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聯會」遭民進黨當局「養套殺」,380億資產成待宰羔羊

2020-04-29     中國台灣網

「婦聯會」主委雷倩(左)舉行記者會指出,「婦聯會」受到民進黨當局各部門聯手夾殺,並展示與各單位間的往來公文。(圖片來源:台媒)

民進黨當局「內政部」以台灣「婦聯會」未於期限內轉型為政黨為由,廢止該會政治團體的立案公文,宣告它走入歷史,且須依島內「政黨法」進入財產清算程序。

台灣《聯合報》對此發表社論說,表面看似一切依法行政,但仔細剖析,實則是民進黨當局披著轉型正義的外衣,利用行政獨裁一手主導「養套殺」連環局,遂行攫奪民間團體資產的目的。

台灣「婦聯會」是風雨飄搖、危在旦夕時代的特殊產物,於1951年由宋美齡創辦成立,旨在號召婦女照顧軍眷,讓軍人免於後顧之憂,也因此最初成員多為台軍將領夫人。「婦聯會」因從進出口商收取「勞軍捐」作為財源,被視為其「原罪」,及至後來淪為「官夫人俱樂部」或被少數人長期把持,皆無法抹殺它早年成立縫衣工廠、捐建眷舍的事實。在軍人待遇獲得改善後,「婦聯會」即逐漸轉型,成為慈善公益團體。

1990年,「婦聯會」未選擇申請登記為公益性的社會團體,而依台灣的「人民團體法」申請設立登記為「政治團體」。豈料,因這一念之差,竟成了今天民進黨當局得以「養、套、殺」「婦聯會」七十年有形無形資產的「破口」。

民進黨執政後,以「轉型正義」為名,展開了「不當黨產條例」、「政黨法」等的「修法」工作。其中,「政黨法」第四十三條原只要求備案卻未完成登記的政黨須限期補正;但民進黨卻在修正條文中將毫不相干的依「人民團體法」立案的政治團體加入,要求政治團體應於兩年內轉登記為「政黨」,若屆期未修正,主管機關得廢止其立案,予以解散並清算財產。

逼迫社團轉型為政黨,是正常社會難以理解之事。「婦聯會」這20多年來不斷朝「公益團體」轉型,亦無推派候選人角逐公職或民意代表之意,但民進黨當局卻非要逼它變成政黨,根本毫無道理,也成了民進黨當局掌握民間團體生殺大權的利器。也因此,「婦聯會」淪為待宰羔羊,民進黨當局「內政部」還拉了四十多個團體陪葬。

據統計,目前立案的五十九個政治團體中,有八個轉為政黨,有三個轉為社會團體。可見,讓「婦聯會」轉型為社會團體,應更符合保障人民結社自由的精神。然而,「婦聯會」向「衛福部」申請轉型,卻遭延宕半年迄今未獲核准。

由此可見,民進黨當局「內政」、「衛福」兩部門聯手設套,一手逼迫「婦聯會」轉型為政黨,一手阻止它變身公益團體;這就如同屠宰場「趕羊」,迫使羊兒步入唯一的「死亡通道」。當羊只上了屠宰架,就等著最後一關的劊子手──「黨產會」動手,宰殺割肉。

且看:「婦聯會」想轉型政黨,即得面對「黨產會」的磨刀霍霍;想轉型社會團體,卻又飽嘗「衛福部」的閉門羹;俟期限一到,又只能任由「內政部」解散、清算。民進黨當局以這種「立法」、行政兩路圍剿包抄的手法,用盡心機對人民團體「養、套、殺」,心中會有什麼「民主」與「進步」?

說穿了,這一切都源於「婦聯會」高達380億(新台幣,下同)的資產,是「懷璧其罪」。事實上,在「黨產會」指控「婦聯會」99%以上資產皆為不當取得時,即已預告了「婦聯會」「待宰肥羊」的宿命。「婦聯會」的遭遇,並非一件個別團體的悲劇,而是一個「新威權時代」來臨的預告:當民進黨當局可以隨手奪走民間團體的角色和資產,每個民眾都可能遭到毒手。(編輯:李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V2sMxXEBfwtFQPkd-KV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