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四年民進黨當局政策撕裂台灣社會,激化台海衝突

2020-05-25   中國台灣網

原標題:過去四年民進黨當局政策撕裂台灣社會,激化台海衝突

圖片來源:台媒

大華網絡報23日發表時評指出,過去4年來,民進黨當局許多政策措施,都在撕裂台灣社會、挑弄族群對立、激化台海衝突。

回顧2016年5月政黨輪替,民進黨上台沒多久,就啟動了不公不義的「年金改革」,那段期間,退休軍公教人員遭汙衊享受特權、是米蟲,導致全體軍公教人員激憤抗議,世代對立仇恨也被惡意挑起。

事實上,退休軍公教人員何辜?他們完全遵照規定領取退休金,是民進黨當局破壞了信賴保護原則,影響了他們的合法權益。當時,民進黨當局為何不循理性誠信溝通方式,研訂合情合理合法的改革方案,非得霸道強渡關山,以至於直到現在,多少退休生計因此受到衝擊的軍公教人員,仍然無法釋懷於受到的羞辱,而世代對立的仇恨心結,迄今依舊難以化解。這樣的社會氛圍要如何促成全民團結?

民進黨全面執政後的2016年8月,在占多數席位優勢的台灣「立法院」通過了「不當黨產條例」,隔年12月又完成「促進轉型條例」的「立法」,接下來就是以「轉型正義」為名,「依法」展開對國民黨的追殺,剝奪了人民受法律保障的財產權、集會結社自由、倒置了舉證責任,外界因此炮轟為「綠色恐怖」。

台灣「黨產會」逾越法律,先射箭再畫靶,以所謂「附隨組織」濫扣帽子,封產奪財;「促轉會」則淪為政治鬥爭的工具,有如明朝東廠重現台灣,這是經前「促轉會副主委」張天欽親自認證的,根本就是對政治異己「一言堂式」的整肅。

而今,原定今年五月到期的「促轉會」,已經被「行政院」延長一年;同時,在蔡英文第二任期剛展開的第三天,「黨產會」就急急派人到國民黨中央調檔案,目標鎖定「國發院」(革命實踐研究院)土地相關資料,如此追殺在野黨,這樣玩法弄權,難怪國民黨相關人士會諷批「黨產會太上皇,追殺動作真快」。

另外,島內派系分贓在過去4年來已成常態,人們看得到或看不到的酬庸惡例,可謂族繁不及備載,只要是自己人,顏色對了,即使學經歷不足,仍然可以升官發財,「綠色」人馬占好占滿公營事業的肥缺,用人唯才、適才適所顯然不是民進黨執政下的任官標準,結果是兢兢業業的公務人員,士氣受到嚴重打擊,他們又如何能夠心甘情願固守崗位,為台灣發展團結打拚。

再看看台當局所謂的「國安五法」與「反滲透法」。當時,「國安五法」所引爆的社會爭議延燒不止,因為其中許多內容極大程度限縮了人民言論自由與媒體新聞自由,特別是利用「安全」的理由來加強對兩岸往來和交流的限制,因此,「國安五法」除了嚴重斲傷人身自由、言論自由與媒體自由等民主社會基本價值,更可能讓台灣回到當年台灣「刑法100條」重現的時代。

至於「反滲透法」爭議更大,各界質疑該法的目的在操作兩岸對立,使已經惡化的台海關係陷入更加難以轉圜的僵局。這些做法不正是在製造社會對立、削弱團結動力?(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