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招商業迷局 銳享商業新知
銳時代/銳思想/銳故事/銳公司/銳不可當
銳評:「有時去治癒,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特魯多醫生的墓志銘道出了醫學的本質,醫學不是簡單的科學,醫學其實是人學。那麼作為世界上最好的醫療機構梅奧診所,是如何做到卓越的呢?
文/ 蓋 蓋
在美國,哪一家醫院最好,最為大眾青睞?對此,美國曾進行了一項關於家庭健康服務品牌第一選擇的問卷調查。問題之一是 :面對諸如癌症治療、心 髒手術或神經外科手術等問題,如果您的保險和經濟狀況允許去全國任何一家醫院就診,您會為自己或家人選擇哪一家?結果超過16%的回答都是梅奧診所(Mayo Clinic),占比是排名第二的2.5倍。
別看它的名字叫「診所」,但其實它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綜合性醫療機構。梅奧診所的發韌之地是名不見經傳的安謐小城——羅切斯特。這裡常住人口有十一萬左右,而梅奧診所就占了三萬多。
雖然梅奧診所處的地理位置並不優越,但羅切斯特卻有著能起降A380的大型跑道。中東王儲、歐美政要、名流貴族都曾來此就醫。美國前總統里根在這裡住院治療老年痴呆,布希夫婦在這裡做了股骨頭置換術,約旦前國王海珊在這裡就醫至去世。
除了政治領袖,還有很多名人及企業家,如美國作家海明威、中國企業家柳傳志等,世界各地的患者千里迢迢來此看病。 羅切斯特市中心和外圍滿是旅館,接待來此地的患者和家屬。
人本主義培育的百年企業
梅奧診所的創辦人是英國醫生威廉·奧沃爾·梅奧,1864年結束了在部隊中的軍醫生涯後,開了私人診所,後來他的兩個兒子從醫學院畢業,也加入到自家診所。隨著越來越多的醫生加入,小診所逐漸發展為世界上最早的多學科、私立非營利醫療機構,也就是今天的梅奧診所。
這所醫院以精湛的醫術和貼心的服務聞名。現在醫學體系上的很多創新,比如第一台救護車,第一個重症監護室,第一個病歷系統,都是梅奧率先創造出來的。毫不誇張地說,梅奧診所代表了醫學界的最高水平之一。正因如此,梅奧診所也被譽為「最後能求助的法庭——醫學診斷的最高法院」。
梅奧診所從家庭作坊起,歷經百年,不但沒有湮沒,還成了全球頂級醫療機構,究其原因,可歸結於其創始人在1910年制定的,每天都在實踐著的核心價值觀 :患者的需求第一。
客戶需求至上,可以說是梅奧診所之所以能夠長期屹立在世界醫學之巔的根本原因。
一位接受過梅奧診所治療的朋友,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證實了這一點 :
「我在梅奧做了兩次手術,第一次是大手術,第二次是小手術。
第一次手術前我很緊張,因為之前在其他醫院做外科手術被嚇到過一次,有點心理障礙。
在梅奧診所和我的外科醫生見面時, 他看出我有些猶豫,就問我怎麼了。我坦言我很害怕,因為上一次手術給我留下了陰影。我想,一般醫生聽我這麼說,肯定都是安慰一下,告訴我別害怕就過去了,誰知這個外科醫生他目不轉睛的看著我,對我說 :『請你把上一次手術的經歷告訴我,我想知道。』
當時我覺得他不止是外科醫生,更像個心理醫生。我說完了經歷後,他用專業的分析告訴我之前令我害怕的狀況是怎麼產生的,為什麼會產生,並且在這一次手術中,我們不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最後他把手放在我的肩膀上,對我說 :『這次手術你需要做的只是選擇一個夢,其他的都交給我們 ,好嗎 ? 』 奇怪的是 ,當時我真的覺得恐懼都沒了。
手術當天,我換上手術服躺在床上,推向手術台的時候,手術團隊里的大部分工作人員已經在手術室門口等我,他們向我揮手對我笑,給我打氣鼓勁。當我爬上手術台,即將麻醉之前,一個男護士過來握住我的手說 :『在麻醉之前,我代表我們整個手術組請你放心,你一定會受到最好的照顧, 請相信我們。』
現在回憶起來都滿心感動。在梅奧診所,我感受到了太多關愛、理解、鼓勵,它們遠遠蓋過了我對疾病的恐懼,內心充滿希望和勇氣。」
人本主義的生產與管理方式,是梅奧診所成為一個長壽企業的基石。
完備性品牌策略
在美國,很多人的態度是,「如果真得了大病,那就值得去一次梅奧。」美國第一醫療機構的品牌,就活生生地戳在那裡,在醫療這種極難塑造品牌的領域,梅奧診所是怎麼做到的呢?
