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生物學界,科學家們一直在爭論:腦組織能不能變成化石?最近,美國科學家認為他們找到了原始節肢動物的腦子化石,但中國科學家卻駁斥了美國同行的說法。
此前,在中國、加拿大和美國發現了一種原始節肢動物,名叫「始蟲」(Alalcomenaeus),這種動物生活在大約5.43億到4.9億年前的寒武紀時期,它們擁有堅硬的甲殼,作為化石保存良好。
在始蟲的化石上,科學家發現了一些黑色的斑點,一些人認為那是始蟲的大腦和神經軟組織,並將觀點寫成論文發表。
哈佛大學無脊椎動物古生物學家,哈維爾·奧爾特加·埃爾南德斯(Javier Ortega-Hernández)與同伴稱,他們在美國猶他州發現了新的始蟲化石,沿著它們中線分布的對稱黑色污漬,類似現代節肢動物的神經系統。哈維爾認為,那些污漬是始蟲神經系統和腸道的化石,在當今的節肢動物中,如蜘蛛和蠍子身上很常見。
哈維爾又檢查了污漬中的碳元素,發現裡面還包括4隻眼睛,也就是說,那些黑色的東西,肯定是神經化石。
為了再次確認他們的發現,哈維爾還檢查了美國保存的另一塊始蟲化石。這塊化石是在1990年左右被挖出的,具有與新發現的化石相似的污漬和碳殘留。
據另一位科學家證明,美國的兩塊化石與中國發現的另一個標本的描述相符,這三塊化石都被發現埋在相似的礦床中,這表明獨特的保存過程,使始蟲的腦部物質變成了化石。
雖然美國科學家聲稱找到了生物腦組織的化石,但中國西北大學的博導劉建妮(Jianni Liu)表示,我們必須對聲稱找到了真正的大腦化石持謹慎態度。劉教授專門研究寒武紀生物,她認為,在始蟲化石中發現的污漬可能是生物衰變過程的隨機結果,不是大腦物質的殘留物。
在2018年的一項研究中,劉教授的研究小組檢查了大約800個化石標本,發現大約十分之一的化石含有污漬。但她傾向於認為,那些污漬是細菌附著在生物殘骸上,而不是大腦變成了化石。
面對中國科學家的反駁,美國的幾位古生物學家指出,劉教授沒有檢查過美國的含有腦組織的始蟲化石,這證明她的研究存在「重大缺陷」。此外,美國科學家認為,中國的始蟲化石的污漬是不對稱的,而非美國的對稱污漬,這意味著中國化石確實不含腦組織。潛台詞表示,中國化石不如美國化石有研究價值。
面對同樣的生物化石,同樣的污漬,美國科學家說他們發現了生物大腦化石,中國科學家說不可能,你認為他們誰是對的?
歡迎留言!歡迎點贊、關注、轉發三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