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世界「危」中有「機」

來源中國軍網-解放軍報

疫情之下,經濟活力的降低和生產的相對停滯,在世界各國都是一個難以應對的問題。今天出版的《解放軍報》刊發評論文章指出,疫情之下的世界,雖然都面臨著經濟下行壓力,但隨著各國經濟刺激政策的出台和新興產業的加速發展,恢復性增長的潛力已經蘊含其中。而共同的挑戰所激發出的國際團結合作,既是危機之中人類戰勝病毒的力量來源,也是危機之後全球共同發展的先聲。

突如其來的疫情,給世界經濟帶來了意想不到的衝擊,但也催生了前所未有的國際大合作——

疫情之下,世界「危」中有「機」

彭況

近日,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公布的3月份兩次貨幣政策會議紀要顯示,美聯儲官員認為新冠疫情令美國經濟前景急劇惡化,美國經濟何時反彈將取決於控制疫情措施的成效。美國作為世界最大經濟體,其經濟在過去3年中一度出現了不少積極信號,如今在日益嚴重的疫情面前也逐漸敗下陣來,可見此次疫情的危害之大。

除美國外,疫情之下,經濟活力的降低和生產的相對停滯,在世界各國都是一個難以應對的問題。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東亞經濟研究所所長彼得·德賴斯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多點暴發蔓延,對世界經濟造成嚴重影響,其中對勞動密集型企業和小型企業的結構性影響尤其大。

為應對疫情,減小其對經濟造成的負面影響,包括二十國集團成員在內的國際社會紛紛開始行動起來,以政府救濟和國際聯動的形式,為疫情之下的世界注入「強心劑」。3月26日,二十國集團專門為此召開了特別峰會,各成員國領導人達成了多項重要共識。在本次峰會後發表的聯合聲明中,二十國集團表示正在向全球經濟注入超過5萬億美元,以作為有針對性的財政政策、經濟措施和擔保計劃的一部分,抵消大流行病對社會、經濟和金融的影響。

目前,多個國家已經宣布了針對疫情的經濟刺激計劃。德國政府通過了一項總金額高達7560億歐元的一攬子援助計劃,日本推出總額達108萬億日元的歷史最大規模經濟刺激計劃,土耳其政府宣布撥款約合154億美元的經濟計劃……政府救市計劃從來都不是經濟發展的最好選擇,但在危機中,往往能有效地支撐起經濟社會的正常運轉,起到「救火」的作用。

疫情之下的世界經濟,「危」中也有「機」。這一次影響深遠而廣泛的疫情,對於公眾和各國政府而言,是一堂代價巨大的公共衛生教育課。可以預見,在疫情結束之後,醫藥衛生和高新科技等領域將會獲得更大發展,而這些行業的發展將以全球產業鏈分工的方式促進世界經濟的恢復和下一輪增長。

突如其來的疫情,給世界經濟帶來了意想不到的衝擊,但也催生了前所未有的國際大合作。一架架飛機滿載抗疫物資從中國飛往世界各地,一個個醫療專家組被派往異國他鄉去拯救生命,一場場會議、一次次呼籲、一份份決議,都在傳遞清晰的合作信號。面對疫情,甚至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這對「老冤家」也摒棄前嫌走到了一起。巴勒斯坦加薩走廊衛生部門官員證實,實際控制加薩走廊的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與以色列方面開展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合作。

不久前,搭載了166噸疫情防護用品的中歐班列,從武漢出發,預計將於4月中旬抵達德國杜伊斯堡。這趟班列裝載的物資,近九成為武漢本地企業所生產。武漢的「甦醒」,給了全世界抗擊疫情以莫大的信心;而武漢在形勢好轉後第一時間投入到支援世界抗疫的行動中去,也為國際社會團結合作樹立了一個絕佳的榜樣。

疫情之下的世界,雖然都面臨著經濟下行壓力,但隨著各國經濟刺激政策的出台和新興產業的加速發展,恢復性增長的潛力已經蘊含其中。而共同的挑戰所激發出的國際團結合作,既是危機之中人類戰勝病毒的力量來源,也是危機之後全球共同發展的先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VTvOgHEBfwtFQPkdGQ7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