靠做廣告嗎?做廣告確實能提高一個醫院暫時的收入,但是我們的經驗都知道, 廣告做得越狠的醫院,往往不是什麼好醫院 ;靠提高服務體驗?病房就是修得像宮殿或度假山莊也沒用,病人是來治病的,不是來度假的 ;靠治癒率、出院率、病死率這些客觀指標來衡量?要知道,越是大醫院, 往往病人死亡率越高,因為危重病人都往大醫院送。
那問題來了 :客觀指標無法衡量,一個醫療機構怎麼建立品牌呢?答案是提供 完備性服務,也可以說叫「精品完備性」 策略。
這種策略就是「我這兒選擇雖然沒有那麼多,但是都不錯,而且很全。所以你不用選,相信我就好了。」 梅奧診所就是這一種。
如果你留心觀察,你會發現,中國三甲醫院的科室數量一般在50個以下,而梅奧呢? 71個科室。從感冒到癌症,到關節置換,再到整容外科、器官移植都非常齊全。
為了做到這種完備性,梅奧還建立了一個有趣的制度,叫召集醫生。
你回憶一下,在中國大多數人是怎麼看病的?一進醫院看到那麼多科室,就先懵了。好不容易找到地方挂號,然後排隊見醫生,再排隊做各種檢查,然後排隊取藥。 如果一個科室治不好,還得嘗試其他科室。看病的體驗,是你一個人,孤獨地面對一個 龐雜的醫療體系。你要做各種各樣的選擇和判斷,而這些都不是你所擅長的,你甚至都不懂。
但梅奧不一樣,它會給剛來醫院的病人設置一個召集醫生,你可以把他理解為病人的產品經理,他會從頭到尾負責這名患者的就診過程,而且還會根據患者的病情,召集不同專業的醫生加入到這個病人的診治小組中。也就是說,這個病人的身體到底怎麼治,病人可以不管,把自己放心地交給醫院,醫院來承擔完備性的責任。
醫院最好的服務當然就是承擔全部責任,這是梅奧診所很重要的一個秘密,它勇敢地把自己的責任前置了,它真的試圖提供整套的醫療解決方案。
奇怪的固定工資制度
我們一直說,工業時代管理革命的典型豐碑,是福特汽車的流水線。福特解決的是,怎麼讓大量的體力勞動者,在一起工作,還能提高效率的問題。
而梅奧解決的是,怎麼讓大量知識工作者在一起工作,還能提高效率的問題。
你可能沒想到,聚集了那麼多高級知識分子,那麼多世界頂級醫生的梅奧,用的居然是固定工資制度。根據科室不同,醫生年薪平均收入在20-60萬美金之間,他們的收入與其接診的患者數量、開具的處方量和檢查量都無關,更沒有藥物回扣或者紅包收入,後兩者在美國屬於刑事犯罪。
雖然每年也會對一些醫生漲薪,但如果你在梅奧診所待夠5年後,工資基本就固定了,再也不會漲了。
在我們今天看來這個制度貌似很落後,一個人乾和不幹一個樣,干多和干少一個樣,最後肯定是沒有積極性,效率低下。 但奇怪的是這種工資制度居然很普遍,全美排名第二的克利夫蘭診所、還有日本著名的動畫公司——宮崎駿的吉卜力公司, 他們都是知識密集型公司,也都是固定薪資。
不覺得很奇怪嗎?
我們可以假設,如果你開了一家醫院,手下有很多醫生,你會怎麼制定工資制度?
你說多勞多得?那醫生就會加快看病的速度,爭取一天多看幾個病人,多掙錢;根據醫生給醫院創造的收入來提成?那好,醫生就會玩命地給病人做檢查、開藥;根據病人的評價來決定醫生的收入?沒準醫生看完病之後,就會懇求病人給打個好評;根據治療效果來評定工資?那或許醫生就會專門找那種頭疼腦熱,病很輕的病人來看,疑難雜症再也沒人碰了。
這不是在胡說,事實上現在很多醫院的工資制度就是這麼定的。這些醫院也意識到,用單個維度來定醫生的工資,可能會出各種問題。於是就用各種維度來糾偏, 把醫德醫風、治療效果、創收效益、醫療技術、患者評價、同事印象等各個維度都考慮進來,搞出一套複雜的制度。
然而這種鹽多了就加糖、糖多了就加鹽,面乾了就加水、面稀了就加面的方法搞出來的制度,肯定不會越來越有效,而是漏洞越來越大。我們管這叫「複雜性災難」。
醫療工作乃至所有知識工作者面對的任務都是複雜的,有無窮多的變量。過程很難控制,結果不可測量。那怎麼辦?這就要說到梅奧的辦法了。
乾脆,固定工資。把那些可能發生的複雜性災難,直接屏蔽掉。不受工作負荷干擾的高收入,確保了醫護人員將全部精力投入到對於患者的診治護理當中,保證最高水準的醫療質量。
對於醫生來說,從此專注治病,朗朗乾坤。對於管理者來說,大家都拿固定工資, 以後也不用在這件事上費心思了。
這套管理手段看似簡單粗暴?其實真正的秘密在於梅奧診所用複雜系統對抗複雜系統。比如它的薪酬水平很高,在市場上很有競爭力。每個人的薪資雖然固定,但也不是平均主義大鍋飯,不同的工資水平評定,靠的是什麼?是同行評議。
此外,醫生可以獲得更多的休假時間、更好的教育通道、更多的榮譽、這些都是很難用金錢來簡單折算的。當然,梅奧最重要的底氣是,全世界的醫學殿堂,無數優秀的醫生擠破頭都想進入這裡學習。
你可能會問,為什麼中國很難成長起來像梅奧診所這樣的醫院?這裡面有很多複雜的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是因為中美兩國採取的是兩套截然不同的醫療體系。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人挪活,樹挪死」,一棵大樹不僅需要外界的陽光空氣, 更重要的是底下的土壤。因此,借鑑國外的模式還必須結合我們自身的實際條件。對於中國患者來說,梅奧很遠,其實梅奧診所也很近。
關於本文
作者:蓋 蓋
來源:銳公司(ID:shangjiezz)
版權:版權歸原作者及其原創平台所有。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銳公司」是《商界》雜誌旗下重點打造的優質內容平台。致力於記錄時代企業、傳播經營智慧、探究商業本質、透視商界人生。你憧憬中的成功在這裡將演繹的千滋百味。
BUSINESS
《商界》雜誌編輯部出品
公司報道 | 品牌傳播 | 投稿合作
請添加微信 gaigaiorsky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V-32RWwB8g2yegNDr2G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