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身邊朋友都在聊裁員、跳槽、求職。
原本是「金三銀四」求職季,但有的朋友還是一直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有的甚至已經成了家裡蹲......
其實,即使現在公司業績不錯,職場上被裁的風險一直都存在。
即使工作了十年工作經驗,不過只是一年經驗重複使用而已。所以,結局早已註定,不過是心存僥倖,混一年是一年.....
要知道,職場的失敗絕對不是偶然,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大概可以總結成以下幾點
不了解自己,缺少規劃
很多人在初入職場時,沒有做過完整的職業規劃,一時被較高的工資和企業的名聲「迷惑」,隨意開始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
過不了幾年,便開始因為沒有成長空間的工作和薪資,喪失了工作激情,得過且過。
曾經在社群里收到過類似的求助。求助者老K,今年31歲,現在在江浙一個二線城市做服裝店的店長。
老K本科畢業之後進入了當地的一家知名服裝公司做了一名管培生,努力工作了兩年之後,晉升成了門店的店長。8年過去了,他仍然在做門店店長。
從管培生到店長,他完全是工作要求什麼就學什麼,學的東西雜而不精,支離破碎、一團亂麻。轉眼31歲了,所做的工作還和剛畢業時差得不多,門店管理的工作早已得心應手,卻看不到自己職業發展的未來,並且對此束手無策。
如果不是社群交流刺激了他對未來的思考,他可能還心安理得的待在店長的位置上。
而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沒有明確的職業規劃,被動成長,正是他隨波逐流被動成長的根本原因。
為什麼有的人成長的很快,而有的人十年如一日沒有變化?
因為成長快的的人多數是主動成長、主動規劃、主動積累。他們不僅有明確的職業定位,同時也設計好了自己的發展通道,能展望到未來3年5年後的自己,所以他們更有動力去積極學習,提升能力。
無足夠能力,原地踏步
職場上有一類人,工作多年,每天有條不紊按部就班,草草解決上班的任務,到點了就打卡下班,我們叫TA「職場老油條」。
他們憑藉著多年經驗不思進取,自我感覺良好,卻在困難面前脆弱無力。現在很多公司寧願1w招新人,也不願意花9k留住老成員,就跟這種風氣有很大的關係。
更要命的是,他們覺得薪資就應該跟資歷掛鉤,對於新成員工資更高還不服氣,覺得自己也可以依靠跳槽來升職加薪。
經過一家家面試,卻發現自己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技能,高不成低不就,居然找不到適合自己向上發展的新平台。
這類人往往非常容易出現職業上的困惑,因為他們找不到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所以,為什麼他們8年、10年的經驗不值錢,升職加薪也總輪不到他們,因為他們只是把1年的經驗用了10年罷了。
這是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持續學習力才是職場的核心競爭力,它能將你和別人區分開來,年齡和能力不匹配的人,很容易成為被淘汰的那個人。
沒有目標導向,常走彎路
如果你問我,工作這麼多年自己犯的最大錯誤是什麼?我會告訴你,沒能堅持以目標為導向,讓自己的一切行動和思考都服務於已經制定好的目標。
要知道,那些在職場上取得巨大成就的人往往能夠制定目標、守住目標、最終實現目標。
朋友的表姐在一家知名外企餐飲公司工作,因為表現出色被破格提拔為經理,前往新城市開分店。
當時總部定的目標是三個月內實現餐廳業績增長20%,在對新城市完全不了解、團隊都是新人的重重困難下,表姐最終創造了三個月內業績增長30%的奇蹟。
為了實現目標,她可謂無所不用其極。
自己帶領成員跑了兩百多層樓,在周邊的寫字樓毛遂自薦店裡的新品工作餐;周邊地區舉辦活動,她為了增加營業額連著三天通宵開店,三天睡了不到八小時;跑遍了附近所有大學,推出學生優惠套餐,創造了校園銷售活動的記錄……
有目標導向的人,才會時刻清楚自己應該做什麼來實現目標,否則只會不斷走彎路。
所以,不管你是剛入職的菜鳥,還是工作N年的「老鳥」,做任何事也請一定養成以目標為導向的習慣,這決定著未來幾年你的晉升空間有多大。
來源:網絡
關於版權、合作和投稿,請聯繫現代與經典客服微信xdyjd2005 或郵箱xy@xdyjd.com
詳情點擊左下「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