。

轉發"是一種鼓勵!

大家有問題可以評論區留言!

#了不起的醫生# #夏季養生正當時##清風計劃#@頭條健康@頭條養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V_R0H2wBmyVoG_1Zxce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