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不聽話的孩子,別拿「嚇唬」當殺手鐧,這樣做培養懂事的娃

2020-05-13     逗兒媽媽

原標題:面對不聽話的孩子,別拿「嚇唬」當殺手鐧,這樣做培養懂事的娃

逗兒媽媽原創文章,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小孩子調皮喜歡惹是生非這是他們的天性,但是我們大人喜歡清靜,往往受不了孩子太鬧騰,面對不聽話的孩子,我們家長往往絞盡腦汁想盡各種辦法來對付,有些家長更是無所不用其極,但是家長們也應該注意,有些不適當的方法是不能用的。

前兩天在小區的超市裡就發生了這樣的一場鬧劇,小劉帶著自己的兒子樂樂去逛超市,沒想到小傢伙看上了一輛價值不菲的遙控小汽車,非得纏著媽媽要買,小劉不論怎樣跟他商量,樂樂就是不依不饒的非要不可,小劉實在沒有辦法了,再這麼僵持下去只能讓人家看笑話。

於是她使出了她的殺手鐧,「你要是再不跟媽媽回家,媽媽就不要你了,把你送給你壯壯媽媽,你就再也見不到媽媽了。」小劉口中的壯壯媽脾氣暴躁,說一不二經常打孩子。果然,小劉一提壯壯媽媽樂樂立馬就不哭鬧了,儘管心裡戀戀不捨,但還是乖巧的跟著媽媽回了家。

小劉的做法就是用了「嚇唬」孩子這一招,曾有人做過一個小的調查實驗,在隨即抽取的五十人當中,百分之百的人表示自己小的時候被家長用各種各樣的方式嚇唬過,而三分之一已為人父母的人表示,自己也在用同樣的方式嚇唬自己的孩子,說我們是被嚇大的一點兒也不為過。

一、面對不聽話的娃,「嚇唬」成為家長們的通病

1、通過「恐嚇」來達到目的

有時候我們跟孩子講一件事情都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的狀態,都講了N遍了,孩子還是沒有聽進去。這個時候,家長們就開始用自己的獨門秘籍了。「不睡午覺的孩子是要被大灰狼抓去的。」「不吃蔬菜警察叔叔會把你帶走的。」這樣的話就成為了家常便飯,在「大灰狼」「警察叔叔」這些詞語的恐嚇作用下,孩子不得不乖乖睡午覺,認真吃蔬菜,而我們家長也通過這樣的方式來達到了我們的目的。

2、建立父母的威嚴

在我們的傳統觀念里,好像孩子就必須要怕父母,不論是虎媽貓爸還是虎爸貓媽,孩子一定要有懼怕的一方,好像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牢牢的操控住孩子建立絕對的權威,而「嚇唬」就理所當然的成為了我們建立威嚴的墊腳石,通過我們絕對的話語權的威力,孩子能夠乖乖聽話,按照我們的意願做事情。

3、讓孩子知道做錯事情的後果

孩子往往在自己做錯事情的時候還不自知,反而認為自己做錯事情是一件特別好玩的事情,面對我們火冒三丈的家長,他們都是持一種哈哈笑的態度,家長們自己忍受不了這種來自孩子的嘲諷,所以就通過「嚇唬」的方式來告訴孩子,你做錯事情了,並且很嚴重,嚴重到媽媽可能會不要你的地步。

我們長時間的對孩子實行這種恐嚇的辦法,自己的目的是達到了,可是對於孩子來說,留下的心理陰影是不可磨滅的。

二、「恐嚇」的方法,對孩子有哪些傷害

1、親子關係的疏遠

當孩子因為好奇一件事情想要去做的時候,我們家長出於安全的考慮,往往會通過「恐嚇」的方式來讓孩子停手,當時孩子是礙於我們的威嚴停下了自己的行動,可是長此以往,孩子就會出現一種意識「媽媽不讓我做這件事情,她是不是不愛我了。」孩子就會在心理上產生一種不被尊重的感覺,繼而和父母產生情感上的裂痕。

2、孩子對父母產生看法

其實父母們心裡都清楚,所謂「恐嚇」「嚇唬」只不過就是通過騙的方式來達到我們的目的,大灰狼不會從山上下來吃小孩,警察叔叔也不會亂抓人,但孩子一旦識破我們這種騙局之後,他們就會質疑父母的權威,對父母所說的話產生看法,所謂吃一塹長一智,等下次我們再用這招的時候就不好使了。

3、養成不好的習慣

小孩子的模仿能力是極強的,當我們用「嚇唬」的方式來騙孩子的時候,孩子也會通過同樣的方式來騙比他年齡小的孩子,如果得不到及時的糾正就會讓孩子養成以大欺小的壞習慣,嚴重的話還會產生校園霸凌等一系列及其惡劣的事件。

面對不懂事的娃,「恐嚇」「嚇唬」包括騙都不是我們教育孩子的正確方法,我們要學會用正確的方式讓孩子走一條正確的道路,腳踏實地的教育出懂事的娃。

三、家長如何教育,才能培養出懂事的娃

1、積極的疏導孩子的情緒

當孩子有情緒想要發脾氣的時候,我們家長一定要多一點耐心,孩子畢竟還小,他們不懂事是應該的,但是大人不懂事那就是真的無可救藥了,孩子有不好的情緒我們要及時的疏導,不要在意別人的眼光是怎樣的,能真正的做到讓孩子舒心,那才是我們大人的本事。

2、密切觀察孩子的行為

百因必有果,孩子做出一項舉動肯定是有原因的,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密切的觀察孩子的行為,多給孩子一點陪伴,多花一些時間去了解我們的孩子,這樣當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我們才能對症下藥的完美解決。

3、多跟孩子溝通,聽取孩子的意見

著名的現代成人教育之父戴爾·卡耐基曾說過「做一個好聽眾,鼓勵別人說說他們自己。」對於孩子我們也是一樣,現在大多數父母什麼事情都替孩子做決定,從來沒有問過孩子喜不喜歡想不想要。把孩子當成自己的木偶就成為了很多矛盾的導火索,我們不妨多跟孩子溝通,聽聽孩子是怎樣想的,然後再做出引導,相信這樣的方式會比「恐嚇」孩子好得多。

一個人的童年時期本就是無憂無慮活潑天真的,如果家長要求一個孩子做事情一板一眼不允許犯任何錯誤,那這樣的家長就不是一個合格的家長。我們要給孩子犯錯的空間,同時也要有好的為孩子糾正錯誤的態度。

今日互動話題:面對你家調皮搗蛋的娃,你是怎樣教育的呢?歡迎和我們討論交流~

我是逗兒媽媽,也是一位家有萌寶的寶媽,每天會跟大家分享更多育兒知識,幫大家解決帶娃的困惑和煩惱,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VOJzDXIBnkjnB-0zGkI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