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這座古鎮保留著徽派古建築群,曾被譽為浙西小上海

2019-10-01     行者老張

這裡是行者老張的旅行和歷史研究所。

浙江臨安有一座獨特的古鎮河橋鎮,處於古徽州境內,傳承了徽州文化,古鎮的建築也是典型的徽派風格,白牆灰瓦,古色古香,再加上古鎮依託柳溪江,是徽杭古道水上通道的延伸之地,因此,河橋古鎮更充滿了詩情畫意。依靠三江水口的重要地理優勢,因河而興,因商貿經濟發達,被譽為浙西小上海。

河橋古鎮距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古代因為這裡水路發達,客商雲集,人口增加,逐漸形成一座商貿重鎮,屬於古昌化縣,昌化也叫唐昌,曾有四個鎮,到明代嘉靖年間河橋商貿達到鼎盛,人口稠密,經濟繁榮,被稱為「唐昌首鎮」,即「邑水口形勝商務獨冠唐昌」,現存鎮門上還保留有「唐昌首鎮」四個大字,是當年古鎮輝煌的象徵。

河橋鎮在歷史上曾有兩段興盛時期,一次是明代嘉靖年間,第二次則是在抗戰時期,自古為「百姓百行百店百匠」匯作之地。一條南北方向,長兩千米的河橋老街是古鎮的核心,這裡保存著前店後坊的古老風貌,許益隆、積善堂、胡森盛、柴志振、惠元堂、昌南警所等老字號店鋪,以及浙西抗戰紀念館、河橋農博民俗館、青樓文化館等文化場館都為古鎮增添了濃濃的文化氛圍。

河橋老街是古鎮的象徵,是古鎮文化的歷史承載體,用條石和卵石鋪砌的街道古老、靜謐,兩旁分布著一百多家店鋪,這些建築保持著明清時期的傳統風貌。有橋有水,水路通航,河橋在數百年時間裡的商貿地位在老街的古建築古遺蹟上留下印跡,古時人們這樣描述「河橋一帶,幾里許,煙火不下千家」。

古代河橋是昌化縣縣治所在,上世紀四十年代抗戰時期,古鎮再次繁榮,很多重要機構設在河橋,影響力空前,成為浙西地區最繁華的商業集市,有了「浙西小上海」的稱號,如今,因為各種交通設施的發達,水路運輸逐漸失去優勢,河橋的交通地位已然失去,盛景不復,不過,卻給我們留下了一座更加真實古樸、原汁原味的歷史古鎮。

曾經的帆影如雲,現在的沉寂幽靜,古鎮上的生活簡單樸實,商業氣息不像別的古鎮那麼濃,處處透著一種清淡尋常的美。在河橋老街漫步,看到的是悠閒的景象,老人們聚攏在一起閒聊,小孩子快樂地玩耍,小狗慵懶地曬著太陽,每個人都在講述著他們的故事,享受著古鎮的愜意生活,與世無爭,恬靜平和,河橋的美,在於她的自然風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VB1wi20BMH2_cNUgn4e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