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吃4頓燒烤,搶救兩次」:這幾種常見習慣,致命

2019-10-10   讀者

文 | 小艾同學

到了這個年紀,終於明白,健康才是王道,其他都是浮雲。

奧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說:

「一個人年輕的時候,總以為疾病和死神只會光顧別人。」

年輕時,有恃無恐,肆意揮霍自己的身體,熬最深的夜,喝最烈的酒,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終有一天我們會明白,身體健康有多來之不易。

去年,36氪的一篇文章指出了生活中幾個「有害無益」的常見習慣,其中就包括迷信健康食物、睡懶覺、晚上遛彎這些我們都做過的事情,多少人對它們的「功效」深信不疑,然而真相卻讓人驚出一身冷汗。

原來,在對健康的理解上,我們都有誤區。

下面這些行為,有一個你就要當心了,好好照顧自己,現在開始還不晚。

不吃早飯

俗話說:十人九胃。

意思是十個人裡面有九個患胃病的,話雖是誇張了一些,不過這也說明了胃病的普遍性。

現如今,很多學生和上班族為了跟被窩多糾纏一會兒,導致路上時間緊張,來不及吃早飯,久而久之,就養成了不吃早飯的習慣。

有人說,晚上睡覺整宿不進食,而不吃早飯撐到中午也就再多四五個小時而已,沒什麼大不了的。

可是,真的能不吃早飯嗎?

營養學家表示,早餐是一天營養的主要來源,當胃處於空腹狀態時,體內的血糖會減少,人容易產生疲憊感,工作的時候注意力不集中,效率不高。

效率低事小,不吃早飯還有可能致命。

看過一條新聞,某市40歲的陳女士因長期腹痛去醫院檢查,結果讓人大吃一驚,陳女士的膽囊里竟然長出了200多顆「石頭」!

經醫生詢問得知,陳女士有不長期不吃早飯的習慣。

原來,人在長期不進食的情況下,膽汁分泌會減少,膽固醇濃度增加,容易形成膽固醇結晶,時間久了就會形成結石。

而最新的醫療數據顯示,在20到35歲的膽結石女性患者中,相當一部分患者都有長期不吃早餐的習慣。

由此可見,不吃早飯的危害正在蠶食年輕人。

一日之計在於晨,喂飽自己的胃,才能元氣滿滿迎接新的一天。

經常在外就餐

「哎,公司樓下新開了一家麻辣燙店,據說很好吃,要不要去嘗嘗?」

「這周末約哪呀?吃什麼呀?火鍋還是烤肉?」

……

這樣的對話我們並不陌生,現如今,在外就餐幾乎成了都市生活的常態,中國大概有8.6億城市人口,一日三餐,每天大約就是25億頓飯。

吃什麼、怎麼吃,這一永恆的話題催生了諸多餐館和外賣店家。

浙江餘姚的小林酷愛燒烤,據他本人所說,一周會有四個晚上跟朋友在外面擼串喝啤酒,有時候一直到凌晨兩三點才散場。

最終,小林被檢查出胰腺壞死,兩次下達病危通知書,在醫院躺了半年。

醫生表示:小林的病情屬於比較嚴重的一種,叫重症急性胰腺炎,死亡率為20%,有併發症者可高達50%。

現如今,年輕人都喜歡在外面吃飯,像燒烤這樣的高鹽、高糖、高油脂的食物數不勝數,味道是不錯,但卻不能保證健康。

中國營養學會倡議:每天人體食鹽的攝入量不宜超過2200毫克,而在外面就餐,通常一頓的含鹽量就有2902毫克,比一整天的含鹽量還要高。

再者說,聚餐時,氣氛到了少不了要喝酒,「喝酒傷身」想必大家都聽過,文中小林就是因為飲酒和暴食,最終導致胰腺破裂發病。

外面餐館的飯菜固然好吃,但不能天天吃,為了自己的身體健康,還是多動手做飯吧,畢竟,比起好吃,健康才是第一位。

蹺二郎腿

很多人一坐下,腿就不自覺地翹起來,這看似不起眼的小動作,卻隱藏著巨大隱患。

1、駝背

不要以為蹺二郎腿只會影響關節,它對脊椎的影響也不小。當一個人蹺二郎腿時,身體會不自覺地前傾,如果是骨骼沒有發育完全的孩子,還極易造成駝背,所以家裡有孩子的人,一定要糾正孩子的坐姿。

