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就是父母的希望,每個父母從孩子出生開始就對孩子的成長和性格方面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關注,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個不僅僅在事業上成功,在人際交往上也很成功的一個人,但是,現如今許多孩子,雖然在家裡或者在學校里性格開朗,但是在一些其它場合缺顯得格外膽怯,讓許多家長紛紛不解和頭疼。
相信許多家長的孩子都有這樣一個通病,就是在自己家裡和在同學面前是一個性格開朗活潑的開心果,但是卻不願意讓別人關注他,不願意在人多的地方展示自己,就好像原本有很多才藝,但是卻不願意在大家面前表演,即使被趕鴨子上架孩子的表現也是非常的遲疑和膽怯,平時有展示的機會也都表示拒絕。
最近網上微博分享了這樣一條視頻,裡面的小朋友讓網友紛紛大笑,視頻里我們可以看到:在一個六一兒童節禮,每一個班級都會讓小朋友組織一個節目,展現在大家面前,然而這個小男生卻與其他小朋友格格不入,當其他小朋友在舞台上歡快地又跳又笑的時候,這個小男孩僅僅是面無表情的,根據歌曲再做應該做的動作,看起來就像是在告訴其他人,我只是一個沒有感情的跳舞機器罷了。
小男孩的眼神和表情讓網友們紛紛大笑,並且評論:
A:這個小男生明顯很不情願,為什麼非要逼著孩子去做孩子不喜歡做的事情呢?
B: 感覺這個小男孩心裡一定很委屈吧,被這麼多人看著一定很不舒服吧,我也有相同的經歷。
C:千萬不要讓孩子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強扭的瓜不甜啊!
孩子本來是一個活潑機靈好動的孩子,可為什麼在公共場所沒有辦法展現出自己的那般輕鬆自如的姿態,最根本的原因還是由於群體壓力給孩子帶來的緊張感,換句話說,孩子在公共場所,因為周圍的環境不熟悉,並且有陌生人,孩子就會有許多額外的顧慮,進而躊躇不前。
那麼如何幫助孩子正視自己的情緒,克服緊張感呢?
許多家長看到孩子在舞台上表現得不夠自如,都會將這種原因歸納為孩子緊張,但是孩子並不知道緊張到底代表著什麼,這樣就會導致孩子沒有認清自己情緒本質的情況下,盲目壓抑,一味地暗示自己不要緊張,卻不知道如何才能正確的克制這種生理和心理上的反應。
想要改進這一點,就可以在孩子現場的狀態和感受,做進一步的挖掘,比如問孩子現在的感覺怎樣?讓孩子自己回答自己最真實的感受,這樣孩子腦袋裡就會有自己的想法,從中找到正確的方法去安慰孩子,去引導孩子。
同時家長也要及時的告訴孩子,緊張是每個人都會有的正常現象,並不是一個缺點,也不代表著失敗,避免讓孩子覺得自己不夠優秀,從而導致不自信,同時再根據孩子的特點,有針對性的提出,可能應對的方法,並且在孩子表演出錯的時候,為孩子的失誤找理由,並告訴孩子沒有關係,讓孩子的內心沒有太大的壓力。
對於許多孩子來說,要在舞台上克服緊張感,並且揮灑自如,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想要在短時間內消除所有的緊張感,是不切實際的,所以說家長不妨根據孩子的特點,制定符合孩子自身情況的短期目標,讓孩子慢慢看到自己的價值意識,自己可以一步一步地完成,以前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積少成多建造孩子們的自信心,在這個過程中,家長的肯定和鼓勵也是必不可少的。
俗話說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想要有一個完美的表演,在演出之前,一定要做好充足的準備,對於克服表演的緊張感,也是同樣的道理,家長參與到孩子的表演當中,與孩子一起反覆練習,在不同的地點,比如家裡,學校和排練場等等,這樣可以讓孩子帶著輕鬆的心情完成表演並且可以極大的帶動孩子的積極性,與孩子互相激勵,抑制一起克服緊張情緒的問題,這些都將是孩子在小時候的早期記憶中難得可貴的經歷,足以讓孩子受益終生。
要知道,爸爸媽媽並不僅僅是孩子的家長,更多的是孩子的朋友和老師,當孩子在某些地方略顯不足的時候,作為家長,一定要耐心地鼓勵和引導孩子陪伴孩子,共同度過某個困難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