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10C 空警500閃亮登場 中國空軍宣告四代半作戰體系正式成立

2019-09-07     小飛豬的防務觀察

殲10C、空警500 空軍正式宣告四代半作戰體系已經成熟

近日中國空軍第一支殲-10C戰鬥機部隊公開亮相。這支部隊就是我們熟悉殲-10第一團,著名的大紅鷹團,現在已經改編成空軍航空兵某旅。

此次不僅殲-10C公開亮相,空警500預警機也和殲-10C一起閃亮登場。這是中國空軍首次公開宣告四代半作戰體系已經成熟,這個體系的建立有效提高了中國空軍作戰能力。

空警500是這個體系骨幹和中堅

現在空警500預警機已經成為空軍新一代體制骨幹和中堅。從國內外航空兵器發展來看,2020年之後隱身作戰飛機將會是主流和趨勢,就是四代半戰鬥機,例如陣風戰鬥機,也會採用隱身技術來降低RCS。因此新一代預警機需要提高探測能力來對抗隱身技術發展,空警500在設計的時候就強調對隱身目標的探測能力,現有預警機雷達典型目標RCS是5平方米,而空警500雷達典型目標RCS只有0.1平方米,降低了50倍,就是為了探測隱身飛機和飛彈。為此空警500採用國產第二代數字式有源相控陣雷達,這種雷達靈敏度更高,探測更強,實現了「小載機、大預警」的目標。為戰鬥機提供更加全面戰場態勢和空情信息,可以更好適應2020年之後空戰環境。

殲-10C戰鬥機換裝了國產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

國產KLJ-7A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注意它採用了多面陣技術

殲-10C戰鬥機最主要升級之處就是換裝了國產機載有源相控陣火控雷達,實現了空軍作戰體系AESA化。機載有源相控陣火控雷達與機械掃描雷達相比,探測距離更遠,多目標作戰能力更強,電子戰性能也更好,功能也更多,因此殲-10C戰鬥機配備機載有源相控陣火控雷達之後,超視距空戰能力、近距格鬥、對地(海)攻擊能力都得到成倍提高。

殲-10C探測系統升級並不局限於機載雷達,它還配備了機載紅外搜索跟蹤系統、分布式光學孔徑系統等。機載紅外搜索跟蹤系統能夠雷達靜默或者故障的情況下,探測和跟蹤目標,提高飛機探測能力和電子戰能力,分布式光學孔徑系統則幫助飛行員增強對周圍空情掌握,提供全向威脅告警,讓飛行員對來襲飛彈及早作出反應。

國產DTS-03數據鏈

殲10C的機載紅外成像飛彈告警系統

它構成了一個分布式光學孔徑系統

空警500和殲-10C可能採用國產新一代高速寬頻數據鏈。在珠海航展之中,中國相關單位就公開了DTS-03高速寬頻數據鏈。現在國產戰鬥機配備全軍綜合數據鏈,它大約相當於美國LINK-16數據鏈,採用靜態IP,構建一個空戰網絡需要數天時間,網絡容量、帶寬也比較有限。而DTS-03數據鏈採用AD HOC技術,動態IP,可以自主組網,網絡成員可以隨時加入或者退出網絡,網絡容量、帶寬迅速增加,能夠支持更深層次聯合作戰。

為了充分發揮新一代信息系統效能,殲-10C戰鬥機武器也進行了升級,它採用了國產PL-15中遠程空空飛彈和PL-10紅外成像制導空空飛彈。PL-15換裝了雙脈衝固體火箭發動機,射程超過150公里,超過了現在主流超視距空空飛彈,PL-10採用紅外成像制導、推力矢量等先進技術,具強機動能力和更大離軸攻擊角度,可以完全壓制現有三代格鬥空空飛彈。

殲-10C配備了國產新一代空空飛彈

綜上所述,中國空軍四代半作戰體系可以說起到了一個承前啟後的作用,一方面它對四代作戰飛機有一個較好繼承,四代作戰飛機經過升級之後,也可以融入這個作戰體系。另外一方面它又可以較好銜接第五代作戰飛機,殲-20隱身戰鬥機服役之後,也能迅速融入到這個體系之中,並且在此基礎上繼續向前發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VI5hEG0BJleJMoPMy9L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