2、影響生殖系統

當雙腿纏繞在一起時,大腿根部的皮膚不易散熱,時間長了會生成高溫狀態。對男性來說,高溫下精子的存活時間較短,長此以往,精液的質量會降低;而對於女性來說,陰部容易滋生細菌,增加婦科炎症的風險。

從外形上來看,蹺二郎腿的確不美觀。

古人云:「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坐得端正不僅讓人賞心悅目,還能夠減少健康隱患,何樂不為呢?

秋冬露腳踝

天氣慢慢變冷,很多人身上的衣服越堆越多,腳踝卻依舊露在外面。

俗話說:寒從腳起。

腳是人類的第二個心臟,承擔著供血並疏散到人體各個器官的重擔,而腳踝更是其中重要的「交通樞紐」。

如果在冷空氣來臨時,放任它暴露在寒風中,會對人體產生很大的影響,輕者感冒著涼,重者會阻礙氣血循環,傷害到關節,長期下來還可能會導致關節病。

女性尤其要注意保暖,眾所周知,女性每個月都會有幾天「不舒服」,如果在經期來臨的時候露腳踝,不僅會大大加重疼痛值,還會增加身體其他組織受挫的風險。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可是「美」不能以消耗身體為前提,應根據季節變化增減衣物,身體好了氣色也會好,精神飽滿未嘗不是一種美麗。

習慣性憋尿

相信很多人都有過控制不住「尿意」的時候,尤其是在旅遊景點或者高人流量的場所,排著一眼望不到頭的隊伍,於是乎,只能咬牙自我催眠:

再忍忍,堅持住!

《黃帝內經》中記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

膀胱是人體內儲存尿液的「容器」,它還影響著氣體的運行。膀胱最多可以容納800cc的尿液,超過這個最大值不「釋放」,就會對人體有害。

比如,憋尿容易誘發心血管病。心血管疾病的特點是高患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對應的主要是50歲以上的人群。

常言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家裡有年紀大的老人,一定要提個醒,注意儘量不要憋尿。

長時間憋尿還會損傷膀胱肌肉組織,造成尿頻、尿失禁,對生活產生很大困擾。

另外,有研究表明,排尿次數越少,患膀胱癌的危險性越大,甚至患癌率要比一般人高3—5倍。

憋尿是一個長期、慢性的反饋,現在不顯眼的小習慣,也許會在將來的某一天給你當頭一棒。

所以,該喝的水必須喝,該去的廁所也必須去,還給身體一個正常的排泄周期。

心理學上有一個「21天效應」,意思是一個新習慣的養成大概需要21天,如果在這期間能夠一直堅持,那麼這個習慣就會滲入到你的生活中。

從今天起,改掉不正確的習慣吧,用最健康的身體擁抱每一天。

別再偷懶了,給自己煎個雞蛋、煮杯牛奶,早起也沒有那麼難;

多穿點衣服吧,恕我直言,凍腫的腳脖子真的不好看;

自己動手做飯吧,縱然比不過外面的味道,但絕對是天底下最乾淨的飯菜……

到了這個年紀,終於明白,健康才是王道,其他都是浮雲。

別再讓愛你的人擔心,用最健康的身體和最好的狀態陪伴家人吧。

與君共勉。

作者:小艾同學,以前從不把健康當回事,現在也開始保溫杯里泡枸杞。

主播:雲灣,暖心寶哥哥,每晚用聲音伴你入眠。個人微信號:g2522948287。公眾號:聽雲灣(ID:yunwan6666)。

責任編輯x小艾 值班編輯x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