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昆明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市能源局的統籌推動下,昆明市城市管理局、昆明市發展改革委、昆明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昆明市公安局交警支隊聯合發布了《昆明市充換電站標示標牌、雨棚、衛生間等配套設施規範化建設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
《指導意見》將使全市充換電站配建設有標準可參考,政府部門執法有標準可依。至此,昆明也成為全國首家率先出台充換電站標示標牌、雨棚、衛生間等配套設施規範化建設地方性標準的城市。
全市已累計建成充電站213座
2016年以來,昆明市發展改革委、市能源局作為充電基礎設施牽頭統籌部門,不斷加大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全力助推新能源示範城市建設。通過3年多努力,全市新能源汽車產業進入高速發展期,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也已初具規模。
截至2019年底,全市已累計建成充電站213座,充電樁12630餘個,換電站8座。公共充電樁與電動汽車比例為1:5,超過國家《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2015-2020年》提出的,在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地區公共充電樁與電動汽車比例不低於1:8的發展目標。
充電站建設過程矛盾凸顯
隨著新能源汽車和充電基礎設施保有量逐年上升,新能源汽車充換電越來越便利,但充電站建設過程中的矛盾與問題也逐步凸顯。
市民反映,在路上找不到充電站,不敢購買新能源汽車,擔心充電不方便;網約車司機表示,充電站內沒有休息室、衛生間等配套實施,充電體驗感較差;充換電站建設運營企業則苦惱,沒有標準不能配建附屬設施,加之充電設施屬於高壓帶電設備,存在較大安全隱患,私搭亂建又影響城市形象。
這些關乎民生福祉的切實問題,既影響市民充電體驗感,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充電樁企業建樁的積極性。
《指導意見》解決市民車主企業三方訴求
儘管國家、省、市先後出台的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相關管理規定中,都曾明確充電基礎設施僅為設備安裝,無需辦理規劃、土地等相關施工許可手續,但充換電站若要配套雨棚、休息室、衛生間等配套設施,就要向相關政府部門報備,由於缺乏建設標準及規範,此事給企業建設和相關部門執法都帶來了很大困擾。
「市民有反映、車主有需求、企業有訴求」,這事引起了昆明市發展改革委、市能源局高度重視,積極牽頭統籌協調,下決心破解這一難題。
經過聯合市城管局、市公安交警大隊,協同昆明市新能源汽車行業協會和昆明市新能源汽車運營信息管理及服務平台,開展的大量實地調研,在充分聽取市民、新能源車主、充電設施建設運營企業的意見和建議的基礎上,市城管局、發展改革委、工信息局、公安交警支隊聯合制定了《指導意見》。
打造綠色發展新名片
2020年聯合國生物多樣性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和第七屆中國國際友好城市大會將在昆明舉辦,同時昆明也正在攻堅衝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
充換電站標示標牌、雨棚、衛生間、休息室等配套設施規範化標準出台,將對加強充換電站管理,優化全市充電基礎設施場站交通引導,保障新能源汽車充電安全等方面將起到積大的促進作用,勢必成為昆明市打造綠色發展一張靚麗新名片。
【購房資訊輕鬆享,快來關注樂居網】
文章來源:雲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