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寶寶患上十萬分之一機率的病,卻在半夜用哭聲救了自殺的媽媽

2019-07-27   格格巫育兒

【哈嘍,大家好,歡迎點擊右上角關注,每天閱讀育兒好文哦】

導讀:當你的婚姻不幸,孩子又有罕見病的時候,你會怎麼做呢,是咬緊牙關挺過去還是自暴自棄?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新生寶寶患上十萬分之一機率的病,卻在半夜用哭聲救了自殺的媽媽。

近期看了一個既揪心卻又感到溫暖的新聞,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新聞內容。

如果說人生最幸福的時候,我想孩子剛出生後的那一刻應該可以算到其中,森森的媽媽也是這樣認為的,她還把這個重要的時候記到了日記里去,也激勵自己要好好工作,努力生活,多賺錢給孩子提供更好的成長環境。

有句話說的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對於森森的媽媽來說,現實對自己的打擊是巨大的,先是森森在出生後D的第九天就因為高燒進了重症監護室,好了之後又發高燒,然後森森的身體開始出現各種症狀,最後檢查出來森森得了罕見的免疫缺陷病WAS綜合症,也就是瓷娃娃,得這種病症的孩子沒有任何免疫力,這樣就意味著孩子很脆弱,即使微小的傷口都會有致命的危險。

屋漏偏逢連夜雨,如果說一家人一條心力氣往一處使,或許生活還有盼頭,可偏偏孩子的父親竟然對孩子不管不問搞外遇,這正是傷透了森森媽媽的心。

當人在絕望透頂的時候,往往會選擇一了百了,森森媽媽寫好了遺書,吃下了大量的安眠藥,想著趕緊結束這糟糕的一切吧。

要不是孩子的哭鬧,她應該是活不過來的,孩子的哭鬧自然沒有讓吃了安眠藥的媽媽驚醒,孩子的哭鬧讓一直睡覺很沉的爺爺醒了,爺爺起來看到了孩子媽媽的異樣,隨即立馬去醫院,最終森森媽媽救活了,其實只要是人活著一切就有希望。

孩子媽媽給了孩子生命 孩子救了媽媽一命。

雖然新聞中的情況尤其是孩子的病症的確比較少,但孩子生病和家庭關係的處理的的確確的存在在我們的生活中,我覺得很有探討一下如何平衡孩子和家庭的關係

一,千萬不要選擇極端方式。

當了寶媽之後的對於這樣的新聞更加感同身受,畢竟我們都知道養育孩子的辛苦,以及家庭生活的瑣碎,很多時候連我們這些正常健康孩子的父母都靠一口仙氣吊著,更何況孩子生病,家庭不和諧的情況,有該是怎樣的無助和無力,但不管怎樣,只要活著就有希望,孩子既然生下來了就要儘自己所能把孩子養好,這是我們的人之常情也是我們做父母的職責所在。

二,孩子不只是寶媽的孩子

現在較為普遍的現象的是孩子的一切都是寶媽在負責,吃穿用度,孩子的學習等等都是寶媽負責,而孩子的父親消失了,這也就不可避免的造成了孩子成長過程中父親角色消失的問題。

如果家裡老人幫忙照顧孩子往往又會溺愛孩子,後來還得靠寶媽來矯正,所以,對於孩子來說,家人最好都要參與進來,尤其是孩子的父親。

重要提示:一個家庭中最好把夫妻關係放在首,其次關於教養孩子一定也要讓其他人參與進來。

今日話題:你怎麼看待這個新聞。

【我是格格,育嬰師,家庭教育指導師,多平台簽約作者,親子閱讀推廣人。關注我,為您帶來實用的孕產、育兒知識,有困惑和疑問,請給我留言。歡迎大家收藏,點贊,轉發,評論。】